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四届湛江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50130号提案答复的函
张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用好用足政策性金融工具服务湛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50130 号)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立“政银企”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工作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实施,推进重要项目建设,我市已于2025年6月建立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工作组,并印发了《湛江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工作组组建方案》。工作组由市委军民融合办、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局、教育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务和数据局、海洋渔业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湛江工作组、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湛江工作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湛江市分行等22个单位组成,负责协调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
具项目落地实施,包括组织开展项目谋划储备,筛选申报全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加强用地、环评等要素保障,加快基金签约投放,开展项目督导和资金监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投产,充分发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扩大有效益投资的关键作用,更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投资增量确保经济稳健运行。
二、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科学储备项目
我市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开展项目谋划、储备、申报等工作,对入库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项目进展,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机制。目前,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在库项目共计1922个,涉及项目总投资12843.94亿元,其中专项债券储备项目1118个,涉及项目总投资7705.81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储备项目137个,涉及项目总投资1934.07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15个,涉及项目总投资1747.32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储备项目258个,涉及项目总投资1754.54亿元。
三、常态化进行政策培训工作
针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等各种政策性资金,如何对标领域要求更好的谋划项目,提高申报通过率,我市相关部门不定期对县(市、区)及项目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于2025年3月联合印发了《湛江市地方政府专项债申报工作指引》,明确了项目储备申报条件、发行程序。市财政局于2025年4月组织开展专项债券谋划申报培训会议,强调了2025年专项债券政策风向变化情况、申报要点及发行使用注意事项。市发展改革局于2025年5月召开了政策性金融工具动员会,邀第三方咨询公司及政策性银行代表详细讲解了2025年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领域、申报要求及项目储备建议。此外,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债务融资工具政策宣传也将持续推进,摸排我市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形成发债企业项目库,并筹备开展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政策宣讲会。
四、全面提升资金全流程风险防控能力
我市针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印发了《湛江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湛江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范管理与加快支出使用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专项债券项目储备、申报、下达、实施及监管责任,设立债券专户管理核算,实行穿透式监测,对于使用进度缓慢导致资金闲置的项目将启动调整机制。湛江金融监管分局针对农发行湛江市分行政策性贷款资金使用的监管,采取监管意见书、高管任职谈话、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督促农发行湛江市分行合规经营,加强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避免资金闲置或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金融风险。
五、政银企通力合作助力我市重点项目建设
近年来,我市推动农发行湛江市分行聚焦主责主业,投放涉农产业贷款积极支持生猪养殖、徐闻菠萝种植、吴川罗非鱼加工、遂溪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投放农发基础设施基金投放1亿元支持雷州市综合冷链物流园项目,投放20亿元支持廉江核电项目建设。积极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大力支持央国企发展和湛江重大项目建设,推动银行机构2024年10月以来给予政府国企平台授信184.75亿元,累计投放贷款69.67亿元。截至2025年5月30日,大型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累计为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广东)、中科(广东)炼化项目、宝钢湛江钢铁、廉江核电等重大项目授信1092.5亿元,贷款余额341.89亿元。
六、大力引导商业银行稳住我市外贸大盘
2025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严峻复杂。我市积极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助力湛江稳住外贸大盘。市政府办公室、市商务局、人民银行湛江分行举办广交会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帮助73家参展外贸企业了解各方面政策红利和做好汇率避险,累计为参展企业提供授信2.37亿元,参展企业在广交会获得意向订单1.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1.3%。梳理汇编15家银行120项外贸金融产品服务在湛江银行同业公会公众号发布,向外贸企业点对点推送。将外贸企业纳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优先开展外贸企业走访摸排,截至7月2日,已走访省专班下发外贸企业清单474家,其中,223家外贸企业获得授信,累计授信金额41.97亿元,续贷金额7.11亿元。
七、积极探索解决融资痛点难题
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指导建设银行湛江市分行加强与上级行、企业客户沟通,积极探索冷链产业融资新路径,解决传统模式下冷链产业的融资痛点难题,成功推动建设银行全国首个全线上办理的善营贷(生态链)服务方案(全联集采项目)成功上线落地建设银行湛江分行,创新性普惠金融信贷产品“粤仓云贷”在湛江发布。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加快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机制,转变思维,政府部门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规划师”和“风险协调员”,金融机构从“资金提供方”转变为“金融顾问”“产业伙伴”和“风险共担者”,企业从“资金需求方”转变为“城市发展建设者”“创新主体”和“信息反馈源”。
(一)提高国有企业融资能力。着眼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投融资体系,探索通过市及各县(市、区)统筹、以丰补歉形式,以市场化方式重组、整合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专业化和规模效应突出的功能性国企,提升经营性资产比重,配套优化相应考核机制,提高项目直接融资和银行贷款能力,推动县属城投公司向产业投资公司转型发展。加强与证券交易所合作,助力功能性国企发行债券融资。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优化政府投资基金投向和布局统筹,适当让利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跟投。
(二)创新城乡建设投融资方式方法。支持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金融产品,因地制宜支持城乡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在城市开展气、水、电、通信等地下管网综合特许经营试点,建立完善地下空间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及不动产登记制度,依法保护试点范围内特许经营者取得合法收益的排他性权利,完善公用事业价格制定、调整和补偿机制,实现上下游价格调整联动,保障项目合理收益,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立完善农产品订单、应收账款、存货、农业设施装备、畜禽水产活体、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林权、林业经营收益权、深远海养殖装备、海域使用权等形式的抵质押、流转、评估服务机制,为县域优质项目担保增信。
(三)建立重大项目融资调度机制。从政府投资额较大的项目中,梳理遴选一批存在资金缺口或有低成本资金置换条件的典型项目,由投资主管部门会同项目单位和银行逐一策划融资方案,“一项目一策”制定工作台账,协同运用财政金融工具,降低项目建成运营成本,提升整体收益水平。
(四)提高政府谋划储备项目的融资可行性。强化县一级统筹,注重资源肥瘦搭配,引导支持银行金融机构提早介入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对标重大战略、规划和投向领域要求,找准政府和银行在项目谋划、资源禀赋和政策要求等方面的契合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科学论证资源统筹搭配的可行性,从源头上提高贷款融资成功率。与政策性银行加强合作,将在建或投产运营项目的高息贷款置换为低息贷款,降低项目建设运营成本。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