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四届湛江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50382号提案答复的函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推动湛江空港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50382号)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统筹推进,强化规划引领。2024年9月印发实施《湛江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围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低空应用场景拓展行动、建立健全低空产业体系、推动低空经济支撑体系、完善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十八条政策措施共49项重点任务。成立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下设综合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产业招商、场景拓展六个专项小组,统筹谋划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特色低空应用场景,指导各县(市、区)低空经济工作开展。同时建立健全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各项工作。
(二)强化前瞻布局,完善基础设施。2024年10月印发《湛江市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布局规划(2024-2035年)》,加快构建“1+4+40”通用机场体系,其中雷州通用机场正在征地征拆及开展环评公示,徐闻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目前市应急管理部门已在全市范围内确定134个直升机应急起降点,湛江铁塔公司完成无人机基础配套设施82个,湛江电信公司利用自有15栋机楼资源启动无人机起降点建设,湛江数科在市区(赤坎、霞山、经开区、麻章)布局8个起降点。目前,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3万个,实现城区、乡镇、行政村5G全覆盖。
(三)强化产学研,提升创新能力。岭南师范学院组建广东省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湛江市无人集群智能研究院,湛江机电学校开设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我市无人机应用产业协会承办省科技厅2024年“守护者”杯省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搭建人才培训交流平台。强化低空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安排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设置 2025 年度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低空经济技术创新专题,开展低空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拓展智慧物流、载人通航、城市管理、工业巡检、农林作业、应急救援等典型场景创新应用,构建协同高效的低空经济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塑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四)强化应用场景,激发消费潜能。开发低空应用场景,扩大低空物流、公共服务、物流配送、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消防、环保检查等领域应用。中国铁塔湛江分公司使用输配电线路无人机巡线技术进行电力巡检;顺丰无人机开设了湛江市徐闻县至海口市秀英区跨海快件运输业务;2025年春节期间赤坎金沙湾举办无人机表演共20场(次),带动赤坎区接待游客约90.56万人次,同比增长46.06%。目前,全市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拥有农用无人机915台,2025年上半年种植领域农用无人机服务作业面积约261.37万亩次。中信海直、南航通航等企业开展海上石油运输、应急救援,今年以来累计飞行8313小时、8098架次。完成湛江首条石化样品低空运输航线试飞,从霞山区临港工业园SGS湛江石化实验室飞往东海岛内锚地,开辟石化产业样品运输高效新路径。
(五)强化飞行监管,确保低空安全。市公安系统成立市县两级无人机管控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高性能侦测反制设备布建,加大对无人机“黑飞”打击和管控。市公安部门联合市场监督、工信等部门强化源头管控,动态掌握全市无人机及飞手有关信息,加强无人机限高限远等监管,通过采用反制驱离、返航、降落等多项措施加大对无人机“黑飞”行为打击力度。2024年我市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保中反制驱离、返航降落无人机20架,宣法教育飞手10人,依法办理无人机黑飞行政案件2宗,行政处罚9人。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目前我市低空经济处于起步阶段,虽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9家,但飞行器系统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仅有3家,均为中小企业且产业规模不大,主要从事无人机销售、无人机执照培训、无人机飞行服务。没有无人机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的生产制造企业,制约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二)场景应用规模较小。当前我市低空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政务和服务领域,如环保检查、电力巡检、农林植保等,而在低空智慧物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观光等商用领域应用不多、需求不够充足,目前仅有顺丰物流企业开通一条航线用于快递运输,航线使用费用较高,市场用户需求订单较少。
(三)科技创新平台不足。全市无人机技术研发的科技创新平台仅为岭南师范学院的广东省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海洋大学、湛江湾实验室以及中国热科院驻湛机构均没有无人机技术研发平台。同时,岭南师范学院无人机技术研发主要偏向理论研究,在应用场景研究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
湛江作为粤西地区中心城市和北部湾城市群重要节点,拥有湛江吴川国际机场(粤西唯一4E级干线机场)、空港经济区(湛茂一体化核心载体)及丰富的临港临空资源,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天然优势。低空经济产业园作为承载低空制造、应用服务、配套保障等功能的核心平台,是湛江空港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制造业当家”“临空经济崛起”的关键抓手,以“产业园为载体、产业链为纽带、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快构建“制造—应用—服务—配套”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体系。
(一)推动低空产业聚焦发展。围绕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打造低空经济创新生态,对机场设施、空管设施等重大项目以及低空产业重点项目审批开通“绿色通道”,鼓励采用带设计方案出让、租赁、弹性年限出让等方式供应民航和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用地,满足不同产业和项目的用地需求。聚焦精准定位、感知避障、自主飞行、智能集群作业、无人机智能管控、天空地水一体化泛低空智联网等领域,支持企业与驻湛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行动,开展低空经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指导企业与广东海洋大学、湛江湾实验室等科研院校共同承担无人机技术领域的重大科研任务,共建一批无人机应用场景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以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二)强化低空经济要素保障力度。支持配合对符合条件的机场设施等单独选址项目申请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或省政府重大项目用地清单,争取使用国家用地计划指标予以保障。对符合条件的低空经济产业项目,按有关规定申请使用省用地指标。探索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模式,成立市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联盟。打造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启用市人才驿站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区,为低空经济专业人才提供“一站式”人才高效服务;持续落实就业创业和人才政策,对引进符合条件的低空经济专业人才发放就业补贴和人才资助。
(三)推动产业链协同和场景创新。发挥我市属国有企业在推动低空经济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专业化、市场化、公司化运作,谋划组建湛江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公司,围绕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等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打造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场景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低空经济公司。加快培育低空经济特色应用场景,着力在低空应用场景等方面先行先试,聚焦低空经济发展潜能,分步骤有序打造低空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低空+物流配送、医疗服务、交通运输、大文旅、智慧农业、海洋经济、“百千万工程”、应急救援、公共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同时因地制宜推动各县(市、区)分步骤有序打造低空应用场景,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应用发展新高地。
(四)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低空产业发展,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组建低空经济专项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低空经济重点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优化金融服务,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畅通飞机租赁、航材销售、融资保险等渠道,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一站式”金融支持。探索构建科技保险服务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资金支持,多渠道助力企业和项目创新发展。扩大低空经济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探索政府部门通过购买服务,加强低空经济设施运营管理。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