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 政务公开 > 部门文件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50031号答复的函

时间:2025-06-30 17:38:57 来源: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打印】 【字体:

姚华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湛江市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建议》(第20250031号)收悉。经综合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湛江金融监管分局、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等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凝聚政银合力,拓宽融资渠道

1.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形成政银企协同联动新格局。自2024年10月以来,我市积极推动建立全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组建成立市、区县两级工作专班,着力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全面摸排融资需求,搭建政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2.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是设立“小微企业专项贷款风险补偿金”,构建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充分运用中央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奖励资金建立了小微企业专项贷款风险补偿金,通过为银行分担风险,引导和激励银行加大力度投放小微企业贷款。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资金用于补充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做强做优“政银担”贷款项目。通过“财金联补”机制,安排奖补资金实施普惠贷款贴息,惠及更多小微企业。二是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在扩大受众企业群体和扩大合作金融机构“两个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整合贷款模式,并联合有关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项目机制。

3.推进产业基金体系建设,优化产业投资类基金功能。一是重点打造海洋牧场专项基金与产业主平台建设基金双轮驱动模式,海洋牧场基金已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二是着力培育本土专业化运营团队,湛江市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4日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三是针对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实施差异化基金赋能策略。结合霞山临港产业、坡头高新科技、遂溪现代农业、雷州文化旅游等区域特色,指导设计定制化基金方案。

4.深化供应链金融,畅通融资通道。引导银行机构围绕水产饲料、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链,优化“数字供应+场景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利用数字供应链“一点对全国”的优势,为下游经销商及养殖户量身定制融资服务方案;借助大数据实现将普惠金融服务融入产业场景内;依托数字化转型精准施策,破解湛江市农业龙头企业上游供应商异地授信与融资瓶颈;对接多个饲料行业核心企业,为企业产业链下游养殖行业的农户和小微企业主解决融资问题。

(二)(二)优化信贷服务,降低融资成本

1.优化融资担保模式,破解抵押物不足难题。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知识产权质押、活体抵押等业务,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推动粤东西北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落地湛江。推动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通过“真知码”生物识别技术和中征平台盘活企业生猪动产资源。截至2025年3月末,湛江银行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39.29亿元;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余额1.57亿元,较年初增长11.60%。

2.合理创新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提供更优惠便利的融资服务。2024年促成“政采贷”业务266笔,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1.03亿元;2024年争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和应收账款融资奖励291万元,给予13家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和应收账款融资奖励,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4年以来,在各县(市、区)组织44场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专场融资对接会议,对接各类市场主体1936家,达成融资意向114.85亿元,保险保障意向7.47亿元。

3.着力推动贴息工作,有效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发展。根据《2024年广东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贴息工作指引》着力降低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成功为我市48家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申报符合贴息资格的贷款49笔,合计贴息金额237.82万元。2024年末,湛江辖区制造业贷款余额508.73亿元,同比增长22.3%,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3.4个百分点。

(三)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息透明化

1.积极建立本地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为优化我市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2023年我市建设了湛江市本地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信易贷”平台),构建面向经营主体、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三位一体”的全流程融资综合服务体系。“信易贷”平台以信用大数据为基础,整合纳税、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不动产、水电气费缴纳信息等多项信用信息资源,创新各类金融服务和产品,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金融服务;为金融机构与湛江“信易贷”平台联合建立预授信模型,解决共享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惠企融资信用服务开展、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平台全流程放款。

2.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持续做好“中征”“粤信融”等平台的推广应用,两平台2024年分别成功对接融资金额37.92亿元、199.62亿元。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持续为实体经济市场主体降本让利。2024年,全辖累计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2%,同比下降27个基点。

3.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融资效率。指导银行机构构建“多维数据+智能技术”信用评估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信用评级服务,助力企业获得公正透明的融资机会。通过对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优化“资金流数据交叉验证+AI建模”模式,结合多维度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信用良好的企业作为潜在客户,提高客户筛选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1.推动银行机构建立差异化服务机制,丰富金融产品。发挥小微企业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合优势,持续丰富上架产品配置和要素,满足科创、外贸、涉农、商户等各类小微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引入征信、银行、第三方数据等,完善客户多维度信息,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采取线上自动审批模式及免抵押、纯信用担保方式,实现客户线上申请、用款、还款等服务,全流程服务最快10分钟完成;推出以信用保证为主,简化审批流程,实现无纸质化线上快速审批和贷款发放,缩短企业用款周期,提高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和便利性。

2.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拓宽市场主体金融服务获得面。推动构建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对信用镇、产业园、信用联合体等开展综合授信,促进“信用+产业”良性循环,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2024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24.21亿元,同比增长16.7%;普惠小微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12.1%,较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7%,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

3.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引导银行机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效能,创新推出“惠制造”“科创贷”“专精特新”“流动资金贷款+不控货权进出口押汇”等信贷产品。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通报制度。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力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提升

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支持,重点围绕海洋牧场、“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综合性、精准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满足各主体合理融资需求。探索多元化投贷联动业务模式,以投促贷、以贷促投,促进优质项目落地发展,支持我市产业强链补链。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结合中小微企业需求创新的信用贷款产品,减少企业融资对抵押物的依赖。优化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模式,多形式、多举措促进银企深度合作。探索首贷企业全链条金融服务机制,稳步增加中小企业信贷供给和综合服务保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速提供系统化金融支撑。

(二)进一步引导地方金融组织优化中小企业服务供给

一是引导地方金融组织进一步回归支农支小主业,结合我市实际经济发展需求,紧跟国家、省、市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及“三农”融资力度,积极入驻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信易贷”“粤信融”等平台,丰富业务场景,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实现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错位竞争和差异化运营。二是支持监管评级优良、经营规范、风险管控能力强的地方金融组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海洋金融等,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特色融资服务。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