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融资|湛江市超额完成省下达第一季度走访任务
自3月7日湛江市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以来,市、区县两级工作专班及各成员单位和银行机构高度重视,全力落实会议精神。截至第一季度末,我市走访企业322078家,走访率达77.11%,超额完成省要求第一季度完成30%走访率任务,走访量和走访率均位居全省第二。其中纳入推荐清单企业28188户,推荐清单内获得授信企业15882户,累计授信额222.49亿元,累计贷款金额170.75亿元,累放贷款年化利率3.74%。
各地、各部门、各银行机构严格按照推进会部署的“三到位”要求,一是做到指导到位。市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加密调度频次,坚持“一周一通报,半月一现场督导,一月一梳理分析”工作机制,专班召集人定期组织碰头会,推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二是做到走访到位。各区县提质增效,总召集人牵头部署,压实镇街责任,工作专班实施动态跟踪督导,及时完善走访对象数据库,精准推动“千企万户大走访”。三是做到融资到位。各金融机构全力配合,积极开展走访摸排和融资对接,借鉴辖内“金融三员”的良好做法,建立走访对接机制,协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创新走访模式是实现全面覆盖、精准服务的重要保障。一是网格化走访。将全市经营主体按区域划分,责任到人。组织各镇街、社区基层干部联合银行工作人员、行业协会等多部门联合走访小组,深入商业街区、产业园区、企业、商户等,确保每个网格内的经营主体都能被精准覆盖。二是线上线下结合。利用线上平台,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部分企业进行预走访。提前了解基本情况,协助收集商户信息,为实地走访做好准备,确保走访无死角。三是分类分批走访。遵循分阶段、分步骤原则,优先走访有社保、纳税数据的企业以及主动在平台系统登记有融资需求、银行掌握的有续贷需求的企业,确保资源优先向重点需求企业倾斜。后续逐步扩大走访范围,涵盖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其他经营主体,做到应访尽访。 用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精准对接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是核心任务与关键目标。一是收集详细信息。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收集企业经营状况、资产规模、市场前景、融资需求、存在问题等信息,并建立详细的走访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各银行机构充分依托走访所获取的一手详实资料,深入剖析小微企业的独特需求与经营特性,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按使用金额与期限计息,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小微企业在面对市场机遇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灵活调配资金。三是优化服务流程。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按照“简单问题现场解决、复杂问题限时解决”的原则,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各专班设立专门的服务热线,及时收集企业反馈问题,及时解答企业咨询,并协助跟进解决,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3月20日,我市举办第137届广交会动员及政策宣讲暨‘助力广交·智享金融’政银企交流活动,湛江市进出口商会、工商银行湛江分行、交通银行湛江分行、广发银行湛江分行、中信银行湛江分行、广东南粤银行以及70余家外贸企业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外贸发展新路径,为湛江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我市将结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大外贸企业金融支持力度,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题;银行机构将聚焦进出口企业实际金融需求,推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特色及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和跨境金融服务方案;企业积极利用好广交会平台力拓国际市场,推动湛江外贸高质量发展。 银行作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核心供给方,其服务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的最终成效。一是召开专题分析会议。从银行走访量与银行规模不匹配、银行走访企业纳入申报清单比例低、银行累计授信金额与自身规模不匹配、银行拒绝授信原因较简单等多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银行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督促银行机构深入开展问题分析与研究,有针对性地优化工作流程,进而显著提升走访效率和授信成功率。二是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明确要求各银行机构严格制定授信计划,大力优化办贷流程,删减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确保贷款审批高效进行。严格落实“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原则,全力保障企业资金链稳定,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持。三是完善组织保障。进一步健全银行内部尽职免责制度,激发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应免尽免”。严厉禁止银行与非法中介合作,有效缩短信贷链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信贷资金精准、高效直达小微企业,切实提升融资服务机制的运行成效。 下一步,湛江市专班将巩固走访成效,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以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力,助力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