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02年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02-04-23 07:07:20 来源:本网
【打印】 【字体:

湛江市市长徐少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湛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1年工作回顾

  2001年,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共湛江市委的决策,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实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34.87亿元,增长8.3%。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实现,为实施“十五”计划开创了良好局面。

    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稳健发展。农业总产值187.76亿元,农业增加值114.15亿元,分别增长6.4%和6.2%,基本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07亿元,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42.6万亩;高标准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完成农田保护区规划任务。雷州半岛西南部改水治旱规划任务完成75%,累计增加、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78.29万亩。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建设完成田园方格化耕地面积21.19万亩,调整种植高效热带水果和瓜菜等作物20.35万亩。农产品流通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进展,省市两级农业龙头企业28家,销售收入33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67.3亿元,增长24.3%;流通产值78亿元,增长8.3%。乡镇企业总收入372.6亿元,增长5.4%。海洋产业蓬勃发展,渔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水产品总产量74.6万吨,总产值49.2亿元,位居全省前列。畜牧产业基础继续改善,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明显提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工业主导地位加强,注重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工业总产值388.47亿元,工业增加值136.89亿元,分别增长11.1%和9.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4.04%,连续三年保持在较高位运行。巩固了国有企业改革解困发展的成果,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有新的突破。继续实施扶优扶强措施,帮助一批企业发展壮大;对一批资不抵债、亏损严重的企业实施关闭破产,11家关闭糖厂破产案件依法审理终结。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工业技改结转及新开工项目73项,完工29项,完成投资4.5亿元。政企分开全面完成, 对市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权属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出台了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处置暂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市属国有资产经营与监管体系。县(市、区)工业在调整中形成许多新的增长点,走出多年低迷局面,各项指标均呈好转态势。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全市最活跃的经济成份。

    外向带动战略进一步落实,外贸出口和吸收外资保持增长势头。外贸出口4.02亿美元,增长6.29%;合同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增长56.8%;实际吸收外资1.03亿美元,增长10.01%。县(市、区)外经贸工作有较大突破,民营企业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 大宗商品出口总体趋好,出口市场结构逐步呈多元化趋势,以本地资源为依托的外商投资项目明显增多。适应国家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和公开透明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对历年颁布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清理,首批废止市政府及市府办文件233件。

    人流、物流、信息流密度提高,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157.78亿元,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01亿元,增长8.1%;流通实现增加值92.5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28%。昌大昌、中联、友谊城等大型超市及购物中心和徐闻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建成开业,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区域性批发市场。交通运输货运量6219万吨、客运量5992万人,分别增长9.2%和2.2%;港口货物吞吐量2848万吨,增长5.9%, 其中湛江港货物吞吐量2205万吨,增长8.2%。邮电业务总收入16.6亿元,增长12.9%。旅游业启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程,湖光岩风景区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开展了评选“湛江八景”活动,举办了“湛江第一届美食节”,旅游接待总人数365万人、增长12.0%,旅游业收入24.2亿元、增长5.4 %。成功举办’2001湛江南亚热带农业博览会。信息化步伐加快,市电信局和有线电视台宽带数据网相继投入使用,初步实现信息资源高速传输。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组团参加多项经贸洽谈活动,签订一批投资、贸易合同。房地产开发形势良好,新开工面积达144.93万平方米,增长47.5%,商品房销售活跃。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重点项目进展基本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84亿元,增长10.4%。粤海铁路湛海线建成,已开通货物营运;湛江港10 万吨级航道疏浚二期工程主航道基本完成,30万吨级油码头改造扩建主体工程完工,15万吨级矿石码头改造扩建可行性报告通过审批;湛江海湾大桥调整建设规模和投资方案获省批准,开工前的筹备工作全面铺开;东兴炼油厂达到200万吨炼油能力;米克化能公司6万立方米液氨储罐项目动工兴建; 省下达的第一期农网改造项目共投资4.04亿元,工程基本完成,巩固了农村住宅到户电价每千瓦时低于1元的成果,城网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200万元,遂溪县、徐闻县和农林场供电体制改革完成,实现由电力部门直供直管。市政建设工程有新的发展, 金沙湾观海长廊一期、金海岸观海长廊二期和南桥河三期、北桥河一期整治工程基本完成,霞山民享路、赤坎中山二路及新华路商业步行街正在建设中,金沙湾新城康居示范小区二期工程、湛江世贸大厦、湛江鑫海华庭等一批商业及房地产重点项目开工。编制了湖光岩和三岭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沙湾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粤海铁路湛江西站配套工程规划等。

    社会保险面继续扩大,保障机制作用增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816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3939人,保险费收缴率分别为97.66%和97.99%。全面启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出台了干部、职工和大病救助等补充医疗保险规定,建立了企业离休干部医疗保险统筹办法。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支付并实施社会化发放,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并开始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城乡居民共6.01万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科技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继续实施《988科技兴湛计划》,各工程项目进展顺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87.8%;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加强,科研体制改革加快,科研机构与党政机关分离;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34%,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普九”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得到重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施《999湛江教育产业发展计划》完成项目17个,新启动项目13个;撤并布局不合理小学教学点400个,完成“改薄”学校330所;积极配合省开展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工作,受益学生12万多人。继续实施《湛江市人才工程实施计划》,选拔、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服务。

    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8亿元、增长11.65%,一般预算支出31.16亿元、增长13.91%,加上中央和省的税收返还、省对我市追加的专款和一次性补助及转移支付等,财政收支基本平衡。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三项制度改革取得成效,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县级多年拖欠财政供给人员工资问题基本解决,没有出现新的拖欠。地方金融机构和基金会风险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民当年甘蔗款全部现金兑现,并兑付了部分历年蔗款“白条”。全市就业状况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3.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9.6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3442.7元,增长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2亿元,增长8.0%。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4376宗,走私贩私和偷税骗税等案件125宗,无照经营和“三无”企业3367户;转让经营性土地和建筑工程进入有形市场,公开招标率达100%。各种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得到遏制,市场准入行为得到规范。安全生产致力于建立和落实责任制度,各项安全生产指标逐步趋好。

  社会治安形势好转。深入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重点的严打整治斗争,集中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深入开展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积极预防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依法处理一批山林土地滩涂纠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突出成绩,摘掉了综合治理“黄牌”,维护了社会稳定。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全力打好翻身仗,初步扭转落后被动局面,完成省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摘掉了雷州、吴川两个“黄牌警告”和徐闻、遂溪、坡头、麻章四个“提醒注意”及市“重点管理”的帽子;年末总人口700.7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57‰。殡改工作基础得到巩固,火化率达96.6%,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火化任务;各县(市)殡仪馆建成投入使用,市新殡仪馆动工兴建。环保“一控双达标”工作扩大成效,市区扩建环境噪声达标区13.1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73.5%;全市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935.45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3.27%;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保持优良,地面水水质符合功能区要求,自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深入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艺创作、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物保护等取得新成绩,“村村通广播电视”成绩得到巩固,廉江市、遂溪县荣获省“文化先进县”称号,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得到加强。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顿医疗市场,食品卫生和药品监督执法力度加大;预防保健、爱国卫生、农村初保达标和改水改厕、无偿献血以及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工作顺利进行。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普及面扩大,体育竞技水平提高;承办第九届全运会湛江赛区男子手球比赛获得成功。市、镇机关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县级机构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计划、审计、物价、统计、城管、口岸、侨务、外事、消防、民族、宗教、科普、社会科学、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新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和文明小区活动,“四通”、“五改”、“六进村”群众性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围绕争创省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加快文明城市建设步伐。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扎实进行,实现了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二连冠目标。全民国防教育广泛开展,人民防空、国防动员、预备役和民兵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政府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高度重视并及时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全国人大建议1件、市人大议案2 件和建议185件、省和市政协提案145件。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来信、 来访。行政执法监督机制逐步完善,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7宗。加强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开展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妇女儿童、扶贫救灾和残疾人工作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查处大要案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廉洁自律等工作取得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各方支持配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湛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关心支持湛江建设的国际友人,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市场竞争意识不强,改革创新力度不够;经济外向程度不高,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人均经济总量较低;国有企业主体行为不强,债务包袱较重,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压力较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基础仍不够牢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金融风险仍在一定范围存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仍较薄弱,一些重点建设工程未能如期实施,塑造城市文明形象要作更大努力;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转变步伐不快,软环境整治不如人意,效率与公平机制的建立未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要求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02年工作安排

  今年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全面提高竞争力为核心,紧紧把握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其中工业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5%,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平或略有上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

  今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

    一、致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工业主导地位

  以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支持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引入投资主体进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产品开发和设备工艺更新能力,突出提升家电、机械、纺织、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安排工业技改项目38项,总投资28亿元,其中今年投入16亿元。加快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新建1-2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1-2家市级技术开发中心、15-2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 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改造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品种、效益为重点,选好项目,不搞重复建设,注重培育名牌产品。加快培育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实施一批“火炬计划”和“工业攻关计划”项目。争取建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继续办好湛江海洋高新科技园、海洋生物和农业中试基地。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使民营企业在参与国企改制和经营、参与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取得新的发展。引导民营企业进行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增强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出口创汇和集约经营的能力。

    努力形成多元投资结构。鼓励支持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中央和省驻湛大型企业扩大投资、形成基地;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产业升级、扩大出口;支持国有企业调整国有产权比例,引入资金、技术、管理、市场,提高企业发展水平。支持南海石油年产250万吨原油项目的建设和投产; 支持中海油燃料油公司立项建设80万吨改性沥青、燃料油技改项目;支持中石化加快东兴炼油厂300万吨扩建项目建设;支持纺织集团积极引进外资,加快形成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一条龙的大型纺织生产基地;建成湛江粤海饲料6万吨对虾饲料项目;积极做好50万吨木浆厂、东海岛3 万千瓦风电场的前期工作。

  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引导企业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改进生产装备、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继续搞好信息化硬软件建设,重点推进建设社会保障信息、电子政务、电子服务业和企业内部财务、销售管理系统。公务员、科技人员和企业经营者要重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培训,尽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调整优化城市生产力发展空间布局。支持湛江港以“三大工程”建成使用为契机,强化与提升作为西南地区连接海外的枢纽港地位,努力加大货物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协调海上运输企业开辟海内外航线;调整港区内布局,形成“前港后厂”、“前港后库”的大型物流中转、储运、加工贸易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强化工业、外经贸发展排头兵的意识,增强招商引资功能,及时调整现行区域规划,重新划分功能区,论证扩展延伸新区,拓展招商空间,降低招商成本。政府各部门要支持开发区及试验区用足用好国家、省赋予的优惠政策,促其加快发展。县(市、区)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工业布局调整需要,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适时适度创办工业园区,作为创办工业企业和老企业易地改造的载体。

     二、推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广“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探索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有效形式。加紧实施“千百十工程”,加快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化经营的农产品基地。鼓励和帮助企业通过环保管理体系认证,推进农产品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制订若干优质农产品的地方生产标准,上报省和国家批准实施。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各地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公司要积极向企业行为转变,培育大批走南闯北的销售人员。各级政府要做好规划,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筹建省级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科技服务工作,着力引进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亩产量和收益。继续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要引进民资、外资进行产权改革,促进企业资产的重组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注重提高乡镇企业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

  加快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和保护优化的水平;抓好海水养殖结构调整,加快开发新品种和特色品种;提高海产品加工和出口率;抓好中越北部湾划界后渔船渔民的转产转业,加快开发南沙渔场和发展远洋渔业;做好人工鱼礁规划建设工作。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雷州半岛西南部改水治旱工程要落实配套资金,加快施工进度,特别要加快11宗大中型水库加固扩容进度,力争年内基本完成治旱骨干工程;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要抓好徐闻城南、城北,雷州乌石嘉山岭、英利红星,遂溪河头割山等五个重点,并着力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加强粮食市场管理,调整粮食储备结构,确保粮食安全。发展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水果、蔬菜、花卉和蚕桑等经济作物,积极扩大外销市场,争取农产品出口有新的突破。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培育好南德文杂交牛、雷州山羊、湛江鸡、南鹿和湛江饲料等知名品牌;建设好国家级种公牛站和雷州山羊原种场,配合省在湛江建立广东省肉牛检测中心,建设畜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好沿海防护林、中荷两国合作的雷州半岛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为重点的生态公益林体系,鼓励社会投资发展桉树商品林基地,加强雷州半岛西南部干旱地区造林绿化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中心镇建设工程,搞好中心镇规划,重点扶持19个省级中心镇建设发展,以点带面,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江海堤围整治达标建设步伐,抓紧完成江洲围、文参围、龙西堤等9宗国债项目;加快九洲江中下游堤段、袂花江吴川堤段等险堤险段、鹤地水库及其它大中型水库和列入省、市人大议案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青年运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巩固扶贫“两大会战”成果,交通部门要支持、指导乡镇全面加强镇村公路养护工作,逐步把沙土路改为硬底化,提高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电信、广播电视及邮政部门要继续加大投入,增加配套设备,做好日常维护,真正做到“村村通、长久通”。进行第二期农网和农林场电网改造,年底实现农村住宅到户电价降到每千瓦时0.79元以下,并实现城乡分类用电“同网同价”。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帮助广大农民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提供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多种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坚决把农民负担严格控制在规定限额之内,严禁向农民和乡镇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逐步推行农村学校收费“一费制”,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用电、建房等方面乱收费的专项治理。积极帮助农村特困户和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糖厂历年拖欠农民甘蔗款的问题;认真做好省人大议案《关于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结案工作。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特别是人年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特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激励摆脱贫困落后的斗志,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认真抓好农村贫困户的技能培训,使贫困户能掌握1-2门实用致富技术;继续开展“百家扶百村”、“千干扶千户”一帮一扶贫活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继续筹集资金,帮助无办公场所的村委会建好办公楼。

  三、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拓展内需发展空间

  确保投资适度增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社会投资,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加强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通过项目引导、政策扶持,千方百计启动民间投资。完成湛江港10万吨级航道疏浚二期工程和30万吨级油码头改造扩建配套工程,动工扩建15万吨级矿石码头;动工建设湛江海湾大桥;抓紧抓好国道207 线良垌至遂溪段和省道六遂线廉江至遂溪段、平洋线平乐至洋青段、吴川梅至龙首段及县道672线廉江至石角段公路的建设工程;兴建渝湛高速公路粤境联络线工程,并做好湛江段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多方筹资建设粤海铁路湛江西站和雷州站、龙门站、徐闻站等站场工程;抓好通信网络建设;继续推进城市电网改造,建设开发区、雷州、 南调、樟铺、北门等高压输变电工程。

  积极促进消费需求。继续实行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发展新兴服务业,形成新的消费热点。重点促进住宅、汽车、旅游、文化、体育、信息产品和其他服务性消费。改善农村消费条件,拉动农村消费市场。简化消费信贷办理程序,鼓励居民信贷消费。举办各类经贸洽谈活动,扩大我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发挥我市作为大西南主要出海通道的作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与各地的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积极发展现代会展业,举办’2002湛江工业博览会。

  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制订发展现代流通业的政策措施,发挥大港口和公路、铁路、民航以及管道运输等立体交通网络优势,加快把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抓好水产、农牧、石化、建材、机电、服装布匹、粮油食品、生产资料、汽车摩托车等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规划和建设若干物流园区。支持中国石油燃料油公司90万立方米奥里油储罐项目及下游项目的立项建设;加快米克化能公司6万立方米液氨储罐、东海岛16 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冷冻库和湛江国家储备粮库等大型项目建设;新建霞山(避风塘)水产交易中心市场,筹建湛江市大型水产交易市场,续建广东徐闻农产品交易市场二期、湛江国贸大厦B 座(湛江图书城)、湛江世贸大厦、湛江鑫海华庭商业广场、爱华百货广场,加快完成霞山民享路、赤坎中山二路及新华路商业步行街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培育和引进综合性、仓储性大型超市和优势突出的连锁知名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加快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步伐。积极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业素质。编制和实施湛江旅游发展“十五”计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突出宣传“相聚在中国大陆最南端”主题口号、南亚热带及雷州半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特色,打造湛江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创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引客入湛。对风景区和重要旅游景点(资源)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适度开发,充分利用,精心管理。

  四、继续落实外向带动战略,积极应对加入世贸挑战

  认真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各项工作。分期分批对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世贸组织有关知识和规则。加快引进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各类专业人才。认真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市产业影响的研究评估,及时提出对策,为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指导、服务。继续开展地方政府政策文件的清理,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工作,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和环节,提高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逐步形成依法规范的中介服务市场。努力降低城市运作成本,用地、供电、供水、生产、建设、流通等领域要节省开支、降低收费,提升湛江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竞争能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全球范围产业结构大调整、国际资本寻求投资新出路和珠江三角洲部分外商投资企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以引进制造业为重点,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坚持把引进外资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与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相结合,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鼓励外资投向加工贸易、南亚热带农业及加工业、临海型工业、传统产业改造、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增强企业外向意识和招商引资的主动性。做好外事和侨务工作,发挥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作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推动外贸出口稳步增长。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巩固香港、美国和日本市场,引导企业进一步开拓俄罗斯、欧盟、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机电产品、水产品、纺织品、畜产品等本地大宗产品出口。鼓励推行出口代理制,积极代理西南地区产品出口。落实各级鼓励外贸出口的政策措施,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商品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国有外贸企业要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生机活力,通过合资合作、联合兼并等形式实现经营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多样化,积极探索贸工合作经营的新形式。积极帮助出口企业取得各种管理和质量认证。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继续扶优扶强,重点扶持年出口额超5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大户,着力培育若干出口规模达5000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形成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继续改善投资软环境。以依法行政、改进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收费的要求,大力优化投资软环境。健全外经贸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外经贸、口岸、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改进和完善“电子口岸”功能;健全政策通报会制度,增加政策透明度,帮助企业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新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全现场办公会制度,及时帮助外资及外经贸企业解决项目和生产经营的困难和问题。县(市、区)政府和外经贸部门要强化实施外向带动的责任,积极协调各方,努力实现各地当年引资和出口的预期目标,并以此作为考核业绩的重要依据,使全市外经贸发展水平与湛江作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地位相适应。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企业责权利,把国有企业建成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认真贯彻实施《湛江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与监管方案》和有关配套文件,继续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进一步实行利益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调动广大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调整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负债率,盘活存量资产,使其向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重点支持纺织集团、湛化集团、通电集团、包装材料公司、金海粮油公司、煤气集团、汽车运输集团等7 家市政府授权经营企业做强做大。支持冠豪纸业、港务股份、湛大蓝科、恒兴饲料等一批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申报上市。继续以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依法关闭破产劣势企业,集中力量做好职工分流和安置工作。推进保留糖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规范租赁经营,鼓励糖厂与蔗农建立稳定购销关系,形成稳定的生产经营联合体,提高糖厂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推行企业经营者公开招聘制度,拓宽企业用人渠道。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实行制度约束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点推行财务稽查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大宗材料公开竞价采购制度等,切实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加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体现“兼顾公平”原则,更多地关注和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生产及生活困难问题。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在全社会倡导辛勤劳动创造新生活的观念,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开办各种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提供合适就业岗位;积极提供职业培训,为就业难的群众再就业创造条件,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更要给予特殊的援助;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以自谋职业方式实现再就业。依法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社会保险费征缴率。继续落实“两个确保”,确保在再就业中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面实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制度,年内完成在再就业中心的职工出中心给予经济补偿进行安置的工作。按省政府要求,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保障能力,今年7月1日起实行社会保险市区统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市级统一核算管理,同时理顺市区社保经办机构管理体制,为实行全市统筹创造条件。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加快制定特困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统筹的办法。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职能部门要主动及时掌握居民收入变动的情况,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有更高的自觉性和更强的责任感,做好扶贫济困工作,要结合实际,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认真解决困难群众的打官司难、住房难、看病难、子女入学难等“四难”问题。加强148法律专线服务,为特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加强老龄人口工作,开展社区老年福利服务,逐步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关心和帮助孤儿、残疾儿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的支出,建立对社会保障支出必要的财政补充机制,年内对财政供给人员实行全市集中发放工资。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直接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制假售假行为;严厉打击、查处各种走私活动和偷税、骗税、逃税行为;继续整顿文化市场,打击传销、盗版、私彩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电子游戏机室、音像市场、网吧等场所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有形建筑市场、有形土地市场,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投标拍卖的监管工作。坚决制止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查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整顿和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组织,年内各种中介机构要按规定与各级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加大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基金会资产的保全和处置力度,化解地方金融资产风险,抓好地方金融机构的整顿和监管工作。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强化各级政府安全生产意识,以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落实为重点,着力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防止群死群伤等恶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强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城市规划建设是百年大计,关乎子孙后代。注重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依法和规范地执行城市规划,特别注意防止长官意志和短期行为。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和加快城市化的要求,修编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完善各专业规划、小区修建性规划。县(市)要从实际出发,搞好城区、村镇的规划,带动小城镇建设。

  提高经营城市水平。创新城市建设投资融资机制,拓宽经营城市的路子,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城市建设,促进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培育规范土地市场,增加土地收入。组织实施“三年四还”工程,有计划地进行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制试点,加大闲置土地的回收处理力度,调整与完善城市功能。有计划地建设一批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为住房困难户排忧解难。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放开、盘活房地产二手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新开工建设金沙湾新城康居工程示范小区三期工程。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适度增长,抓紧抓好有关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大力优化城市环境。动工建设湛江广播电视中心、寸金纪念广场,完成湛江市管道燃气二期、金沙湾观海长廊一期、金海岸观海长廊三期和市区主干道绿化改造工程。改造整治湖光路,建成开发区乐金路等道路。建设管理好湖光岩风景区和继续整治三岭山森林公园。抓紧建设市新殡仪馆。抓好赤坎污水处理厂和人民广场扩建工程的资金筹集及前期工作。县(市、区)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管理贵在全民参与,责任落实,持之以恒。广大市民要增强城市主人翁意识,以文明行为,共同塑造城市文明形象。政府管理部门要明确权责,注意克服重罚轻管的现象和推诿扯皮的不良作风,加大力度落实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和市容环境卫生目标责任制,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扎实开展卫生保洁、交通秩序、占道经营、违章搭建的综合整治。市和各区要统筹协调,订出计划,每年整治若干条小街小巷和建设若干个街区小绿地,为广大群众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县(市、区)政府要强化管理职能,切实整治脏、乱、差,搞好城区和各镇政府所在地及国、省道沿线两旁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年内城镇卫生环境要有根本性的好转。

  七、推进科教兴湛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继续实施《988科技兴湛计划》。抓好项目动态管理,集中资金扶持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技术创新的优强企业和优势项目。抓好“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试点工作。争取建立省级农业科技园和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推进科技进步的人才、投入、成果转化的评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发明专利、优秀科研成果和技术转化。鼓励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继续实施《999湛江教育产业发展计划》。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认真抓好“普九”的巩固提高。继续做好省免收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工作,完善我市特困生助学制度,切实解决好弱势群体子女入学难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好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抓好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和学校体育俱乐部试点。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办学规模,做好湛江市第二中学搬迁的前期工作,创办若干所全国示范性高中,切实做好改造薄弱学校工作。继续完善教育信息网建设,逐步实现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校通”。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支持驻湛高校做大做强,配合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培训,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制度。

  继续实施人才工程计划。营造聚集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快培育和选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现代科技知识,懂经营管理、懂法律、懂外语、懂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懂世贸知识和国际经济事务及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并为他们投身湛江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尊重人才的价值,增强利益激励机制,推行技术入股参与分配等政策,落实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的规定。

  继续巩固扩大计划生育成果。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继续加温鼓劲,切实巩固计划生育基础,被省、市列为“提醒注意”和被市列为“重点管理”的单位更要强化责任,扎实工作,在限期内扭转被动落后的局面。强化“依法行政、综合治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的管理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票否决”等制度;实行兼职委员单位、挂点单位包干责任制;各级要加大对计生工作投入,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计生工作坚持以村为主,稳定、巩固村级计生工作队伍,细化、量化村干部的计生责任。确保完成人口与计生的各项任务,争取一至两年内使我市人口与计生工作达到全省“二类地区”水平。

  加快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步伐。制定和实施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方案,与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统筹进行。继续完善“城考”和“环保目标责任制”,对各级党政领导进行环保实绩考核。继续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成果,严厉打击偷排、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防治近岸海域环境污染。规范管理市区垃圾处理场,开展机动车尾气路检工作,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率,建设生态经济城市。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继续以“四通”、“五改”、“六进村”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南粤锦绣工程,加强城乡宣传、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繁荣文艺创作和演出,精心组织优秀剧目参加省第八届艺术节和第四届群众戏剧花会。加强公共图书馆网络建设,发展文化、出版、广播电视事业,抓好档案馆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成新的卫生监督体系;对政府举办的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继续全面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有效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组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完善无偿献血工作网络。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促进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抓好备战第十一届省运会各项工作;积极拓展体育产业。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积极帮助残疾人康复和实现就业。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破除封建迷信。重视做好妇女和儿童工作,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计划、统计、审计、物价、人防、消防、国土、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社会科学、老区等各项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落实优抚政策,妥善安置退役、转业军人,力争今年取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二连冠。继续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预备役和民兵工作。

  进一步巩固殡改工作成果。力争年度火化率达100%,年底完成“三道三区”清理乱葬坟墓的各项任务,切实加快市新殡仪馆建设,确保市狮子岭公墓园投入使用。加强殡改事业单位管理,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机制。认真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好人大议案、人民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直通快车”件,认真对待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视察、检查,及时改进工作。坚持政府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执行《湛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贯彻执行〈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的实施办法》。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意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抓好“四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继续推进村务公开,上半年完成乡镇、村两级换届选举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司法公正,优化法律服务,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任务措施。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认真做好群众来访来信接待处理工作,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把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继续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积极防范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继续以打黑除恶为重点,把严打整治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突出打恶除霸和禁毒专项斗争;加强对重大恶性案件的侦破,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双抢”、盗抢机动车等多发性犯罪;大力扫除黄赌毒,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继续推进重点地区和部位的集中整治工作;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建立和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去年提出的“两年社会治安有新的明显进步”的目标。

  九、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强化以民为本的意识,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发展经济的信心和干劲,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积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善于运用法律、经济手段管理社会,推动发展。按照依法、规范、公开的要求,增强工作预见性,提高办事效率,市政府所属各部门全面试行办事工作日制度。实行各级政府政务公开制度,增加政府决策与行政的透明度,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凡是关乎湛江发展长远大计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及其办理结果,都要以适当方式公开,广泛征询市民的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把今年作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的要求,努力改进政府机关作风,坚决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从文山会海和繁杂的应酬中解脱出来,多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体察民情,温暖民心。政府各部门要增强全局意识,认真履行职能,建立层级责任,务求工作实效,对重要工作和关系群众衣食住行的事情,要悉心研究部署,加强检查督促,全力克服困难,干一件成一件以增强信心。

  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公务员的政纪教育,规范政府公务员的从政行为。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查处大案要案,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重视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会计委派制度、国有资产处置公开招投标制度、单位法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努力节省开支;规范财政资金拨付程序,明确项目法人责任,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监督;坚决禁止设立小金库和其他各种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

  各位代表!

    新的一年充满希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湛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发愤图强,为把湛江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经济发达、文明富庶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湛江一定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开更快更坚定的步伐!

相关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