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星月同辉” 新城已现雏形
湛江宝钢生产线上出炉的厚板产品。 本报记者 吴智恒 摄
东海岛配套项目。特约通讯员 王劳森 供图
从空中鸟瞰东雷高速,通明海特大桥施工现场。本报记者 吴智恒 刘冀城 航拍
中科炼化工地有序开展一级地管施工。 本报记者吴智恒 刘冀城 航拍
东海岛溪头田、溪头坡村的小孩在新搬进的安置小区内欢快地玩耍。 本报记者 吴智恒 摄
2012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湛江建设东海岛新城。五年时间过去了,如今东海岛新城已现雏形。
几年前,东海岛还是一个以捕鱼种田为主的农业岛,现如今岛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从2008年钢铁、炼化等重大项目落户东海岛,岛上进入项目井喷期,从年头到年尾,开工的打桩声、建成的喝彩声、投产的机器响,在东海岛上空时常奏响。
投资580亿元的湛江钢铁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形成年产钢铁900万吨的规模能力。湛江钢铁投产不过一年多,规划建设4800亩的钢铁配套产业园区,新上钢铁配套项目31个,华德力电器、恒翔机电、盛宝科技、湛江宝钢物流配送等多个项目已经投产。一墙之隔,中科炼化项目土方清挖如火如荼,石化产业园区1000亩的起步区已安排9个项目入园建设,总投资202亿元,投资67亿元的京信电力和投资90亿元的鹏尊能源项目已动工建设。纸业项目集聚发展,冠豪高新纸业第二期正在加紧建设;投资150亿元的中国纸业高档白卡纸项目计划今年下半年全面动工建设。
2016年,东海岛有59个钢铁、石化、纸业配套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或动工建设,总投资达125亿元。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5%,增幅全省第一。如今,三大产业航母铿然启航,产业园区扩容增效渐成气候,“星月同辉”的产业格局逐渐成型
除了大项目,东海岛上,工业新城正在加快建设。根据《湛江市东海岛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这里将围绕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发展目标,逐步建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工业新城。东海岛中央商务区、东海岛1000亩的生态公园已动工建设,东海医院、东海中学、东海水厂、科技文化服务交流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加快推进。香港凯富能源集团计划投资100亿元的商住旅游项目正在实施。东腾路、育才路、民富路、工业路、新区西路、水星路等十多条主干道路加快建设,一批公路、客运站、码头航道项目建设正在抓紧推进,东海岛“三横四纵”交通骨架正在变大、变畅。
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