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集成 > 营商动态

艰难方显勇毅 磨砺始得玉成

——湛江“数字财政”全面上线纪实
时间:2021-05-06 09:36:09 来源:湛江日报
【打印】 【字体:

2.jpg

市“数字财政”专班组织系统运行维护现场培训考核。 通讯员 彭自全 摄

  2021年5月2日下午3时,湛江。

  市财政局负责人轻点鼠标,市委党校迁建项目(一期)建设费用7721万元通过数字政府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数字财政”系统)成功拨付,现场掌声一片。这标志着,湛江“数字财政”系统成功全面上线。

  这是一场顺势而为的变革——“数字财政”是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省财政厅以“最高站位、最优方案、最强保障”,举全厅财政之力谋划和推进的全省财政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的重要内容。

  这是一次载入湛江财政史册的重大改革——半载攻坚,湛江财政第一次统一全市财政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第一次全面统筹谋划财政各个领域、各个模块的信息化建设,坚持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一个平台全盘接入。

  截至5月5日,市直和11个县(市、区)陆续通过“数字财政”系统顺利完成国库集中授权支付、直接支付和实拨业务等,全市成功拨付资金132笔,总金额1.95亿元,我市财政管理迈入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的新时代。

  “数据无言却有力。”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曜信心满满说道,数字的背后,是全市财政干部栉风沐雨、久久为功、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是湛江财政提升治理能力、加快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印记。

  党徽闪耀,把党旗插在“数字财政”建设一线

  广袤的岭南红土大地,历来是激情澎湃的革命人干事创业的热土,在湛江财政战线上同样活跃着这样一群共产党人——他们满怀忠诚、无私奉献,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数字财政”建设上用热忱和汗水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奉献情怀,把鲜红的党旗牢牢插在“数字财政”建设的一线。

  “数字财政”建设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省、市数字政府建设部署的重要任务,是我省财政部门“一把手”工程,是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提升财政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市财政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财政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

  “数字财政”建设范围覆盖全市所有预算单位,时间紧、任务重,给财政部门的建设开发者的脑力和体力带来不小挑战。

  但全市财政干部以党性为后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重温革命传统,汲取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从组建专班开始,入党誓词和工作清单便一起深深印在“数字财政”专班同志的脑海里,刻在全市财政干部的心里。

  结合“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市“数字财政”专班以解决财政信息化管理的难点、堵点为突破口,找准提升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党徽闪耀,党旗飘飘。

  市“数字财政”专班党员干部始终把信仰之旗扬在头顶、把发展责任担在肩上,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促使党风带作风,讲责任、讲担当、讲奉献的良好氛围蔚然成形,为“数字财政”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夯实基础,下好“数字财政”建设先手棋

  “数字财政”建设按照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整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和债务管理、绩效管理等业务环节,贯通各级财政的预算管理,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控制规则嵌入业务系统,实现对预算管理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是对财政整个业务的流程的再造,是对预算制度和财政管理的深刻改革,也是对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提升。

  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数字财政”建设,这是高亢激扬的出征号令。然而,系统建设千头万绪,如何下好破局开路的先手棋?

  令出必行、令行必果。“数字财政”建设是一场不许言败的战役。市财政局把“数字财政”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夯实基础建设为抓手,组建领导小组,配足配强专班人员,完善制度,实行集中学习集中办公、集中实践。

44.jpg

2021年5月1日,湛江“数字财政”全面成功上线。通讯员 彭自全 摄

  改革只争朝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市财政局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新年伊始,第一时间召开座谈会听取“数字财政”建设进展,提出指导意见;副局长郭雄具体部署“数字财政”工作,每天跟踪专班工作进展并协调解决问题;纪检组长戴广锐从政治站位和监督角度强调,要加强“数字财政”建设攻坚阶段工作监督;副局长周米拉协调沟通电子支付联调事项,积极争取市人行在业务、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四级调研员陈文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业务要素等。围绕落实“数字财政”建设主体责任,财政领导干部紧紧团结在一起,凝心聚力,共同推进。

  十余场专题会议,八批次800多人的培训,多次奔赴各县(市、区)实地督导,无数次的部署协调,市财政局始终强调:团结一心、共同奋战、保质保量、如期上线。

  为优化系统功能,市财政局按照“全省一张网”要求,完成全市网络整改,完成CA系统建设部署和制证,做好网络测试和终端整改等前期准备,搭建全市(含区县)运维平台等。

  不厌其烦,只求最优。多次与实施厂商、业务科室对接业务流程,反复敲定细节,确定了20项主体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

  “以前财政资金管理的系统太多,经常需要打电话要数据、发表格统计数,新系统上线后,这种‘手工作坊’将不再出现。”市“数字财政”专班专职副主任彭亮自豪地说。

  “数字财政”进一步优化设计,以解决以往“系统太多”“所填太细”“改动太快”“操作不便”“不够稳定”“联络不便”等六大痛点问题为要点,进一步精简预算管理审核环节,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全流程电子支付,大大减少重复、机械化的手工登记凭证工作量,实现多个应用场景自动化。

  “以后某个单位哪怕只是买了一个水杯,通过系统,全市乃至全省都能一目了然。”省财政厅副厅长杨朝峰在湛督导时指出。

  一切寻常,自有不易。

  历时三个月,市“数字财政”专班完成系统环境搭建,形成新规范、新标准、新架构、新模式,为“数字财政”建设夯实了基础。

  使命必达,全力以赴打赢数据迁移大会战

  最基础的工作,却是工作量最大、最难啃的硬骨头。按“数字财政”的统一部署,需迁移旧系统的指标数据,新旧指标存在差异,旧指标必须改造后才能顺利导入新系统,这是一项繁杂的大工程,也是“数字财政”能否顺利上线的关键。

  时间悄然滑入4月,“数字财政”上线进入倒计时,从“数字财政”数据迁移专题工作会议、“数字财政”上线前再动员工作会议、“数字财政”数据迁移工作督导会,“数字财政”上线前攻坚座谈会等一个个会议名称的变化,充分显示着时间的紧迫。

  “数据迁移必须在5月1日前完成。”这是军令状。

  瞄准重点领域,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关键环节,则落一子而满盘活——数据迁移大会战一触即发。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数据迁移,最大程度保留数据原貌,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谨,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市财政局预算科主动担当作为,选择难度最大的正推的方式,即将现有指标按照总指标、科室指标、单位指标改造,级级相连,环环相扣,并由预算科全权负责指标迁移工作。

  军令如山,莫敢不从,承诺如金,使命必达。

  4月16日上午下班,停止受理财政授权支付用款计划申请、直接支付申请,数据迁移大会战由此拉开序幕。

  4月19日上午,清理在途凭证、补充数据要素。下午14:00,代理银行停止受理各单位财政额度资金支付。

  4月20日凌晨2:22分,导出旧系统全量数据,并开始补充新要素。

  4月21至22日,反复试错,整理改造成总指标、科室指标和单位指标三级指标的新架构。

  4月23日,整理指标迁移基础数据。

  4月24日,建立相关项目库。

  4月25日,完成全量迁移数据整理。

  4月26日,迁移指标导入,数据集中迁移大会战全面开启。全市11个县(市、区)财政局专班干部齐聚市财政局。

  4月30日上午8时,市财政局、11个县(市、区)财政局干部连续奋战72个小时,终于顺利完成全市数据迁移工作,共迁移指标数据58542条,导入指标金额约524亿元。

  从4月16-29日,全市财政系统数字专班同志铆足了发动链条,全部集中市财政局办公,全速推进。饿了吃个盒饭,睏了趴桌子眯会儿眼,终于如期完成所有数据的迁移,确保了5月1日的系统上线。

  “数据迁移的完成,是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是大家同心协力团结协助的结果。”市财政局预算科数据迁移主力军之一的黄东宇同志如是说道。

  敢于拼搏,财政干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深入“数字财政”专班每位同志的心底,他们用实际行动让党员干部的情怀在平凡岗位中体现,对党忠诚在敬岗爱业的奉献中书写。

  白天专班同志编写项目库建立指南、系统建设指南,开展线上线下的督导,召开会议动员、跟踪、指导等;晚上经常在“头脑风暴”的气氛中聚在一起,集思广益,攻坚克难。自开展“数字财政”建设以来,“白+黑”“5+2”的工作模式已成为常态。

  使命在心里,责任在肩上。

  多少同志累了疲了烦了就看看胸前佩戴的党徽,想想自己肩上的责任,出去洗把脸又接着干?

  多少同志压力太大,情绪崩溃,但仍坚持擦干眼泪继续干?

  多少个深夜,市财政局三楼“数字财政”专班办公室里仍然灯火通明,讨论激烈?

  多少个清晨,市财政局预算科同志在熬了通宵后,仍互相打趣“又可以看日出了”?

  忙碌的财政人无暇去一一记录,但全市财政干部都记得:

  在省内首创开展数据集中大迁移,全市11个县(市、区)财政局共200多人齐聚市财政局,互相研究,互相支持,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奋战72个小时,场面之宏大,迁移质量之优得到了省督导组的认可。

  麻章区财政局的局长吕红波始终坚守在该区“数字财政”专班干事身边,直至数据迁移成功才离去,那时是凌晨2点。

  吴川市财政局全体领导班子从吴川赶赴湛江,进驻数据迁移大会战现场,为吴川市财政局数据迁移工作加油鼓劲。

  市财政局预算科化身成为战斗的集体,全员24小时待命,分工合作、随叫随到。“大表姐”黄东宇、“大表弟”黄祥哲,李茜昀互相支持,不断摸索、反复试错,在连续通宵11天后,如期完成10871条指标的整理。

  彭亮,冲在前头,带领着专班全体同志艰苦奋战,攻坚克难,啃下业务流程制定、电子支付联调、数据迁移等一个个硬骨头。

  黄德尚,采用“白+黑”“5+2”模式梳理优化财政业务流程,确定我市“数字财政”经办、审核两岗操作的最简流程,流程优化简化走在全省前列。

  李茜昀,顶住家庭和工作的压力,以局为家,连小孩生病了都顾不上,通宵达旦后匆忙回家看一眼,又回办公室加班。

  “数字财政”建设把财政干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每个人都默默地坚守自己的岗位,撸起袖子加油干:主动放弃双休日,加班加点,周末带小孩回单位加班,小孩生病都无暇顾及……这样的事例不少;不计个人得失,始终坚守岗位的财政干部更是不胜枚举……

  原本他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财政干部,是全市一千多名财政干部中并不起眼的一员,但在财政干部眼里,他们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传说,干出了榜样。

  就是一群默默无闻却又无私奉献的财政干部,以不完成任务绝不轻易下线的决心,将敬业奉献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甘愿成为“数字财政”一颗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历史的巨轮悄然前进,“数字财政”每一位同志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一段目标一致、团结奋战的经历必将成为湛江财政史的重要节点,这群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财政干部必将成为湛江财政系统干部学习的典范。

  春潮拍岸千帆进,逐浪前行海天阔。湛江财政站在财政管理新起点,迈入财政信息化的新阶段,未来大有可为。回首来路,财政干部初心不忘;展望未来,财政干部奋楫争先。湛江财政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奋勇拼搏,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和勇气,继续创造一个个生动的实践范例,书写财政干部的担当和使命,谱写湛江财政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黄丽云 邓耀瑞

相关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