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全面推进“三大抓手”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10月9日,东雷高速第五标段在抓紧建设。(航拍) 刘冀城 周靖典 杨碧云 摄
10月9日,尽管秋雨绵绵,行走在东雷高速(雷州段)的施工沿线,耳边各种工程机械声依然轰隆不停。
东雷高速是省高速公路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打通雷州与东海岛之间的海上通道,两地行程时间将从原来的80分钟缩短到30分钟之内,对雷州承接东海岛钢铁基地、中科炼化项目中下游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两地将进入“半小时经济圈”。
“东雷高速的建成,将为雷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雷州市委书记李雄光表示,当前雷州市各级各部门正全力落实省、湛江市领导到雷州调研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湛江《“三大抓手”实施方案》《五大产业发展计划》,迅速掀起交通、园区和城市扩容提质新高潮,不断增强雷州发展后劲,推动雷州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拉升骨架 突破城市发展瓶颈
记者沿着西湖新区一带走,看见人流如梭,热闹非凡。新区学校、公园、绿道、医院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
作为雷州城区一条南北向次轴线和连接湛江市区的主要通道——雷湖快线,畅通新旧城区交通,将推动新城区的开发进程,成为雷州扩容提质的“催化剂”。
雷湖快线、东雷高速等交通重点项目开启了雷州城市发展骨架拉升之旅,让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多的腾挪和施展的空间。
雷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雷州要改变区位劣势、增强发展后劲,关键是抓好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此,雷州还在近日出台的《雷州市三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实施方案》(讨论稿)中,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作为“第一抓手”来落实,大手笔、大气魄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在“十三五”期末,雷州市将完成或启动8个区域支线网交通建设项目和27个县乡道改造项目,以及自然村通硬底化公路653公里建设任务,预计公路、桥梁估算投资114.83亿元,港口、渡口码头以及配套设施建设估算投资12.12亿元,客运站场设施项目投资9000万元。交通设施项目之多、投资额度之大,均为历年之最!
李雄光指出,未来四年,雷州将全力配合省政府推进湛徐高铁前期工作,粤海铁路乌石作业区支线;加快推进东雷高速公路以及雷城连接线,湛徐高速雷州港区乌石支线、东里支线、江洪支线;争取广东滨海景观大道雷州段早日开工建设。同时,争取各方支持,加快国道、省道、县道和农村道路的改造建设,进一步完善鱼骨状、放射状路网。
抢抓机遇 加快推进“一园二区”建设
在雷州乌石大唐国际火电项目建设现场,齐整的硬底化道路纵横交错,把厂区分成多个施工区域。作为雷州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经过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一年多的努力奋战,火电厂已初现规模。
据了解,雷州市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为“一园二区”,分别为临港工业园、雷南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和雷州产研集聚区。其中,有史以来落户雷州投资额最大,承载着雷州工业崛起梦想的大唐国际雷州火电项目就落户在临港工业园区,项目一期将于2018年投产,届时将掀开雷州工业经济发展新篇章,为雷州加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李雄光强调,发展现代工业、提振实体经济是雷州的既定方向,雷州市上下将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的机遇,以加快大唐火电、乌石油气田等工业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加强对入园企业的支持,加快推进“一园二区”建设。将高水平谋划建设产研集聚区,充分利用东雷高速连接东海岛的交通优势,重点整合沈塘工业集聚区和奋勇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雷州产研集聚区,配套孵化研发基地,努力实现产城联动,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研相结合。
交融贯通 打造田园滨海生态新城和文化名城
如今的西湖城区,功能日益齐全,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与西湖城区遥相呼应的雷阳湖新区,同样是一派日新月异的景象——以鼓文化为主题的樟树湾大酒店充满独具魅力的雷州文化气息;茂德公古城采用青石红砖红瓦修建,古色古香,浓缩本土文化与民俗风情,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度假胜地和文化旅游新地标……
雷州市城市扩容提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重点推进雷阳湖、龙游湖两个新区建设,逐步将中心城区向北扩展,力争到2020年将雷州市规划建设成为北部湾支点城市、湛江市副中心城市。
雷州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雷州文化是广东四大地域文化之一,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雷州是粤西地区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雷州境内拥有众多独具雷州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以及迷人的半岛风光,构成雷州古城得天独厚的旅游风景线。
如何建设好田园滨海生态新城和文化名城?李雄光表示,雷州市的城市扩容提质主要做好“文”字和“海”字文章,打造充满雷州文化气息的新城和充满滨海气息的田园滨海生态新城,展示城市文化特质和人文风尚,建设历史文化魅力彰显、独具亚热带风情的滨海城市,让人一来到雷州就感受到雷州的特色,感受到雷州的风土人情。
突出文化传承,把文化元素植入城市建设,打造充满雷州文化气息的新城。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血脉。雷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新城区的发展既要传承雷州历史文化,又不能完全复制照搬,还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让古今文化交融贯通。雷州将把独具本土特色的雷州文化元素植入新城区建设,同时加强旧城的保护开发,保持雷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整体性和文脉延续性,留住雷城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基因。建设擎雷书院、修复骑楼街等古街区以及古城景观,打造雷州民俗文化展馆,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
突出滨海田园气息,打造充满滨海气息的田园滨海生态新城。雷州两面临海,拥有406公里海岸线,22万亩连片洋田是远近闻名的古雷阳八景“万顷连云”,具有浓郁的滨海气息和美丽的田园风光。雷州将突出滨海气息和田园风光,加快规划建设田园滨海生态新城。
大投资大工业驱动 经济发展翻开新篇
记者走马雷州重点项目施工一线了解到,随着大唐国际雷州火电项目的动工建设,雷州市经济发展格局被彻底改变。作为雷州发展工业的主战场,这里曾经是一片杂草丛生、乱石遍布的荒滩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奋战,火电厂已初显规模,一个现代化的工业项目呼之欲出。
一个地方的加快崛起,往往离不开工业支撑。在1号锅炉的施工现场,高达233米的烟囱已拔地而起,灰白色的外墙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更加雄姿挺拔,傲视着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海滩。烟囱旁边的两座锅炉钢结构厂房,一座已建到第9层,另一座也已建好7层。高大的起吊机正缓缓吊起一块钢结构构件,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准确无误地安放在指定位置。岸边,由3000吨级重件码头和10万吨级煤炭接卸泊位组成的曲尺型堤坝,长达数公里,伸向大海深处,有如巨人的臂弯,探入南海碧波之中。将来,满载着煤炭的巨轮就在此停靠、卸装。在传送带的驱动下,煤炭将源源不断被运往锅炉,并最终转化为电能。
大唐国际雷州火电项目自2015年12月全面动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捷报频传。2016年6月28日,项目首期主厂房主厂房浇筑第一罐混凝土;2016年12月30日,主厂房出零米;2017年1月10日,锅炉钢结构开始吊装;6月29日,500KV线路开工;7月6日,取水明渠施工完成;7月7日,1号机组锅炉受热面开始吊装;7月10日,烟囱外筒体施工到顶(233米);7月30日,1号锅炉F大板梁吊装完成。按照计划,1号机组将于2018年10月投产运行。
大唐国际雷州火电项目是雷州市“一号工程”,是有史以来落户雷州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承载着雷州工业崛起梦,它将掀开雷州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为雷州加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该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雷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做大雷州工业经济总量,提升能源保障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拉动雷州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推动雷州振兴发展
由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东雷高速项目三标段,其“重头戏”是建设通明海特大桥。这座连接着东海岛与雷州的跨海大桥长达5.755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100公里每小时。长度为3公里多、投资近9000万元的海上施工栈桥已投入使用,多种工程车辆正陆续开上栈桥,进入施工现场。
栈桥尽头,是通明海特大桥主桥墩的施工点,宽阔的作业平台上,已搭建起高高的起吊架,大型的打桩机正轰鸣运转,巨大的钻头伸向大海深处。身着红色海上救生衣的施工人员在平台上来回走动,有的在引导车辆,有的在指挥吊装、有的在察看仪表。目前,通明海特大桥已灌注好混凝土桥墩三个,施工场面紧张而有序。栈桥对面,东海岛的轮廓清晰可见。将来,随着通明海特大桥架通东西,化天堑为通途,雷州与东海岛将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共谋发展。
东雷高速项目五标段,是由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高度不一的高架桥桥墩拔地而起,排列有序,站在高处望去,可以清晰看到高速公路的走向,非常壮观。搅拌站里,工人们正忙着浇注横梁,已经浇注好的横梁整齐地码在一旁,它们很快被安放在桥墩上,支撑起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的官山水库正在加紧填土排水,场面热闹。另外,第四标段孟山段已经填土,沙方上路面,涵洞铺设加紧进行。罗家桥头段桩机隆隆,日夜灌注,连接线清表交地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据悉,东雷高速项目是广东省高速公路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湛江市“三环四通”大交通格局“湾区外环”的重要一段和组成部分。该项目连接雷州市与东海岛,全长47.03公里,总投资51.7亿元,采用双向四、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计划2019年底建成通车。其中雷州段长约26.63公里,投资15.5亿元,主线长17.57公里,连接线9.06公里。目前,该项目雷州段除了沈塘镇平余村460.1亩土地在协商签订征地协议外,其他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搭建完成海上施工栈桥100%、施工平台搭建16.7%,累计完成路基部分软基工程10.6%、土石方工程9.4%、桥梁桩基11.4%、桥梁墩柱6.8%、预制梁6.3%、涵洞通道9.5%,基本实现主线主体路基无障碍施工。
东雷高速公路建成之后,将直接打通雷州市与东海岛之间的海上通道,两地的交通车辆不再需要绕行疏港大道,车辆行程时间将从原来的80分钟缩短到30分钟以内,这两个区域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半小时生活圈”。并且,雷州市与东海岛之间的交通运输能力明显提高,区域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不断增强,进而充分发挥出东海岛钢铁、石化及配套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雷州市工业发展,拉动对接下游产业,对壮大雷州市县域经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链接:
雷州五大产业发展计划
●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
到2020年,大唐雷州火电项目、乌石17-2油田群开发项目顺利实现增产达效,全市3000MW电力能源达产增效,配套建设的雷州市临港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到2020年,机械装备制造业、农(海)产品深加工业、制糖业、木材加工业等4个重点产业项目实现总产值翻一番,达到68.6亿元;全市60%以上的规上传统产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智能化生产。
●现代服务业提速
总量逐渐扩大。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180亿元,占GDP比重达25%以上;发展速度加快,2017-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贡献率逐年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培育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新技术应用,到2020年新产品产值率达35%以上,新兴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35%以上。
●蓝色海洋产业综合开发
到2020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5%。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达40亿元,年均增长6%,水产品总量达到21万吨,年均增长4%。
总策划/黄康生 采写/欧丹丹 梁国良 杨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