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爱版 > 今日要闻

湛江从粤西交通末梢迈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建设步伐快

来源:湛江日报时间:2023-04-10 10:14

11395852_lsc_1681048994969_b.jpg

湛江大道湖光快线互通。图源:湛江日报

11395857_lsc_1681049003469_b.jpg

沐浴在晨光中的湛江吴川机场。 图源:湛江日报

  深湛高铁江湛段开通;

  徐闻港开港;

  调顺跨海大桥通车;

  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建成投用;

  东雷高速公路通车;

  湛江吴川机场通航;

  湛江大道通车;

  广湛高铁加快推进;

  ……

  党的十八大以来,湛江交通建设按下“加速键”。2012年至2022年,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2.6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2561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80公里。目前,湛江正全力加快建设以大通道、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为主骨架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一幅海陆空齐头并进的交通建设壮丽画卷不断铺展。

  湛江地处“双区”、三大平台、海南自贸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的交汇处。被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奠定了湛江在全国交通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新机场、高铁、高速、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大通道、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加速形成,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提供强大的交通支撑。

  向海图强

  港口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4月6日,满载货物的40万吨国际货轮缓缓停靠在码头,岸桥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进行吊装作业,一辆辆货车在码头来回穿梭,一幅繁忙的港口作业图徐徐铺展开……

  近年来,湛江完成30万吨级主航道改扩建和30万吨级散货码头升级改造,成为华南地区第一个40万吨级深水港口;建成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大唐雷州电厂等一批重大临港工业项目配套码头及霞山港区通用码头,有力支撑服务临港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4个,综合通过能力3.45亿吨,排全省第2位。202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54亿吨,比2012年增长5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4万标箱,比2012年增长270%。

  2020年9月26日,徐闻港开港运营。湛江与海南一海之隔,徐闻港地处琼州海峡黄金通道“咽喉”,被誉为“海峡通道工程”。徐闻港通航后,徐闻至海口的海上航行距离从24海里缩短至12海里,航行时间从2至3个小时缩短为1个多小时。航行时间的缩短,不仅极大提升了琼州海峡通航效率,也加快推进与海南相向而行,对接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2022年3月9日,湛江交投、湛江港集团、重庆总平台公司共同设立陆海新通道运营湛江有限公司,湛江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以地级市身份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城市,积极探索融入和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路径。据了解,截至2022年,陆海新通道运营湛江有限公司已开通27条集装箱航线,开通“黔粤班列”“湛渝班列”“湾港共建号”等海铁联运专列/班列23条,形成覆盖国内沿海、东南亚、东北亚、南亚的集装箱班轮网络,以及中西南地区经湛江港集团对接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东北、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供应链服务体系。积极对接RCEP,开通“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湛江”快线,助推粤西地区至东南亚、南亚直航航线建设,进一步织密航线网络。

  向陆跃进

  交通路网四通八达

  打开全国交通地图,日益织密的交通网络,正成为这片红土地上充满活力的交通大动脉。湛江,也将随着这些交通大动脉的搏动,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缩短“时空距离”,拓展城市“骨架”。

  ——高速铁路直通“家门口”,湛江迈入“高铁时代”。2018年7月,深湛高铁江湛段建成通车,湛江高铁实现了“零的突破”;当前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广湛高铁加快推进,将于2025年建成通车,湛海高铁、合湛高铁可研报告工作扎实推进,力争2023年开工建设,“五龙入湛”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高速公路成环成网,带动全面“融湾强带”。随着湛江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即将建成,加上近年来通车的玉湛高速、东雷高速、汕湛高速吴川支线、湛江机场高速一期工程先行段等,湛江高速公路网络将打通交通“脉络”,有力促进城市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5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比2012年实现翻一番。

  ——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有力服务乡村振兴。近年来,湛江先后建成雷湖快线、海东快线、西城快线、徐闻进港公路、调顺跨海大桥、湛江大道、遂溪大道等一批干线公路,完成普通国省道新改建和路面改造约18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约12500公里,农村公路等级率由2012年的65%提升到100%,铺装率也从53%提升到100%;廉江市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吴川市、遂溪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普通公路网提档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条条高速铁路,刷新着湛江内畅外联的通行速度;一条条高速公路,畅通了内部交通“微循环”;一条条振兴大道,为湛江的宜居宜业、城乡协调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一条条农村公路,为湛江的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路网成环成网,货物往来顺畅,出行便捷舒适……一个与世界立体交通相连的湛江,充满了无限的发展潜力。

  向空腾飞

  高质量发展空港经济

  2022年3月24日,湛江吴川机场正式通航。湛江吴川机场辐射粤西地区和桂东地区,已建成一条长3200米的跑道和一条等长平行滑行道、30个停机位、一座建筑面积6.18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和相关运行保障设施。航线多达46条,国内通航城市43个,驻场运营航空公司达17家。

  随着新机场的投入使用,相关配套交通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湛江机场高速一期工程先行段建成,湛江机场高速一、二期工程加快推进,湛江机场公交专线开通运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空港经济区也在逐步发展。未来,由湛江吴川机场带来的空港经济效应,将催生新的空港经济,为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交通发展,规划先行。近期以来,湛江先后出台《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交通发展的“规划图”。

  《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湛江“十四五”时期,计划完成交通投资1600多亿元,至2025年,湛江枢纽功能明显增强,交通网络全面完善,客货运输服务品质显著提升,以枢纽为龙头、快速交通网为骨架、普通交通网为基础、特色网络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提供有力支撑。

  《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根据规划,到规划期末(即2035年),湛江全国枢纽地位全面夯实,“123小时出行交通圈”基本形成,综合交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湛江不再“远”,未来走更远。展望2050年,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绿色、更加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全面建成,全国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牢固,国际中转功能全面凸显,将成为世界综合运输网络重要支点。


黄康生 曹龙彬 吴其彪 黄葵林 陈庆诗 陈旺贵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