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生态环境信息公开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坡头分局拟对湛江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准决定的公示

时间:2024-07-11 18:14:59 来源:湛江市生态环境局
【打印】 【字体: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批准《湛江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按照《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的相关规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以公示10个工作日(2024年7月11日至2024年7月25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联系地址:湛江市坡头区海湾大桥桥头北侧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C区一楼(区政府行政中心东侧约200米),邮编:524057,联系电话:0759-3950892、0759-3959109。

项目名称

湛江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变更)

建设单位

湛江市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湛江市海东新区(坡头区)湛江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侧

环评机构

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湛江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选址湛江市坡头区湛江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侧。建设单位湛江市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11月取得《关于湛江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湛环坡建〔2022〕14号)。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动,原批复项目中的潜艇搁置平台、观光平台、引桥已于2024年3月完工,本次变更项目减少部分陆域工程,新增游客服务中心、水上演示平台、户外看台、游客服务中心连接栈桥、户外看台连接栈桥、趸船码头、灯光架、海底电缆等用海项目建设内容,用海面积增加4.5266公顷,调整后总用海面积为5.1949公顷,并增加海域疏浚工程9.65万立方米。项目调整后总投资为239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5.61万元。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陆生生态。严格设计,合理布置,避让敏感目标,减少占地。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工艺,分区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进行水土流失修复。

2.水生生态。海域施工中船舶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船舶收集的生活污水及陆域施工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项目钻渣经收集后,通过正反循环清孔置换至泥浆池中沉淀,再从泥浆池中通过泥浆泵泵送至运浆车,运送至指定的弃土场处置,不排海;泥浆池沉淀后的少量上清液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海域。对整个施工进行合理规划,尽量避开 3-5 月时间段,如果不能避开,则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布置遮污帘等方式,减少悬浮泥沙带来的影响,减轻施工可能带来的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按要求落实海洋生态补偿措施,通过增殖放流等方式恢复海洋生态。

3.地表水环境。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冲洗机械车辆或洒水抑尘。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4.声环境。施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有效措施对声源进行处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确保施工噪声排放符合相关规定。运营期加强项目运营管理,做好噪声源设备减震、隔声措施,确保项目噪声达标排放。

5.大气环境。施工过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并通过采取遮盖、围挡、洒水、施工路面硬化、加强车辆冲洗、密闭运输等防尘抑尘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固体废物。施工开挖的土方就地平整回填。海域施工产生的泥渣,运至当地有关部门指定地堆放。疏浚物吹填至纳泥区。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7.环境风险。项目严格按照防台风设计进行施工、布置。合理安排施工船舶通航及施工,做好防船舶碰撞及事故溢油的应急预案。

公众参与情况

我局发布该项目环评文件受理公示期间,未接到公众反馈意见。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