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修志动态(总38期)
湛 江 修 志 动 态
(2012年第1期)
(总第38期)
在2011年11月21日的全省深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和12月7日的全省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对地方志工作作重要论述:
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异地为官。最近又恰逢换届,许多领导干部工作调动,对工作所在地区情况没有多少了解。我提议,领导干部到一个新的地方工作,应先找地方志书好好读一读,了解当地的自然与地理、历史变迁与兴衰以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这对领导工作将有很大帮助。地方志部门也应主动整理当地历史资料,送给领导参阅,当好参谋助手。
地方志工作者是当代史官。历史上,许多史官尊重历史,忠于历史,为信仰而战。司马迁受了宫刑后仍坚持秉笔直书,是你们的榜样。封建官僚很害怕史官,担心史书会记下他们不光彩的一笔。地方志工作者要敢于秉笔直书,做谏官。领导干部做得好的要记下来,做得不好的也要记下来。使大家知道,干好了地方志会让你名垂千古。不好好干,地方志也会如实记你一笔。这对领导干部也是一个约束。如果能做到这样,地方志工作就有地位了。领导干部要重视地方志工作,支持地方志工作者秉笔直书。在这方面,我带头。
现在各市陆续进行换届,新的领导同志走上岗位,希望你们一上岗位的时候就看一看你们这个地方的地方志,找一找你们这个城市独特的印记。
刘小华同志对地方志工作作重要论述
2011年10月27日,中共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在市志办调研座谈会上对地方志工作作重要论述:
地方志编纂工作是记录历史、凝聚力量、指导现实、启迪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文化建设有机的组成部分。一个地方有没有编史,编史修志的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地方的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是其执政能力水平的一个侧面反映。
第一,要追求高标准。我市地方志编纂的水平,必须走在全省前列,因此要做到“全、实、精、准”。“全”,就是记录历史要全面,不能有大的遗漏;“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凡是浮夸的、虚假的,都不能记入史志;“精”,就是文字要精,选材要精,用精炼的文字、合理的篇幅记录历史;“准”,就是文字要准确,不能出现差错,包括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细致校对,避免出现错漏。
第二,要完善史志资料的收集和协作机制。资料是志书的基础,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是保证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志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我市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都要有编写史志的责任人,做到有专人负责,形成一个网络。协作机制就是要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做好资料考证和实地考察工作,坚持唯实,孤证不立。
第三,要把史志工作与现实工作,特别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志书的出版并不意味着工作的完结,以先进的史志文化成果为社会发展服务才是史志事业永恒的主题。就湛江而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性修志工作,可以对古村落、古民居、雷州石狗文化等进行专题研究,编写成书,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社会。
第四,要在做好市级修志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各县(市、区)以及重点部门修志工作的指导。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修志队伍。
第五,要坚持“史为今用”。在做好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同时,要对全局工作和专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要通过修志总结历史事件的经验和规律,结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使修志工作更生动、更充实、更丰富。
市志办学习贯彻省市领导对地方志工作重要论述
最近,湛江市志办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开展“机关作风整治年”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和中共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同志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中心工作意识,注重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与加强班子建设相结合,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市志办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汪洋同志和刘小华同志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动力,结合本办当前实际情况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注重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强调要树立全局观念,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坚持廉洁干事;强调要出战果用功臣,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继续保持修志人甘于清苦、耐得寂寞、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通过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形成干事创业、有为才有位的共识,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与“机关作风整治年”活动相结合,加强规范管理,树立良好工作作风。汪洋同志要求地方志工作者要秉笔直书,刘小华同志要求地方志编纂工作要“全、实、精、准”,充分说明修志工作责任重大,修志工作者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市志办把学习贯彻汪洋同志和刘小华同志重要论述与当前加强机关作风整治年活动相结合,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大力倡导五荣五耻,整改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庸懒散软、作风飘浮、责任心不强等不良作风和不良习气问题。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严格机关工作纪律,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内增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想干事创业的修志队伍。
三是与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相结合,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提高志书质量。市志办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督促检查,做好分类指导,进一步落实“一纳入五到位”,推动工作开展。同时,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树立精品意识,把保证志书质量摆在首位,精心组织和指导志书编纂工作。要按照汪洋同志提出的“地方志工作者要敢于秉笔直书,做谏官”和刘小华同志对地方志工作提出的五点要求,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编纂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地方志书。
四是与整合利用地情资源相结合,积极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汪洋同志指示领导干部要好好读一读地方志书;刘小华同志指示地方志工作要史为今用,要服务于现实工作。市志办把学习贯彻汪洋同志和刘小华同志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开发利用地情资源、服务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策划编修新版《湛江市情》《湛江古民居、古村落、古建筑》等地情书,服务湛江“五年崛起”建设大局。各级地方志部门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为新上任的当地党政领导赠送地方志书和地情书。组织编写地情资料和搜集相关史料,定期和不定期报送当地党政领导参阅,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转变作风以先进的史志文化成果为五年崛起服务
根据市委部署,市志办制订《关于开展机关作风整治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从2012年3月至12月,分四个阶段开展机关作风整治年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和中共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同志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全、实、精、准”四字要求为标准,重点整治“庸懒散拖扯贪”行为,锤炼“实深硬快公廉”的六字作风,着力提高地方志编纂水平,为湛江五年崛起提供优质服务。
解决工作漂浮问题,锤炼地方志工作的“实”功。要解决好大喜功、敷衍塞责,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应付上级、哗众取宠等问题;地方志工作的“实”功就是要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凡是浮夸的、虚假的,都不能记入史志;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解决衙门作风问题,锤炼地方志工作的“全”功。要解决久坐机关、浮在面上,不深入基层、不调查研究,安排布置多检查指导少,漠视群众、我行我素等问题;地方志工作的“全”功就是记录历史要全面,不能有大的遗漏;进一步增强宗旨服务意识,做到了解实情、发现问题。
解决庸懒散软问题,锤炼地方志工作的“精”功。要解决工作得过且过不敢担当、胸无大志庸碌无为、明哲保身当老好人、因循守旧死抠条文、纪律松弛出工不出力、躲避矛盾害怕困难等问题;地方志工作的“精”功就是文字要精,选材要精,用精炼的文字、合理的篇幅记录历史;做到求卓越、争一流。
解决办事拖拉问题,锤炼地方志工作的“准”功。要解决忧患意识不强、紧迫感不够、工作劲头不足、服务标准不高、互相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地方志工作的“准”功就是文字要准确,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细致校对,避免出现错漏,力求无差错。做到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
解决狭隘圈子问题,锤炼“公”字作风。要解决办事不公,只顾小团体利益、闹不团结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党性至上、大局为重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努力形成顾全大局、公道正派、服务崛起、秉公用权、团结协作的风气。
解决吃拿卡要问题,锤炼“廉”字作风。要解决宗旨意识不强、法纪观念淡薄,漠视监督约束、滥用公共权力,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做到遵章守纪、依法行政,艰苦奋斗、务实为民,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风气。
目前,我办已成立了由钟涓泓同志为组长的机关作风整治年活动领导小组,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开展。
我市组织收看全省地方志工作暨
《广东年鉴》组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012年2月29日,省政府召开2012年广东省地方志工作暨《广东年鉴》组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由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主持,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强总结去年全省地方志工作和《广东年鉴》组稿工作,提出今年全省地方志工作和《广东年鉴》组稿工作的具体意见。许瑞生副省长作重要讲话,强调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第二轮修志工作和《广东年鉴》组稿工作的领导,确保按时按质全面完成我省第二轮修志任务和今年《广东年鉴》编纂任务。具体提出四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把修志和《广东年鉴》的编纂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力争志书和年鉴编纂工作上新台阶。二是精益求精,确保质量。切实增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名著意识,把好选材关、编排关、写作关、审核关,把志书和年鉴编纂成名书、名著。三是密切配合,同心协力。既要负责好本部门的志书年鉴工作,又要对志书年鉴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四是加强督办,保质保量。做到有领导分工组织到位;有编写队伍人员到位;有经费办事投入到位;有检查督促工作到位;有考核评比责任到位。
许瑞生副省长在讲话中指出,汪洋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省地方志工作的方向与要求,对地方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履行领导职责,保障工作条件,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地方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市接着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议,副市长梁志鹏强调指出:一是全面不折不扣地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二是地方综合年鉴力争有新突破;三是地情书编纂要结合实际;四是做好地方志资源开发研究和地情研究工作;五是要启动地方志书年报工作;六是发挥省、市、县三级地情网站作用;七是抓紧方志馆立项工作;八是要加强地方志理论研讨;九是以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市委书记刘小华同志讲话为动力,推动地方志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我市参加收看电视电话会议的有市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修志工作的领导,市、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和部分有修志任务的市直、中央、省驻湛单位的领导等。
《湛江市志(1979~2000)》(稿)
终审会在省政府召开
2012年3月13日,《湛江市志(1979~2000)》(稿)终审会在省政府召开。会议由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省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副主任陈强主持。我市介绍了《湛江市志》(稿)编纂情况,对志稿修改情况作了说明;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马建和介绍了《湛江市志》(稿)复审与修改情况以及志稿的主要优点、存在问题。
省政府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认为,《湛江市志》(稿)主要优点有六个方面:一是观点正确,记述比较客观,符合保密等法律法规。二是篇目设计合理,要项齐全,归类基本得当,标题比较简洁、朴实,符合志书体例。三是资料比较真实、全面,资料选录标准比较统一。四是时代和地方特色突出。五是文风朴实,行文比较简练,用字、用词比较准确,符合志书行文规范;纪年、称谓、度量衡单位等基本符合出版物行文书写的规范要求。六是选用地图、照片比较合理,主题明确,图像清晰。同时对志书提出了九方面修改意见。 最后,经省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讨论,同意《湛江市志》(稿)作进一步修改后出版。
《廉江市志(1979~2005)》(稿)通过终审 2011年12月21日,湛江市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召开了《廉江市志(1979~2005)》(稿)终审会。湛江市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成员、湛江市地方志办公室复审小组成员、《廉江市志(1979~2005)》(稿)编辑人员及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遂溪县志办主任参加了会议。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市县志指导处处长吕克坚应邀参加会议。
经审查委员审定,《廉江市志(1979~2005)》(稿)对重大事件和历史问题记述清楚,志稿交叉问题处理得当。资料翔实,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体例规范,既反映了时代特色,又突出了廉江市鲜明的地方特点。委员们还针对《廉江市志(1979~2005)》(稿)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修改意见。经投票表决,《廉江市志(1979~2005)》(稿)通过终审。
《湛江市赤坎区志》《湛江市霞山区志》(稿)通过终审
2012年1月13日,湛江市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召开了《湛江市赤坎区志》《湛江市霞山区志》(稿)终审会。湛江市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成员、湛江市地方志办公室复审小组成员、《湛江市赤坎区志》《湛江市霞山区志》编辑人员以及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强应邀出席会议。
经审查委员审定,《湛江市赤坎区志》《湛江市霞山区志》(稿)符合要求,对重大事件和历史问题记述清楚,志稿交叉问题处理得当。资料翔实,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体例规范,既反映了时代特色,又突出了本区鲜明的地方特点。会上,委员们针对《湛江市赤坎区志》《湛江市霞山区志》(稿)存在的问题,分别就各自负责审查的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经投票表决,《湛江市赤坎区志》《湛江市霞山区志》(稿)通过终审。
《湛江市麻章区志》(稿)评议会召开
2012年3月16日,《湛江市麻章区志》(稿)评议会在麻章区召开,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马建和、市县志工作处副处长吕汉光、麻章区委书记伍文兴等领导参加会议并作讲话。应邀参加点评会相关专家对《湛江市麻章区志》(稿)作了评议,市、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及麻章区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湛江市麻章区志》(稿)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志稿较有地方特色,资料较丰富翔实,篇目设置较合理,志书符合体例,行文较规范流畅。同时,专家们也指出了志稿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发: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
市直各单位,中央、省驻湛有关单位。
湛江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2年4月1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