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 政务公开 > 部门文件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50008号答复的函

时间:2025-06-30 17:56:55 来源: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打印】 【字体:

陈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湛江市低空经济的建议》(第20250008号)收悉。该建议主要从加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低空经济人才、推广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完善政策支持与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性宝贵意见,体现了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经综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一、低空经济发展情况

(一)加强统筹推进,强化规划引领。2024年9月印发实施《湛江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围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低空应用场景拓展行动、建立健全低空产业体系、推动低空经济支撑体系、完善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十八条政策措施共49项重点任务。成立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下设综合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产业招商、场景拓展六个专项小组,统筹谋划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特色低空应用场景,指导各县(市、区)低空经济工作开展。同时建立健全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各项工作。

(二)强化前瞻布局,完善基础设施。2024年10月印发《湛江市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布局规划(2024-2035年)》,加快构建“1+4+40”通用机场体系,其中雷州通用机场正在征地征拆及开展环评公示,徐闻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目前市应急管理部门已在全市范围内确定134个直升机应急起降点,湛江铁塔公司完成无人机基础配套设施82个,湛江电信公司利用自有15栋机楼资源启动无人机起降点建设,湛江数科在市区(赤坎、霞山、经开区、麻章)布局8个起降点。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3万个,实现城区、乡镇、行政村5G全覆盖。

(三)强化产学研,提升创新能力。岭南师范学院组建广东省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湛江市无人集群智能研究院,湛江机电学校开设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我市无人机应用产业协会承办省科技厅2024年“守护者”杯省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搭建人才培训交流平台。

(四)强化应用场景,激发消费潜能。开发低空应用场景,扩大低空物流、公共服务、物流配送、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消防、环保检查等领域应用。中国铁塔湛江分公司使用输配电线路无人机巡线技术进行电力巡检;顺丰无人机开设了湛江市徐闻县至海口市秀英区跨海快件运输业务;2024年5月15日湛江市无人机血液运输航路实现首飞,我市成为省内继深圳之后第二个开通无人机血液运输航路的城市;2025年1月20日开通湛江西至海口站“空铁联运”直升机航线。2025年春节期间赤坎金沙湾举办无人机表演共20场(次),带动赤坎区接待游客约90.56万人次,同比增长46.06%。巴斯夫通过无人机从东海岛基地装卸码头运输样品到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石化实验室进行检测,已于2025年4月12日-14日开展测试飞行。

(五)强化飞行监管,确保低空安全。市公安系统成立市县两级无人机管控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高性能侦测反制设备布建,加大对无人机“黑飞”打击和管控。市公安部门联合市场监督、工信等部门强化源头管控,动态掌握全市无人机及飞手有关信息,加强无人机限高限远等监管,通过采用反制驱离、返航、降落等多项措施加大对无人机“黑飞”行为打击力度。2024年我市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保中反制驱离、返航降落无人机20架,宣法教育飞手10人,依法办理无人机黑飞行政案件2宗,行政处罚9人。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目前我市低空经济处于起步阶段,虽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7家,但飞行器系统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仅有3家,均为中小企业且产业规模不大,主要从事无人机销售、无人机执照培训、无人机飞行服务。没有无人机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的生产制造企业,制约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二)场景应用规模较小。当前我市低空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政务和服务领域,如环保检查、电力巡检、农林植保等,而在低空智慧物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观光等商用领域应用不多、需求不够充足,目前仅有顺丰物流企业开通一条航线用于快递运输,航线使用费用较高,市场用户需求订单较少。

(三)科技创新平台不足。全市无人机技术研发的科技创新平台仅为岭南师范学院的广东省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海洋大学、湛江湾实验室以及中国热科院驻湛机构均没有无人机技术研发平台。同时,岭南师范学院无人机技术研发主要偏向理论研究,在应用场景研究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

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既是落实国家、省的决策部署,更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我市将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切实把低空经济发展落到企业发展、城市建设上,进一步夯实低空经济发展底座。

(一)加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参照省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我市属国有企业在推动低空经济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专业化、市场化、公司化运作,谋划组建湛江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公司,围绕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等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打造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场景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低空经济公司。同时参与我市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包括通用机场、起降场(点)等起降设施,以及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和地图等信息设施,统筹低空“设施网、通信网、航路网、服务网”四张网建设,助力我市低空经济加快发展。

(二)培育壮大低空应用场景。加快培育低空经济特色应用场景,着力在低空应用场景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制定《湛江市打造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城市行动方案》,聚焦低空经济发展潜能,前瞻性谋划更多探索,分步骤有序打造低空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低空+物流配送、医疗服务、交通运输、大文旅、智慧农业、海洋经济、“百千万工程”、应急救援、公共服务”等9个应用场景。同时因地制宜推动各县(市、区)分步骤有序打造低空应用场景,可参照深圳模式在前海建设示范区,统筹谋划在选定区域谋划一片应用场景示范区,培养一批低空应用场景,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应用发展新高地。

(三)强化低空经济人才培育。组织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推进“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有计划开展低空经济技能人才培养,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快推进湛江市技师学院和机电学校无人机相关专业建设。将继续加大对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支持力度,与湛江市总工会联合举办 2025年湛江市无人机林业测绘技能竞赛,将紧紧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科技型、创新性的赛事品牌建设,激发广大劳动者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的热情,从赛事中发掘和储备人才加以培养,持续为产业发展输送优质能源。通过技能竞赛、产教融合、政策扶持等多维度发力,进一步构建低空经济人才培育体系,为我市低空实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四)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出台《2025年湛江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从五个方面提出23条措施,细化为209项工作任务台账,提升我市各领域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支持配合对符合条件的机场设施等单独选址项目申请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或省政府重大项目用地清单,争取使用国家用地计划指标予以保障。对符合条件的低空经济产业项目,按有关规定申请使用省用地指标。打造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启用市人才驿站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区,为低空经济专业人才提供“一站式”人才高效服务;持续落实就业创业和人才政策,对引进符合条件的低空经济专业人才发放就业补贴和人才资助。

(五)推动低空产业聚焦发展。进一步聚焦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借助省内外低空经济产业资源,强化各主体间交流与合作,推动形成低空制造和服务融合、应用和产业互促的发展格局。发挥市属国有企业的作用组建湛江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重点围绕提升低空管理服务、发展低空装备制造、促进低空场景应用以及推动低空智能技术等关键应用,积极联合省内外航空制造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无人机培训机构等相关单位开展技术交流、项目合作、市场推广等活动,推动形成低空制造和服务融合、应用和产业互促的发展格局。联盟将聚焦于整合资源、促进合作、引领创新,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建立高效协同创新机制,面向产业链共性服务,打造支撑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的多维度合作平台,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加速技术转化与市场应用,推动我市低空经济协同发展、技术创新、标准共建与品牌塑造,为我市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市发展改革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6月28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