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第十四届湛江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240149号提案答复的函
湛文广旅体函〔2024〕148号(A)
民盟湛江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擦亮非遗街区底色,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0240149号)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规划引领,统筹推进
湛江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工作,对于非遗街区的建设,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推进。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市城市更新局组织编制了《赤坎古商埠保护与开发更新规划暨城市设计》,确立了“建筑+环境要素+空间肌理”的风貌保护总体框架,为推进赤坎古商埠更新改造提供指引,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二、逐步实施,成效显著
一是深挖资源,打造赤坎区非遗文化展示空间。在赤坎区博物馆设立赤坎区历史文化展,布置调顺网龙、簕古龙、木偶戏等非遗文化展示空间,对外免费开放体验,自运营开放以来深受群众喜欢。结合古商埠保育活化工作,对古商埠街区染房街民房进行改造修缮,引入新业态,在一楼建设非遗工作室,引入雷州市、廉江市、遂溪县、徐闻县等地非遗文化,打造非遗文创一条街。加强越秀、赤坎两地合作交流,积极申请越秀区对口帮扶资金,计划选址染房街16号改造为非遗文化展馆,共同打造广湛同心文化交流平台。深入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利用街区非遗文化馆资源,创新性在寸金二横路内打造非遗特色街区,将湛江非遗文化元素搬出博物馆,绘进群众生活,为片区环境注入文化内涵,让居民走出家门就能了解非遗文化。
二是尊重传统风貌,改造提升曲街历史文化街区。目前雷州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曲街历史文化街区示范段改造)位于雷城街道曲街历史文化街区内,工程总投资1.27亿元,于2022年2月10日开始实施,目前已实现的进度目标80%。该项目通过整体定位、功能策划和特色业态引入等,把街区打造成为湛江市历史文化旅游示范区,助推雷州市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以非遗为路径、文旅为业态、研学为产业、传承为核心”,筹备启动实施“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项目,集成推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保护,充分活化利用古骑楼街区,引入各式非遗展示馆、文创商品店、咖啡店、图书馆、3D电影体验馆等新业态,将非遗元素融入文旅业态,创新“非遗+民俗”“非遗+演艺”“非遗+节庆”“非遗+文创”“非遗+美食”等多种业态,建立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打造文旅商业特色一条街、非遗展示街(区)、旅游打卡新地标以及文体娱乐体验街(区),原汁原味呈现老街乡土风情,让游客在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让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旧街巷”变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为古城带来客流,增加居民收入。
三是打造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数字非遗展示馆,为湛江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展示提质升级。投资1000余万元,在湛江市赤坎区寸金二横路12号湛江市文化馆内,打造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数字非遗展示馆。非遗展馆初步完成对湛江非遗资源的集中整合,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数字化展示等多种手段,为市民提供一个了解非遗、传承非遗的公共文化空间,特别是数字展示馆的建成,内容丰富性和体验互动性大幅提升,助力湛江成为全省领先的非遗数字化标杆示范城市。另外,该展馆还与赤坎古商埠非遗街区相互呼应,进一步拓展了我市非遗文化展示空间,丰富了展示内容,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好的文化体验服务。
三、持之以恒,不断完善
非遗文化街区的建设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非遗文化保护发展传承成效的集中展现。接下来,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调各方力量,采纳社会各方可行意见建议,借鉴兄弟省市经验,立足湛江实际,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非遗文化街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7月17日
(联系人:苏立民;联系电话:320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