关于政协第十四届湛江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50145号提案承办意见的函
湛文广旅体函〔2025〕160号
(B)类
陈艺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AI赋能推动湛江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50145号提案)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湛江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关切、系统思考及精准建言。您提案中聚焦的“卡通形象虚拟IP打造”“开发湛江特有的AI应用”“线上线下联动运营”三大核心方向,与我市推进“人工智能+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方向高度契合,为我们进一步明晰工作路径、优化推进举措提供了重要参考。结合当前湛江文旅数字化建设的实际进展与下一步规划,现就提案落实情况详细答复如下:
一、夯实数字基建底座,筑牢智慧文旅服务基础
我们始终将“设施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服务便捷化”作为核心目标,以“全域覆盖、标杆引领、实用高效”为原则,持续推进文旅场景基础设施升级,为AI技术深度应用搭建稳定、高效的硬件载体与数据通道。重点聚焦景区核心区域,加快5G网络、物联网设备部署进度,在重点景区全面铺设数据采集摄像头、智能传感设备,构建“感知-传输-分析”一体化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同步搭建景区数字化服务平台,集成电子门禁、智能导游、智能监控等功能,实现游客“预约-购票-验票-导览”全流程线上化,大幅提升服务效率与游客体验。
目前,我市7家4A级旅游景区的监控系统已全部与省文旅厅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除公共免费开放的金沙湾滨海旅游休闲区外,全市所有4A、3A级景区均已上线网上预约功能,覆盖率达100%。其中,湖光岩风景区率先在部分景点推出二维码扫码语音导览服务;我市金沙湾滨海休闲旅游区海滨浴场已建成全景高清鹰眼监控设备全覆盖、景区室外广播系统全覆盖、景区数字语音导览系统和景区数字化人流量监测大数据系统等智慧旅游项目,成为我市智慧景区建设的示范样板。
二、构建AI赋能“一机游”服务体系,打造便捷化文旅体验
我们整合文化场馆、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多源数据,构建全市文旅数据中枢平台,建成 “湛江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数据中心(第一期)”,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与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文旅产业管理效能。同时,为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我们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分层推进“一机游”智慧平台建设,形成“市级统筹、区县联动、区域协同”的发展格局。
(一)市级平台稳步推进
为统筹打造全市统一的智慧文旅入口,我局印发《湛江市文广旅体局数字化建设相关工作任务分工表》,积极申请经费,联合市旅控集团、中国移动湛江分公司开展前期调研,委托专业团队编制完成《“鲜美湛江”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方案》。近年来,因市财政无法安排资金用于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我局采取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方式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优先选取市旅控集团作为试点先行单位。我局会同市旅控集团进行研究,由市旅控集团出资建设了“湛江旅控智能综合票务管理平台”。该平台作为景区的线上展示与销售门户,支持景区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旅游资源,并提供便捷的门票购买及周边商品服务推荐功能,游客可一键购票,享受高效、流畅的线上消费体验。自2024年初开始谋划,2024年8月启动建设,目前,已完成开发建设并于2025年5月31日正式上线公测。
(二)区县平台多点开花
各区县结合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率先推出特色“一机游”服务。2020年6月,赤坎区上线“一机游湛江赤坎”微信小程序,2025年1月“印象老街”小程序的上线,为赤坎区文旅产业发展不断注入创新活力,打响“千年古商埠 魅力新赤坎”文旅品牌;2021年底,廉江市推出“廉江游”小程序;2022年6月,麻章区启用“智游麻章一机游”平台;霞山区“魅力霞山一机游”线上平台也在加紧打造中。这些平台均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信息一键查询、服务一键预约,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本地化智能服务。
(三)区域协同创新突破
2022年,我市联合茂名、阳江两地文旅部门,发行“2022-2023年粤西智慧旅游惠民年卡”。该年卡依托微信小程序搭建服务入口,覆盖粤西21个知名景区及民宿消费抵扣权益,累计服务游客超10万人次。此举既实现了“惠民便民、让利于民”,也为粤西文旅一体化注入了数字新动能。
三、打造特色文旅IP矩阵,助力“鲜美湛江”品牌建设
为讲好“鲜美湛江”故事,提升城市与产业辨识度,促进文旅消费与乡村振兴,同时推动青少年生态科普与传统文化活化,我们围绕“海洋与红树林生态、非遗民俗、名特优农产品” 等核心资源,锁定红树林、金鲳鱼、白海豚、雷州石狗/换鼓、徐闻菠萝、廉江红橙等湛江“国字号”资源,在保留其专业特征的基础上进行Q版化设计,开发出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卡通形象,已形成可复制的城市IP群与产品矩阵。如以“跳水娃”为原型设计的赤坎区文旅IP形象“蓝宝”与“红宝”;源自“菠萝的海”的菠萝姐姐小美与菠萝弟弟小志;融合廉江内在精神气质与红橙元素,体现廉江 人民热情好客性格的廉江红橙专属吉祥物“橙鲜子”;采用拟人化萌态设计,怀抱一颗大荔枝,“鲜”气十足的廉江荔枝IP吉祥物“荔鲜子”;以湛江金鲳鱼为原型塑造Q版形象,湛江金鲳鱼IP“福小鲳”。
四、创新AI融合场景,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我们立足湛江“滨海风情+历史文化”特色,以AI、VR/AR等技术为抓手,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文旅新场景,线上线下联动运营,推动“流量”向“留量”转化。
(一)打造虚拟IP与元宇宙场景
赤坎区深挖赤坎古商埠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赤坎历史文化元宇宙”项目——通过VR/AR技术还原清末民初古商埠“船楫如梭、商贾云集”的繁华场景,游客佩戴设备即可“穿越”历史,与虚拟商贩、匠人互动,沉浸式体验骑楼文化、港口贸易历史。选取湛江湾大桥、金沙湾等23个城市地标或景点,制作了“魅力湛江全景VR”系列,通过VR技术实现了多场景数字化呈现城市形象。同步探索打造“湛江滨海文旅虚拟形象”,通过AI技术实现虚拟IP与游客智能对话、景区导览,强化与年轻群体的情感共鸣。
(二)打造“AI+非遗+文旅”新消费热点
赤坎古商埠以AI为引擎,全力打造“AI渗透之城”示范景区。2025年“五一”期间,赤坎区在文化集市、大通街等地,机器人化身“表演艺术家”,为游客呈现精彩绝伦的变脸、舞狮等传统技艺表演;在广州湾商会会址、大通街,AI艺术旅拍、飞拍共享、智慧阅读等体验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AI照相机可提供多样滤镜与背景,助游客制作专属纪念明信片;飞拍共享项目支持游客通过手机扫码操控无人机,从空中捕捉老街独特风貌,定格难忘旅行瞬间;AI阅读空间设于特色建筑内,游客通过语音交互即可阅读书籍,并获取老街文化相关推荐,沉浸式感受赤坎深厚的文化底蕴。“五一”假期期间,赤坎古商埠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35%,游客对景区体验的满意度达92%。众多游客表示,AI技术的融入让古商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
2025年“五一”假期,霞山区开启“非遗焕新・智绘霞山”奇幻旅程,积极探索“AI+非遗+文旅”模式。在海滨公园的未来非遗实验室,传统醒狮与机械狗相结合,打造出“赛博醒狮”——“机甲狮王”。AI技术对醒狮动作进行数字化模拟与创新设计,游客不仅能观看精彩表演,还能深度参与互动体验。这种创新模式成功吸引大量年轻群体关注,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外,霞山区在特呈岛打造“艺术盲盒岛”,融入海洋文化元素,巨型充气公仔装置、卡通装置艺术成为海洋文化的生动载体;在建筑模型展中,展现百年法式骑楼与光影交织的独特魅力。活动期间,霞山区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0%,游客数量增长38%,其中30岁以下年轻游客占比达45%,较以往显著提升。许多年轻游客表示,正是被“AI+非遗”的创新玩法吸引而来,在游玩过程中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浓厚兴趣。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虽然我市在智慧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离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将高科技成果尽快转发为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极大提升空间。下一步,我们将指导景区加大5G、AI、VR/AR等技术在景区管理、文旅服务中的应用力度,探索推进DeepSeekAI引擎与“鲜美湛江”智慧文旅平台的深度融合,优化一站式服务流程与群体定制算法;探索“AI+大数据”精准营销模式,实现游客需求与文旅产品的智能匹配。积极开发“元宇宙景区”“AI虚拟导览”“数字非遗”等新型文旅产品。争取联合高校、科技企业开展“文旅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开设AI文旅应用、数字内容创作等培训课程,为湛江文旅数字化产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9月7日
(联系人:尧鑫,联系电话:0759-3161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