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湛江市环境质量年报简报(2018年)

时间:2019-01-26 09:28:00 来源:湛江市生态环境局
【打印】 【字体:

湛江市环境质量年报简报(2018年)

湛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2019年1月


一、城市空气

2018年湛江市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有188天,良的天数148天,轻度污染天数27天,中度污染天数2天,优良率92.1%。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浓度值分别为9μg/m3、14μg/m3,PM10年浓度值为39μg/m3,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全年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为0.9 mg/m3,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限值;PM2.5年浓度值为27μg/m3,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全年第90百分位数为150ug/m3,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降尘年均浓度2.53吨/平方千米·月,低于广东省8吨/平方千米·月的标准限值。

与上年相比,城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有所改善,级别水平不变。通过空气污染指数分析显示,全年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臭氧,其次为PM2.5。

2018年湛江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全年测值的第95百分位数、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全年测值的第90百分位数、PM10、PM2.5浓度与上年对比情况见图1。
















图1  2018年湛江市空气环境监测项目年平均浓度对比图

(一氧化碳单位为mg/m3、其他项目单位为μg/m3)


二、城市降水

2018年湛江市全市3个降水测点共采集降水样品198个,pH值年均值5.68,酸雨频率13.1%。

与上年相比,全市pH均值下降了0.44个pH值单位,酸雨频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


三、饮用水源

湛江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2018年湛江市区5个地下饮用水源地和1个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与上年相比,湛江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保持稳定达标。

2018年湛江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见表1。


表1  2018年湛江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表

序号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类型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1

赤坎水厂

地表水

Ⅱ类

2

龙划水厂

地下水

Ⅲ类

良好

3

东山水厂

地下水

Ⅲ类

良好

4

临东水厂

地下水

Ⅲ类

良好

5

平乐水厂

地下水

Ⅲ类

良好

6

屋山水厂

地下水

Ⅲ类

良好


四、江河

2018年监测8条主要江河共13个常规监测断面,其中5个为交界断面(山角、石角为九洲江桂粤交界断面,江口门为鉴江茂湛交界断面,塘口为袂花江茂湛交界断面,石碧为小东江茂湛交界断面)。13个常规监测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4个,占总断面数30.8%;Ⅲ类水质断面7个,占总断面数53.8%;Ⅳ类水质断面1个,占总断面数7.7%;劣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总断面数7.7%。

各断面的水质状况为:九洲江石角断面、雷州青年运河赤坎水厂(塘口取水口)、南渡河南渡河桥及大水桥河文部村断面水质状况均为优;鉴江江口门(茂湛交界)、黄坡断面,袂花江塘口(茂湛交界)、大山江断面,九洲江山角(桂粤交界)、营仔断面及遂溪河罗屋田桥断面水质状况均为良好;九洲江排里断面为轻度污染,超标项目为生化需氧量;小东江石碧断面(茂湛交界)水质重度污染,超标项目为溶解氧、氨氮、总磷。除九洲江排里断面、小东江石碧断面(茂湛交界)水质没有达到水质目标要求外,其余监测断面均达到相应的水质目标要求。

与上年相比,九洲江石角断面(桂粤交界)水质有所好转,小东江石碧断面(茂湛交界)、九洲江排里断面水质有所下降,其他断面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2018年湛江市河流水质对照情况见表2。


表2  2018年湛江市主要江河水质状况

流域

水系

江段

名称

断面名称

(水质目标)

断  面  水  质

2017年

2018年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粤西诸河(湛江段)

鉴江

鉴江

(湛江段)

江口门

(茂湛交界)

(Ⅱ类)

Ⅲ类

良好

Ⅲ类

良好

黄坡

(Ⅲ类)

Ⅲ类

良好

Ⅲ类

良好

袂花江

(湛江段)

塘口

(茂湛交界)

(Ⅱ类)

Ⅲ类

良好

Ⅲ类

良好

大山江

(Ⅲ类)

Ⅲ类

良好

Ⅲ类

良好

备注:山角、石角、江口门、石碧、塘口为跨省(市)交界断面,水质受上游来水影响。

(续上表)

流域

水系

江段

名称

断面名称

(水质目标)

断  面  水  质

2017年

2018年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粤西诸河(湛江段)

小东江

小东江

(湛江段)

石碧

(茂湛交界)

(Ⅲ类)

Ⅴ类

中度污染

劣Ⅴ类

重度污染

九洲江

九洲江

(湛江段)

山角

(桂粤交界)

(Ⅲ类)

Ⅲ类

良好

Ⅲ类

良好

石角

(桂粤交界)

(Ⅲ类)

Ⅲ类

良好

Ⅱ类

排里

(Ⅲ类)

Ⅲ类

良好

Ⅳ类

轻度污染

营仔

(Ⅲ类)

Ⅲ类

良好

Ⅲ类

良好

雷州青年运河

雷州青年运河

赤坎水厂

(塘口取水口)

(Ⅱ类)

Ⅱ类

Ⅱ类

南渡河

南渡河

南渡河桥

(Ⅱ类)

Ⅱ类

Ⅱ类

遂溪河

遂溪河

罗屋田桥

(Ⅲ类)

Ⅲ类

良好

Ⅲ类

良好

大水

桥河

大水

桥河

文部村

(Ⅱ类)

Ⅱ类

Ⅱ类

备注:山角、石角、江口门、石碧、塘口为跨省(市)交界断面,水质受上游来水影响。


五、湖库

2018年全市监测的2个湖库中,湖光岩湖水质类别均为Ⅱ类,水质优,达到Ⅱ类水质功能目标;鹤地水库水质类别均为Ⅲ类,水质良好,未达到Ⅱ类水质功能目标,未达标项目为总磷。

2018年湖光岩湖营养状态指数为35.6,属于中营养状态;鹤地水库营养状态指数为50.3,属于轻度富营养。

与上年相比,湖光岩湖的水质状况保持稳定,营养状态级别不变;鹤地水库水质状况及营养状态级别均有所下降。

2018年湛江市湖库水质对照情况见表3。

表3  2018年湛江市湖库水质对照表

监测

水体

名称

断面

名称

保护目标

执行标准(GB3838-

2002)

断面水质

水体水质

2017年

2018年

2017年

2018年

水质

类别

水质

状况

水质

类别

水质

状况

水质

状况

水质

状况

湖光岩湖

湖心

Ⅱ类

Ⅱ类

Ⅱ类

团部

Ⅱ类

Ⅱ类

Ⅱ类

鹤地水库

渠首

Ⅱ类

Ⅱ类

Ⅲ类

良好

良好

六、入海河口

2018年全市4个开展常规监测的入海河口断面中,安铺断面由于上游水闸未开闸,无法开展监测;鉴江黄坡断面、袂花江大山江断面及九洲江营仔断面水质类别均为Ⅲ类,水质状况良好。

与上年相比,鉴江黄坡断面,袂花江大山江断面,九洲江营仔断面水质状况均无明显变化。

2018年湛江市入海河口水质对照表见表4。

表4  2018年湛江市入海河口水质对照表

监测

水体

名称

断面

名称

保护目标

执行标准

(GB3838-2002)

断面水质

2017年

2018年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鉴江

黄坡

Ⅲ类

Ⅲ类

良好

Ⅲ类

良好

大山江

Ⅲ类

Ⅲ类

良好

Ⅲ类

良好

九洲江

安铺

Ⅲ类

Ⅲ类

良好

——

——

营仔

Ⅲ类

Ⅲ类

良好

Ⅲ类

良好



七、近岸海域

湛江市近岸海域功能区监测点位12个,近岸海域质量点位16个。按照《2018年全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要求,粤西地区近岸海域质量点位的监测,均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广西海洋站组织实施,枯、丰、平水期各开展1期监测。


(一)近岸海域功能区

2018年,湛江市开展12个近岸海域的功能区监测点位(二类功能区点位10个、三类功能区点位2个)监测,除南三河二类区、湛江港三类区、新寮二类区及通明港四类区等4个点位未达到相应的水质功能区目标外,其他8个点位均达到相应的水质功能区目标。

2018年,湛江市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优良率为66.7%,其中一类海水占41.7%,二类海水占25.0%,三类海水占8.3%,劣四类海水占25.0%。

与去年同期相比,博赊港二类区水质好转,南三河二类区、新寮二类区、通明港四类区等3个点位水质下降,其他8个点位水质保持稳定。

2018年湛江市近岸海域功能区海水类别比例见图2。


(二)近岸海域质量点位

2018年,湛江近岸海域质量点位水质以一类为主,水质优良率为75.0%。其中,一类海水占68.8%、二类海水占6.2%、三类海水占6.2%、劣四类海水占18.8%。

与去年相比,湛江市近岸海域质量点位中,GD0803、GD0804、GD0808及GD0816等4个点位水质状况好转,GD0801、GD0805及GD0815等3个点位水质下降,其他9个点位水质状况保持稳定。

2018年湛江市近岸海域质量点位海水类别比例见图3。


八、声环境质量

(一)功能区噪声

2018年全市15个功能区声环境监测达标率分别为:1类区昼间为66.7%,夜间为41.7%;2类区昼间为75.0%,夜间为75.0%;3类区昼间为100%,夜间为100%;4类区昼间为100%,夜间为50.0%。

2018年全市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监测达标率为86.7%,比去年同期持平;夜间监测达标率为75.0%,与去年同期上升了5个百分点。

2018年湛江市各类功能区监测达标情况见图4。

图4  2018年湛江市各类功能区监测达标情况图


(二)区域环境噪声

湛江市共有198个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2018年,市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5.4dB(A),符合《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中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划分中昼间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级别。市区夜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48.8dB(A),符合《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中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划分中昼间三级标准,声环境质量处于“一般”级别。

与上年相比,昼间等效声级上升了0.3dB(A),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变化不大。


(三)道路交通噪声

湛江市共有82个道路环境噪声监测点位。2018年,市区昼间道路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65.7dB(A),符合《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中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等级划分中昼间一级标准,声环境质量处于“好”级别。夜间道路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9.8dB(A),符合《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中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等级划分中夜间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级别。

与上年相比,昼间等效声级上升了0.1dB(A),昼间道路环境噪声质量状况变化不大。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