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落成启用仪式 深入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助力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
成果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落成启用,注入法治建设新动能
11月14日上午,湛江市委依法治市办在岭南师范学院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落成启用仪式。阵地的启用,标志着湛江市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市进程中又迈出关键一步。活动现场气氛庄重热烈,岭南师范学院校长阳爱民,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仲专委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商专委常务副秘书长黄海,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东玲等领导嘉宾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时刻。阵地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的大力帮助,其中湛江市司法局、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市赤坎区伟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鸿来律所事务所、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北京盈科(湛江)律师事务所以及岭南师范学院校友会法学分会均给予了实物或资金支持,仪式中阳爱民校长和罗东玲局长为支持单位授匾以表感谢。

当前,全国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湛江作为广东省副省域城市,地处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广西自贸区形成的三角区域中心,肩负着打造中国自贸区一流服务区的战略使命。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的启用,既是响应党中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服务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定位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功能体系:在传播维度上,推动法治理念从“广泛传播”向“深度浸润”转变,通过理论研讨、案例教学等形式增强思想渗透力;在参与维度上,实现学习模式从“分散学习”向“系统践行”升级,依托行政单位法律部门实习岗位等实践载体激发主动参与性;在成效维度上,促进法治建设从“单一普法”向“综合治理”拓展,助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法治建设合力。阵地将重点面向高校青年群体开展法治教育,积极参与“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等活动,培养既懂法律又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为湛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会后,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法学会婚家委副会长宋耀红教授为岭南师范学院300余名师生进行了题为《大湾区跨境调解新征程》的专题讲座,宋教授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地讲述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调解的意义、大湾区跨境调解的现状、如何投身大湾区调解事业等方面内容,描绘了涉外法律服务的实操路径与职业蓝图,获得听课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肯定。
成果二:涉外法治协调小组工作会议召开,共商法治服务发展大计
揭牌仪式后,罗东玲同志主持召开涉外法治协调小组工作会议,会议以“凝聚法治合力,服务开放发展”为主题,采用“政策解读+案例研讨+需求对接”的创新形式,构建起政企互动、部门协同的交流平台。此次会议打破传统行政会议模式,设置“企业提问—部门答疑—专家点评”环节。市委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人传达中央依法治国办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后,依法治市咨询专家作外贸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专题报告;接着湛江宝威建材有限公司、湛江市湛兴渔网有限公司、湛江渤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湛江千护宝生物有限公司、广东威希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围绕跨境贸易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迫切需求进行发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湛江海关、国家税务总局湛江市税务局等职能部门与企业开展“面对面”需求对接。参会人员通过研讨交流梳理出关税合规、知识产权保护等五大类18项具体需求,形成“需求清单—责任清单—成果清单”的工作台账,力争供需对接解决问题,展现出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成果三:深化科技赋能,构建鲲鹏矩阵涉外服务智能体
通过前期调研准备,市委依法治市办结合企业需求和工作实际,在涉外法治协调小组工作会议中提出“鲲鹏矩阵涉外法律服务智能体”构想,在湛江市司法局“鲲鹏矩阵”智能体“市、县、镇”三级部署的工作基础上,构建涉外法律服务云服务。经过与会人员充分研讨后,确立了“全市一盘棋”的涉外法治工作思路,明确由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定期召开涉外法治协调小组会议推动工作。
各参会单位一致同意整合法务资源,共同打造“湛江市涉外法律服务鲲鹏矩阵智能体”,建设涵盖政策解读、风险预警、案件咨询等服务“一网通办”的云平台。职能部门根据会议部署细化任务分工:市司法局负责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先行探索智能体部署;市商务局重点推进RCEP规则落地,为企业公平贸易提供政府服务;湛江海关进一步优化海关业务企业宣传,提升“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针对性和覆盖面;税务部门深化税收政策解读,推动涉外企业提前演练,充分准备;仲裁机构着力拓展“一带一路”争议解决服务,建立涉外法律查明中心。各单位均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职责清单,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为持续提升涉外法治服务效能奠定了组织基础。
成果四:涉外法律服务论坛聚焦发展,提出“湛江中央法务区”建言献策助力法治建设
会议同期举办的涉外法律服务论坛以“法治赋能开放型经济”为主题,搭建起高端对话平台,来自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仲专委、中国贸促会联合国贸法会观察员、港澳律师、湛江国际仲裁院、盈科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代表踊跃互动,就RCEP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跨境贸易、企业税务合规等热点问题交换见解,为湛江涉外法治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仲专委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商专委常务副秘书长黄海同志在发言中创新性提出建设“湛江中央法务区”的构想。他建议依托湛江地理优势,打造集国际商事仲裁、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法律服务于一体的法治聚集区,重点布局三大功能板块:一是设立“中国-东盟商事争端解决中心(湛江)分中心”,引入贸仲委、海仲委等高端仲裁资源;二是建设“涉外法律服务产业园”,吸引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入驻;三是打造“法治人才培养基地”,与岭南师范学院共建国际商法专业方向,培养复合型法治人才。该建议得到与会代表普遍认同,认为中央法务区建设能有效整合分散资源,形成“一个窗口受理、集成服务输出”的法治服务生态,为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制度创新支撑。

本次会议成果丰硕,启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引导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筑牢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理想信念,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调解专业讲座吸引莘莘学子开拓思维,举行涉外法治协调小组工作会议推动企业需求与各单位职能服务深度对接,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模式,为破解中小企业“维权难、成本高”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彰显了湛江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行动自觉,以实际行动助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湛江大地开花结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