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知识产权宣传周亮出“成绩单”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赋能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是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4月20日至26日是知识产权宣传周,4月18日,在宣传周即将来临之际,湛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湛江知识产权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知识产权相关保护工作情况,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多维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024年全市新增专利授权量4906件,发明专利有效量3938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56件,新增商标注册0.64万件,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2个项目入选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24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建设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全面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主动担当作为,实现了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
去年,湛江的质押融资取得新突破,全年质押融资114.92亿元,同比增长78.33%。在第二届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上,我市成绩斐然,斩获2项金奖、3项银奖、8项优秀奖,在粤东西北地市中领先。这背后离不开湛江行政、司法保护双管齐下。
在行政保护方面,湛江县域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廉江市等7个县(市、区)首次完成专利行政裁决案件零的突破,创新“快速处置”电商领域侵权机制入选广东省知识产权基层改革措施推广清单。数据知识产权领域同样成果亮眼,全市共申报数据资产登记45项,9项成功出证,“徐闻菠萝产品价格指数数据集”入选广东省2024年度数据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同时,国家商标业务湛江受理窗口、专利局广州代办处湛江服务站高效运行,广东海洋大学获批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
司法保护始终严格公正。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623件,审结630件。其中,持续加大对驰名商标、传统品牌和老字号的司法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商标攀附、仿冒搭车等行为,审结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288件;加大著作权司法保护力度,审结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135件;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审结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14件;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审结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案件20件。
在审判机制改革方面,湛江深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改革,全市基层法院涉知识产权案件由麻章法院集中审理。健全“一号通办、一网通办、一站通办”诉讼服务体系,实行网上立案、网上开庭等智能化服务。强化法治宣传,开展系列普法活动,发布典型案例6个,涵盖著作权侵权、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多个领域。
我市地理标志数量居全省第二
地理标志产品普遍拥有相对广泛的知名度以及社会影响力,不仅代表产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水平,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是国内外认识当地的重要窗口。湛江现有地理标志达31件,居全省第二位。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总工程师叶国琳介绍,为保护好地理标志,湛江一方面注重强化区域地理标志协同保护,利用去年在湛江举办粤创赛的契机,推动粤东西北12地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签订相关协议,公布企业名录,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同时,开展“吴川月饼”“廉江红橙”等地理标志专项保护行动。另一方面,高效处置电商领域侵权行为,优化相关工作举措,对电商领域销售侵权地理标志产品的情况进行高效处理,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产品声誉。
此外,加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监管。制定完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申请窗口相关工作制度,新设立湛江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申请窗口,有效提高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申请的便利性,激发企业申请用标的积极性,并对新获准使用专用标志的企业开展地理标志标识使用规范化指导。2024年全市新推动34家企业提交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申请,截至目前,我市已获准用标企业共104家。
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周期缩短
“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周期逐年缩短,平均结案时间从2022年的64天缩短至2024年的35天。”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志勇表示,我市高效推进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工作。
当前,涉及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品牌保护的商标纠纷案件、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纠纷不断增多,案件审理难度逐年加大。为此,我市持续加大司法保护力度,以严格公正的司法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
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洪泉寿介绍,我市依法规范商标注册使用,依法严惩恶意攀附、假冒知名品牌行为,审结相关案件74件,判决侵权赔偿391万元;加强对音像视频、动漫游戏、美术作品等领域产品保护,依法审结侵害其他著作财产权纠纷案件109件。
值得一提的是,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还推进联动协同保护。湛茂阳三地法院共同签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区域合作协议》,相互支持司法送达、诉讼保全等工作;市中院与湛江海关签署《湛江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推动建立涉知识产权“黑名单”、研究交流等工作机制;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合作协议》,推动建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
下一步,我市将全力服务创新发展,加强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司法保护。
范子华 陈逸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