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峻华调研赤坎区“e法通”人民调解法治建设项目
11月6日,湛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峻华赴赤坎区沙湾街道滨海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题调研2025年度赤坎区“e法通”人民调解法治建设项目落实情况。赤坎区区长李平军、市司法局局长罗东玲等领导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过程中,陈峻华通过察看宣传栏、观摩“鲲鹏矩阵”人民调解板块实操、现场与社区干部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e法通”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并对赤坎区法治项目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赤坎区以“e法通”人民调解为核心,着力构建基层“大调解”工作格局,通过统筹整合辖区内76个调解组织、对633名人民调解员开展全覆盖培训、创新推行社区“街道法苑”调解机制、在司法所部署“鲲鹏矩阵”算力盒子提供AI智能体服务等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高效、满意的人民调解服务。今年前10个月,赤坎区已成功化解纠纷1588起,涉及金额超377万元;案件量同比提升78.6%,调解成功率达99.9%。辖区内开展的青少年法治演讲比赛、辩论赛获《法治日报》报道,调解员梁婷婷同志荣获全省“十佳调解员”称号,滨海社区成功申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此外,湛江市司法局“鲲鹏矩阵”司法行政智能体通过将大模型能力轻量化延伸至基层司法所,有效支撑人民调解争议焦点归纳、调解方案生成等现场业务办理。沙湾司法所作为试点成效显著,已将辖区内复杂纠纷调解周期压缩至8.2小时,切实以法治力量筑牢基层和谐稳定根基。
陈峻华指出,赤坎区要进一步聚焦基层治理关键环节,提升服务效能。一是畅通沟通渠道,整合司法、行业、专家等多方力量,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持续深化“大调解”工作格局;二是完善案件分类处理机制,按简易、高频、重大纠纷分级调配调解资源,严防矛盾升级;三是深化“鲲鹏矩阵”应用,弥补社区等基层人民调解员专业能力不足的短板,破解案多人少、业务繁杂的痛点难题,打通矛盾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市委依法治市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工作模式,以法治建设项目为重要抓手,推动各县(市、区)“关键少数”扛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市10个县(市、区)紧扣区域特色与群众需求精准发力,推动法治建设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让法治成果真正可感可及。此次专题调研赤坎区“e法通”人民调解法治建设项目,正是对这一工作思路的实地检验与深化推进。接下来,市委依法治市办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优化全面依法治市协调工作机制,全力将年度法治建设项目打造成为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靓丽品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湛江、法治湛江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