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 > 项目进展

霞山将建46个水质净化站还菉塘河“碧水清波”

时间:2016-09-29 08:01:01 来源:湛江日报
【打印】 【字体:

菉塘河下游至出海口附近河段臭气熏天。 本报记者 吴智恒 刘冀城 航拍

  菉塘河可谓霞山的“母亲河”,虽经历多次大规模整治,但由于上游沿岸村庄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大量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近排入河道,导致整治后的菉塘河“旧病复发”,水体变黑发臭,整治效果甚微。要彻底根治菉塘河“屡治屡污”的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河上游的生活污水整治抓起。

  今年以来,霞山区启动了39条村46个水质净化站的建设,目前在后洋村、陈铁上村、南柳村、云坡村等4条村进行先行试点,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湛江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

  据霞山区南柳河管理所所长陈日康介绍,菉塘河沿岸有多个排污口,上游周边的房内村、屋山下村、北边村、后洋村、后坡村、草头村、挖尾村等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菉塘河。流域内只有部分村庄配备了雨污合流的排污管或排污明沟,有的村没有任何排污排水设施,甚至有村庄没有修建化粪池。上游周边农村的生活污水绝大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菉塘河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如何整治这些臭气熏天的生活污水?由于上述村庄地理位置分散,市政道路和管道建设相对滞后,短期内建设截污管道将污水收集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成本大,难以实施。今年4月,霞山决定在后洋村等4条村中进行试点,通过建小型水质净化站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处理,处理后再排入河流。

  “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一直是我们村的‘老大难’问题,困扰我们多年。”后洋村村干部蔡光南说,全村1700多人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到河沟里,污水多的时候会从河沟漫入农田,影响作物灌溉,附近恶臭难闻,村民都不敢靠近。尽管早年建设生态文明村时,村里已考虑处理生活污水问题,但一直未能落实。

  水质净化站让污水变清流

  “今年4月,霞山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后洋村试点建设水质净化站,村民听到消息后都非常高兴,非常支持。”蔡光南说,当天下午村委会就开会通过表决,无偿拿出村集体用地大力支持水质净化站建设。

  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后洋村水质净化站建成投入试运营。如今,一进该村就能看到一座崭新显眼的小房子,污水流入后变清流,不再发黑发臭。这个曾经杂草丛生、掩鼻都不敢靠近的地方,如今简直是换了新面貌。

  “目前后洋村水质净化站的污水收集率达到85%,除部分村民家中污水未能接入处理外,现有管网实现基本覆盖。”负责设计建设的湛江华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说,由于菉塘河上游沿岸村庄的村民普遍在家中宰杀家禽、家畜,因此生活污水比城镇化农村的污水浓度高两倍以上。该公司根据这一特点,专门研发出一体化中压多级生化处理装置成套设备。目前工程总投资约60万元,经过市环保监测站及专业检测公司的检测,所有监测因子均达到设计标准,可通过验收。

  春节前建46个水质净化站

  在后洋村隔壁的陈铁上村,该村村干部黎汉江指着村边池塘里的一池绿水高兴地说:“一个月前,这7亩大的池塘里,水还是黑色的。自从村中建起了水质净化站,现在水都变清了。”

  原来,陈铁上村800多人的生活污水以往都排到村边流入池塘,池塘溢满脏、臭、黑的生活污水,这些污水通过沟渠流入菉塘河。今年5月,该村的水质净化站开建,经3个月建成,池塘里的水自此逐渐变清,如今已经有村民开始在池塘里养鱼。水质净化站旁边的荒地被村民开辟成了菜地,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被村民就近利用进行灌溉。

  “目前,霞山区的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后洋村的水质净化站已经经过检测验收,陈铁上村、南柳村和云坡村的水质净化站也即将进行验收。”陈日康说,接下来,霞山区将借鉴试点村的经验,在全区进行推广,争取在春节前推动全区39条村46个水质净化站的建设,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菉塘河“屡治屡污”的问题,还菉塘河“碧水清波”。

何有凤 卢志民

相关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