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联动核对机制 强化督导履行职责--湛江市民政局协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扶贫工作
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解决湛江市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进一步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根据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陈光祥同志的指示精神,市民政局5月14日牵头召开了湛江市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协调会议,市民政局局长车斯文同志主持了会议。市民政局通报了湛江市残疾人两项补贴有关情况及整改建议,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市卫健局、市残联、市财政局等参会人员就残疾人两项补贴落实情况进行交流发言,共同研究解决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存在的有关问题。
会议指出,湛江市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部分贫困户不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的申领条件,主要原因有11个方面,分别是:无残疾证、残疾证过期、残疾证等级调整后条件不符合、外地残疾证(外地户口)、有残疾证号却无残疾证、不主动申请、失联、未提供有效存取账户、特困供养人员、非低保户对象、其他原因(申请、初审、审核、审定等环节中提交的材料不齐全导致初审、审核、审定不及时)。二是实际发放数据与系统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分别是系统数据录入更新不及时、未及时进行系统数据对碰、台账模板与系统模板不一致导致数据出错。
会议强调,针对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未落实的问题,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市卫健局、市残联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联动核对机制,积极主动作为,优化程序,加快工作进度,加快完成整改工作。一是卫健部门要牵头督促我市医疗机构履行评残职责,全市扶贫驻村干部要积极配合,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贫困户中的残疾人积极申请评残。二是残联部门要牵头解决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残疾人无残疾证、残疾证过期、残疾证等级调整换证、外地残疾证迁移、有残疾证号无残疾证、残疾人失联等残疾两项补贴政策落实的前置工作问题,积极宣传残疾两项补贴政策,为残疾人申请“两项补贴”扫除障碍。三是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要积极主动作为,各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残联专职委员、负责民政工作的干部要协调村干部上门进行帮扶服务,宣传“两项补贴”政策,指导符合条件残疾人申请“两项补贴”,履行初审、公示职责并录入信息,加强动态管理。县级残联部门要履行审核职责,民政部门要履行审定职责。民政部门要长期公示审定结果,并会同残联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补贴发放相关材料,财政部门要及时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此外,民政部门和残联部门要及时录入信息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两项补贴”应补未补对象月度清零,6月中旬前确保符合申请条件的对象应补尽补。四是各级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对碰的联动机制。残联部门要在每周一将新发证残疾人信息、纳入扶贫系统残疾人信息、审核两项补贴信息等与民政、扶贫部门进行实时共享和数据对碰,并确保提供给扶贫、民政部门的残疾人信息数据一致,若有变动,要及时修正和更新扶贫系统中的残疾人数据。五是民政部门要加强低保救助、特困供养、儿童福利、死亡火化、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动态管理、更新、核对,实行数据每周对碰筛选,做到台账明确底子清,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杜绝错保、漏保等问题。六是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职责,发挥扶贫与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加强部门协调和跟踪检查,确保6月中旬前完成扶贫系统中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助力我市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另外要提高残疾人办证率,确保符合两项补贴条件的残疾人应补尽补,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从5月中旬开始,车斯文局长带队到各县(市、区)进行督导抓落实,跟当地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乡镇(街道)、各有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问题。在全市共同努力下,截住6月20日,全市建档立卡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21833人、领取护理补贴182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