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政务公开 > 动态要闻

织蒲承古,作艺通今

时间:2025-07-30 16:29:32 来源:湛江市博物馆
【打印】 【字体:

图片1.jpg

  为了进一步宣传我市非遗文化,焕发非遗新活力,为文明的延续寻找鲜活的土壤,让非遗从“记忆”走进“生活”,7月25日下午,湛江市博物馆在二楼非遗展厅开展了“蒲织技艺实践课堂”,搭建非遗传承的桥梁。

  非遗是民族在千百年时光里沉淀的生存智慧和审美表达。当青绿色的蒲草在指尖弯出第一道弧度,时光仿佛悠悠回到过去,榕树下,长者忙着编织,幼儿围着嬉闹。非遗手作主理人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一步步帮助大家熟悉蒲织的次序和技巧。

  接着到了实践环节。起初,不听话的蒲草总在指缝打滑,重复几次后,指间渐渐有了默契——经纬交错间,松散的草丝慢慢拢成紧实的提手,再顺着弧度与篮子粘合,贴上喜欢的饰品点缀。那些看似简单的纹路里,藏着古人“就地取材、化草为宝”的生活智慧。

  亲手拿起蒲草编织的小花篮,在重复的编织动作里,在与老师请教的对话中,我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了非遗技艺的“实践者”。手作之间,触及了文明的温度。因为参与,催生了传承的可能,蒲织技艺再一次在指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林晓婷

图:李敏

编辑:李璐辰

审核:李漓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