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项目租用已建厂房进行生产经营,不涉及土木施工建设,主要是设备安装,施工期约1个月,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本次报告评不对施工期具体分析。 (二)营运期 1、大气环境 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存储罐卸料粉尘、投料、搅拌、包装工序产生的粉尘,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本项目拟设置1套布袋除尘器,设计风量为13000m3/h,为保证收集效率,拟在每个投料口与搅拌机出料口设置伞状集气罩,且厂房为密闭的建筑物,在厂房靠近各存储罐的统一排气口的墙壁最高处设置一个收集管道,粉尘废气经抽风机抽风排进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后排到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颗粒物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报告表分析认为,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2、地表水环境 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无工艺废水,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霞山水质净化厂进水水质标准较严值后,通过厂区现有的排水设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霞山水质净化厂深度处理。 报告表分析认为,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引至霞山水质净化厂集中处理,不会对霞山水质净化厂造成较大的冲击,依托霞山水质净化厂集中处理具备可行性,因此地表水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3、声环境 项目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属于室内声源。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降噪措施:(1)生产车间必须设置隔声效果好的隔声门,减小车间噪声从门道传出而影响外界声环境,进一步隔声降噪;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适当的设备防震、减震措施,并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必须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设备,不得选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设备;(2)加强管理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生产噪声,同时确保环保措施发挥最有效的功能;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3)尽可能地安排在昼间进行生产,若夜间必须生产应控制夜间生产时间,特别夜间应停止高噪声设备,减少机械的噪声影响,同时减少夜间交通运输活动。 报告表分析认为,项目所有生产设备均布置在厂房内部,通过选用低噪声型号设备,对强噪声设备加装消声、减振装置等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保障其正常运行,减少噪声影响,其噪声可得到有效控制,加上建筑物阻隔和空间衰减等因素,由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噪声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因此对周边声环境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机油、废油桶和含油废抹布,危险废物统一收集暂存后交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贮存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危险废物暂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进行设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包装材料、废滤芯、布袋收集粉尘和车间地面粉尘,其中,废包装材料主要为原料拆封包装产生废弃的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2.5t/a,收集后交由资源回收单位处理;废滤芯为项目布袋除尘器的滤芯,约12个月更换一次,项目废滤芯产生量约0.04t/a,收集后交由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工业固废处置单位处理;布袋收集粉尘和车间地面粉尘收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报告表分析认为,固体废物按要求妥善处理后,不会对周围环境大气、地表水、土壤以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产生影响。 5、地下水、土壤环境 本项目位于已建厂房,厂区地面全部硬化,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无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途径,不会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6、环境风险 项目主要环境风险物质为废机油、废油桶、含油废抹布。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环境风险物资火灾、泄漏事故下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及废气处理设施故障等。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设置专门的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储存场所必须采取硬底化处理以及遮雨、防渗、防漏措施。收集的危险废物必须委托有资质单位专门收运和处置;(2)加强废气处理设备的检修维护;当废气处理系统故障时,应立刻停止生产,并加强车间的通风换气。 报告表分析认为,项目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后,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