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维度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供需形势  | 电力供需  | 最高负荷  | 411.2万千瓦(电力系统中最大瞬时用电功率)  | 
最高发电  | 643.9万千瓦(电力系统中最大瞬时发电功率)  | 
最高受电  | 371.7万千瓦(电力系统中最大瞬时受电功率)  | 
最大峰谷差  | 209.7万千瓦(电力系统中某一时间周期内最高负荷与最低负荷之差)  | 
电量供需  | 用电量  | 28.2亿千瓦时(全年全社会累计用电电量)  | 
发电量  | 20.2亿千瓦时(本地电源累计发电电量)  | 
受电量  | 16.8亿千瓦时(市外来电累计受电电量)  | 
发电领域  | 能源效率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 可再生能源消费电量占比  | 29.2%(一个区域电力系统中,水电、风电、光伏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消纳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  | 
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电量 占比  | 29.0%(一个区域电力系统中,风电、光伏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消纳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  | 
本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  | 56.4%(一个区域电力系统,水电、风电、光伏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本地电源总装机容量的比重)  | 
本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  | 28.2%(一个区域电力系统,水电、风电、光伏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本地电源总发电量的比重)  | 
输配电领域  | 输配电效率  | 线损率  | 3.7%(电力网络中损耗的电能占向电力网络供应电能的百分比)  | 
用电领域  | 需求侧管理  | 年度需求响应电量  | 0万千瓦时(签约用户通过市场化方式,年度累计参与负荷调节的电量)  | 
单次最大需求响应电力  | 0万千瓦(签约用户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负荷调节的最大响应电力)  | 
年度需求响应次数  | 0次(签约用户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负荷调节的次数)  | 
推广智能 电表  | 智能电表覆盖率  | 100%(用电计量装置智能电表的覆盖率)  | 
智能电表采集成功率  | 99.80%(用电计量装置智能电表的采集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