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导航 > 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政务公开 > 部门文件

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第十四届湛江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240095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4-11-21 17:12:01 来源: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网站
【打印】 【字体:

  湛文广旅体函〔2024〕183号(B)


民进湛江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湛江市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第20240095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办理,现将有关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挖掘红色资源,进一步摸清家底。

  我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我市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遗址、纪念馆、省市(县)级革命文物等。据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普查统计,我市现有革命遗址923个,包括红色革命遗址905个,其他遗址18个。其中,286个红色革命遗址纳入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72处,其中7处(湛江人民抗法斗争旧址、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录旧址、张炎故居、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前线四十军指挥部旧址、黄学增纪念亭、调风革命活动联络站遗址、解放海南启渡点)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名录。这些遗址和纪念馆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历史资料,是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载体。

  二、争取资金,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统筹规划、挖掘整理、研究阐释和活化利用。一是争取资金,加大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力度。近五年来,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府共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革命文物进行修缮及布展工作。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前线四十军指挥部旧址等项目已完成修缮及布展,并对外开放。粤桂边区革命纪念馆已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纪念馆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拆除二层模板施工,预计今年 12 月建成试运行。二是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指示,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灯楼角红色遗址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省文旅厅支持了 1000 万元专项资金,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渡琼作战指挥哨所进行优化提升。积极指导徐闻县文广旅体局做好解放海南岛渡琼作战指挥哨所的陈列布展相关工作,并协助对收集到的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遗留实物进行鉴定。三是各县(市、区)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如廉江市建设了鹤地水库纪念馆、石角山底(化北)革命纪念馆、三合革命纪念馆、良垌中塘革命纪念馆、龙湾区革命史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吴川市加快推进修缮陈兰彬故居,经开区建设东海岛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硇洲渡琼作战指挥部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南港娘子军民兵连党建教育基地,遂溪县完成黄学增纪念亭修缮项目、笔架岭战役阵亡烈士纪念碑(含陈式垣墓)修缮项目等。

  三、推进文旅融合,打造红色文旅新业态。

  一是加强精品旅游线路融合打造。推荐雷州青年运河红色教育基地与河源新丰江水库移民纪念馆万绿湖、韶关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佛山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红色教育基地、云浮长岗坡渡槽、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串联成“社会主义建设工程”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入选2023年度广东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社会主义建设工程精品线路”。将雷州青年运河红色教育基地、中塘村等多个红色教育景点与周边景区景点串联,打造“多彩良垌 醉美荔乡”之旅、登山临水采茶赏秋之旅、观鳄赏绿摘橙游古镇之旅3条旅游线路,入选2023年度广东省四季主题特色自驾游精品线路。经开区推出“一程多站”红色乡村游精品线路、“两岛两日”文旅精品线路等。二是加强红色文化品牌打造。廉江市组织拍摄了爱国主义教育片《红土热血》、革命人物故事《关泽恩》、《从山底出发》,撰写并编辑出版了讲述我市革命战争故事的《九洲江风云》一书等,在长山镇鲫鱼塘村的西南旧址规划建设“粤桂边纵队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了鹤地水库纪念馆、石角山底(化北)革命纪念馆、三合革命纪念馆、良垌中塘革命纪念馆、龙湾区革命史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设横山镇达离公祠——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新编第三团团部旧址、石岭镇中共粤桂南地委部署解放石岭战斗会议遗址、高桥镇红色南路(平山岗)教育基地、吉水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廉江县委成立地遗址、吉水镇罗自琦家——中共廉江县委屋场角联络站遗址五个点。三是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新业态。良垌镇中塘村、安铺镇尖仔村、高桥镇平山岗村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打造成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特色旅游景点,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乡村旅游和红色教育的热门景点。

  四、扩大宣传,推动红色文旅资源跨区联动。

  去年以来,我局赴柳州、桂林、成都、绵阳、西安、北海青岛、大庆、绥化等西南、西北、东北重要客源地城市举办了9场文旅主题推介活动,根据不同季节和客源地市场需求,对滨海休闲、红色旅游、绿美生态、民俗文化、火山地质、乡村休闲、海鲜美食、冬休康养等主题线路进行精彩推介,在活动现场设置有旅游手信、文创产品展示互动区,增强旅游同行对我市旅游资源的了解,促进旅游合作,各活动还通过派发宣传资料、媒体报道、网络与新媒体发文、图片直播等形式对推介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宣传推广的效果。组织我市各县区文旅主管部门、市旅游协会、文旅企业等参加了第三十一届广州国际旅游展、第十八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023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和2023海口旅游与文化产品展,通过设置湛江馆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同行和市民游客推介湛江特色文旅资源,并在展会期间开展旅游招商工作,展会期间,湛江馆以“红树林之城”滨海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为推介重点,结合人龙舞、高桩醒狮、飘色等非遗元素,多维度展示湛江富有特色的文旅资源,吸引众多参展市民游客驻足参观了解。加强了与其他省市的文化旅游合作,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跨区域共享和交流。在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周边特色文化资源的联片打造方面,注重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联动,共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如位于粤桂边交界处的石角镇,是廉江的优质“红色资源库”,有 80 多个革命老区村庄,保存有南路特委机关旧址、化北独立大队成立旧址等一大批革命旧址,流传着许多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石角镇探索粤桂边党建联盟,建设党建联盟中心(石角),推动该镇联合广西平定、古城等镇推动粤桂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石角镇充分利用自身“红色招牌”,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和红色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五、下一步对策措施

  一是加强财政资金保障。除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鼓励革命文物单位积极开源,创新性开发革命文物文创产品。

  二是加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红色旅游展陈方式,依托革命旧址兴建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设立红色旅游革命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科技工程、科普场馆、科研设施等发展红色科技旅游。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为文旅融合提供丰富的素材。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 VR、AR 等,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互动体验。

  三是推动区域联合资源共享。大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景区、美丽乡村等融合发展,推动红色旅游资源的跨区域合作,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形成红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强化省际、市际、县际之间区域联动,构建红色资源共享、客源互换、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是加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讲解员业务水平,结合展览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可聘请老党员、老民兵、红色小小讲解员等人员为社会讲解员。改善红色旅游景区的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五是加大红色旅游宣传。通过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红色旅游资源,提高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特定纪念日组织富有红色主题的庆典活动,如红色歌曲演唱会、红色研学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与。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9月27日

  (联系人及电话:黄壮宇,0759-3161963)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