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四届湛江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50139号提案答复的函
湛文广旅体函〔2025〕136号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湛江特色,发展休闲观光产业的建议》(第20250139号)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十四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与“百千万工程”部署,持续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资源整合、产业支撑和方向引领等优势,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康养旅游,打造湛江市休闲观光旅游产业链,提升湛江市全域旅游发展水平。
(一)科学规划布局乡村旅游。编制实施《湛江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旅规划,指导各县(市、区)按照规划要求,制订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目标、空间布局、产品建设、旅游线路、保障措施等,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布局,推进乡村旅游全覆盖。
(二)支持徐闻县角尾乡曲界镇片区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策划并开展“在角尾过大年”系列活动,先后成功举办520乡村振兴音乐季活动、世界爱情角诗意最南端七夕活动、中秋南极村欢乐跑活动、“向光而行”文化艺术沙龙等活动。曲界镇成功举办首届“菠萝的海”马拉松、“喊全球吃徐闻菠萝”、“万家菠萝宴”等系列活动,评定角尾乡放坡村、灯楼角,曲界镇菠萝的海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支持徐闻县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和乡村再造工作。因地制宜打造休闲旅游景点、观光线路、特色镇村和农林景区,形成串珠成链的大地景观风貌,支持徐闻县做足“海”的文章,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与省旅控集团签订徐闻县南极村文旅项目(原白天鹅酒店项目),与省盐业集团签订中国大陆最南端特色粤盐创意园项目。推动乡村酒店(民宿)在徐闻县优先布局,鼓励农事体验、研学旅行、运动康养等融入乡村酒店(民宿)经营活动。加快农文体旅融合步伐,全面赋能徐闻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开展休闲观光旅游品牌建设。“十四五”以来,我市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认定工作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相关文件要求,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审核并向省推荐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评选。积极指导创建并向国家、省推荐各类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品牌,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湛江市霞山区特呈岛村等3座村庄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雷州市足荣村等16座村庄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湛江市麻章区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廉江东线乡村山水田园赏绿摘果品靓汤游等14条涉农旅游线路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精品线路。徐闻县角尾乡放坡村妙享民宿等4家民宿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民宿经开区硇洲镇孟岗村存亮 湾渔家乐民宿、徐闻县角尾乡放坡村妙享民宿、遂溪县岭北镇螺岗小镇民宿、徐闻县角尾乡放坡村南极村艺术家部落民宿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徐闻县角尾乡被评为广东省特色民宿示范镇并成功入选广东省文化旅游特色镇(创先级)。雷州市足荣村被评为广东省乡村研学旅游特色村。雷州市茂德公大观园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廉江市田园寨田园综合体景区等3家乡村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成功申报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徐闻角尾乡麻章区那柳村、世乔村、遂溪县墩文村、徐闻县角尾乡许家寮村4座村庄成功入选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遂溪孔子文化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徐闻角尾乡放坡村、灯楼角,曲界镇菠萝的海景区,坡头军事博览园景区,遂溪鱼龙湖度假区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向海出发‘蚝’事有你,环保科普营”、广东湛江南方海谷海洋产业孵化中心、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这3个研学产品入选2024年度广东省特色研学旅游产品。
(四)渔旅融合推动休闲观光产业发展。我市重点打造“住民宿,吃海,玩海”涉渔生产生活体验等渔家休闲活动。以乌石渔港、天成台滨海大堤为空间载体,发挥乌石港外海人工鱼礁资源优势,建设以休闲垂钓为主要功能的休闲渔船,为游客提供岸钓、船钓等休闲渔业活动,打造乌石天成台垂钓基地;以特呈岛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载体,建设海上牧场、修建专业海上垂钓基地,打造湛江近郊休闲垂钓基地;以硇洲岛滨海礁石海岸为核心资源,划定适当海域作为休闲渔业垂钓区,重点打造“垂钓+休闲体育”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设“渔夫垂钓”“海上运动”等基地,打造硇洲岛滨海垂钓示范区。积极开展湛江特色海产品“国内行”活动,相继组织湛江水产品企业走进河北省保定市、重庆市、广西柳州市、上海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国内大中城市销区,推介湛江水产品。在湛江本地成功举办湛江国际水产博览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全国百名水产品采购商走进生产基地等活动。通过大力宣传推介实现湛江海产品与西部火锅、柳州螺蛳粉、全国各大菜系结合,提升“湛江蚝”“湛江对虾”“湛江金鲳鱼”等“湛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2023年以来,湛江水产题材频频被央视“焦点访谈”“朝闻天下”“新闻联播”等栏目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农民报》等高端媒体报道,品牌价值逐步提升。截至目前,我市也已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海产品品牌,如“湛品”系列中的湛江对虾、湛江金鲳鱼、湛江生蚝等。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目前制约我市休闲观光产业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基础设施落后,由此导致接待能力低,接待水准不高。不少乡村的道路、民宿等基础的旅游条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很多村庄没有游客服务中心,卫生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如雷州西海岸旅游片区、硇洲岛、南三岛等旅游区普遍存在旅游交通通达性差等问题。二是各地方开发产品存在雷同。很多乡村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跟风操作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旅游项目、旅游产品雷同和相似,并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忽视了对自身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的开发建设。三是文旅体建设用地不足。我市大部分优质的旅游资源都集中在距离城市中心城区较远的地方,建设用地稀缺,制约了景区的提质升级和招商项目落地。,没有自身的地域特色,经营状况不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十五五”时期,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省、市乡村振兴工作部署,以大文旅开发为统领,以实施“百千 万工程”为牵引,进一步贯彻落实《湛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湛江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十五五”发展规划》,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引导传统农业和都市农业园区增加旅游休闲功能,拓展产业链条。打造精品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发展水果、生蚝等特色农业游,发展历史古村落、古民居观光游,大力发展乡村红色旅游,推动田园变景区,推动劳作变体验,助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谱写时代新篇章。
(二)打造“农渔+文旅”休闲观光品牌。积极申报一批国家重点旅游村、国家级和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重点镇、全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等品牌。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申报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积极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围绕湛江渔村、红土乡村、历史文化古村、非遗民俗文化、特色乡土美食等文旅资源,规划设计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挖掘湛江丰富的海洋文化和渔业传统,将其融入品牌建设中,增强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依托生蚝、菠萝、珍珠等特色农渔产品,与主流媒体、旅游网站、社交媒体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广告投放、内容合作等方式,扩大“鲜美湛江”文旅品牌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农渔产品品牌。整合现有农渔项目优质资源,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三)持续推进休闲观光景区标准化建设。以创建国家A级景区为抓手,引导休闲观光景区企业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不断完善游客中心、停车场、购物街区、标识系统、智慧旅游等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大招商规模,引入高端品牌度假酒店,开发农业种植观光园、红树林科普基地、水上乐园、海岛营地、浮潜、海钓等文旅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向农事体验、农业教育、文化体验、乡村观光等多元化转变,开发特色IP主题的文旅产品和业态,打造具有湛江本土特色的主题农旅景区。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9月4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陈 乐,0759-3161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