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本项目的施工期为2个月,计划于2023年11月开始,主要是各类设备的安装,不涉及大规模土建,有关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二)营运期 1、大气环境 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各污水处理单位产生的恶臭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格栅、调节池、污泥池等单元,现场踏勘显示,污水站所在的水产市场厂界恶臭气体不明显,对周边影响较小,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中新改扩建限值。 2、地表水环境 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冰虾交易市场废水、对虾加工废水以及市场内部、临街商铺、商务综合楼等的商业生活废水。全部污水收集后经污水处理设施(A2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后,再通过市政管网排入霞山水质净化厂处理,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及霞山水质净化厂入水标准的较严值。 报告表分析认为,项目在2017年竣工验收以前已经整体纳入新湖大道排污管网进入霞山水质净化厂,本次技术改造主要针对处理工艺,不涉及处理规模的变更,项目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引至霞山水质净化厂集中处理,不会对霞山水质净化厂造成较大的冲击,依托霞山水质净化厂集中处理具备可行性,因此地表水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3、声环境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生产设备等机器运营产生的噪声。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降噪措施:(1)在设备选型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2)高噪声设备安置位置尽量远离项目敏感点并采用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减小厂界噪声;(3)加强维护,在生产管理控制中保持设备良好运转状态,不增加不正常运行噪声。 报告表分析认为,厂内各噪声源经降噪、防噪处理后,传播至各厂界处噪声预测点时,噪声值都有较大程度的衰减,声源到达厂界昼间噪声预测结果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的表1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因此对周边声环境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工业固废(剩余污泥、格栅渣)和少量危险废物。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经干化处理后,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公司进行处理;格栅渣经压滤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危险废物主要是各类机械及传动设备的定期保养及维护产生的废机油和含油抹布及手套,经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报告表分析认为,固体废物按要求妥善处理后,不会对周围环境大气、地表水、土壤以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产生影响。 5、生态环境 本项目在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不涉及土建内容,基本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6、环境风险 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或其它的一些突发性事故会导致环境风险物质泄漏到环境中,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甚至恶性循环化以及其它的环境毒性效应。该项目主要风险类型有:(1)危险化学试剂泄漏及危险废物泄露(2)由化学试剂引发的火灾及爆炸。本项目使用到的化学药剂有次氯酸钠、固体PAC、固体PAM等,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表B.1,次氯酸钠为风险物质,项目Q值小于1,风险潜势为I。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化学品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为了降低化学品泄漏的事故风险和事故后果,从而降低社会风险,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①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而造成事故。严格执行工艺指标,严禁超压运行。 ②必须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对各危险化学品桶装罐等容器加强管理,经常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③加药间内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中“5.3储存场所的电气安装”相关规定和安全要求。 ④加药间安装通风设备,并在营运期间采取设备的防护措施。加药间通排风系统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且通风管道等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中“5.4储存场所通风或温度调节”相关规定和安全要求。 ⑤按规范设置探测系统、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次氯酸钠泄漏后可采用碱液或水淋处理措施。 (2)进出水质污染事故及设备故障事故防范措施 进出水质污染事故及设备故障事故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①建立可靠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监控系统,利用调节池为收集事故废水的应急池。总进出口设监测井,并安装在线监测装置。总排口与切换阀连锁,一旦出现超标排放,立即启动切换阀,将超标废水泵入沉淀池,并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检修。同时,设置备用风机和水泵,一旦发生事故,及时更换。 ②加强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保持设备的完好率和处理的高效率,关键设备应留足备件,电源应采取双回路供电。备用设备或替换下来的设备及时检修,并定期检查使其在需要时及时使用。 ③设备的检修时间要精心安排,最好在水量较小、水质较好的季节或时间进行。 ④加强职工操作技能的培训,建立和严格执行各部门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责任制度,杜绝操作事故隐患。 (3)污水管网的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①管道破裂造成污水外流一般是由于其他工程开挖或管线寄出隐患等造成的,这类事故发生后,管线内污水外溢,其外溢量与管线的输送污水量、抢修进度等有关,一旦发生此类事故要及时抢修,尽可能减少污水外溢量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另外,废水收集管网应采用防渗防漏防腐设施,减少污水外溢时对环境的影响。 ②泵房事故,停止运行造成污水外溢的情况,在设计时就应该加以防范,污水泵站应有备用电源(采用双回流电路供应),避免因停电造成的泵站停运事故,另外,泵站内应有备用机组,应对检修和水泵机械故障。 ③尾水排放管破损,造成排放口堵塞或扩散效果减弱的一般预防方法是:专用排水管道外部设保护性套管,同时在排水管网设测压点、检修阀门及阀门井,管道沿线设置一定数量警示牌;加强有关部门对污水管网的管理,一旦发生管网破损,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抢修维护,以防止污水事故性外溢造成较大的环境影响。 报告表分析认为,经过妥善的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