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 脱贫成效及考核信息(已归档)

精准扶贫促进革命老区建设,“产业+配套”破解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时间:2018-01-04 11:17:52 来源:本网
【打印】 【字体:

道路硬底化工程相继建成、自来水接到村民家门口、村里污水处理有效改善……自2016年新时期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在扶贫单位精准帮扶下,身为贫困村的革命老区,贤洋村发生了质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贫困户脱贫奔康更是信心满满。村民们都说,是帮扶单位的精准把脉,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让偏远落后的贤洋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转变观念 坚定脱贫奔康信心

    林妃盈是贤洋村一名“脱贫明星”。2016年5月起,在帮扶单位帮扶下,他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短短一年多时间,他完成了从一名贫困户到年收入超十万元的种植大户的身份逆袭。

    扶贫开展之前,林妃盈的母亲年老体弱,妻子患重病动了大手术,子女年幼还在读书阶段,全家重担全部压在他一人身上,生活艰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脱贫过上好日子,那是“白日梦”,他想都不敢想。

    贤洋村位于雷州北和镇中部,南临仙过岭,距北和镇圩约6公里,交通偏僻,贤洋村虽然耕地广阔,但农业基础条件落后,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级贫困村。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该村由市城市规划局牵头、中国石化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配合帮扶。

    扶贫先扶志,党员树榜样。2016年5月,扶贫工作队进村后,该村党支部抓住时机,以党员带头,干部做榜样,对贫困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大家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志,令我受益匪浅,大大坚定了我们脱贫奔康的信心。”扶贫开展之后,在工作队引导支持下,林妃盈与村干部合作,承包60亩土地种植香蕉,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脱贫明星”。

    在贤洋村,林妃盈的脱贫奔康并非个案。在帮扶单位引导帮扶下,贫困户莫坎珠、陆妃飞等家庭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参与本村合作社养鸡管理,除了获得一定分红外,每月还领到2000元工资,大家脱贫奔康信心满满。

    贤洋村虽然土地肥沃,拥有2800多亩耕地,但成千亩连片洋田受地势制约,洪涝水灾和干旱缺水严重。作为革命老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掉。面对靠天吃饭的景况,帮扶单位多次与村民干部交流、讨论,并在当地农业部门帮助下,现场勘察,科学规划,并争取到了国家改造高标准农田的任务指标。

    “年初高标农田项目即可动工,建设排洪灌溉两用的绕洋水渠,变水害成水利,实现旱涝保收的丰产农田。”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驻村工作队队长吴雄辉告诉记者,在改善水利设施的同时,探索改变耕作方式,调整甘蔗等作物品种和结构,已改种青椒等北运菜500多亩,经济效益可观。

    完善交通 解决村民生产出行难题

    借助航拍机从空中俯瞰,贤洋村硬底化村道如一条灰白色绸带,萦绕在绿色蔗林之间。

    村民们都说,自从帮扶单位进村帮扶后,村容村貌大变样。以贤洋北村为例,在帮扶单位进村不久,在摸清村子基本情况后,结合村里实际情况,经过多方筹措资金,短短两个多月时间,3千米红泥土路摇身一变成了水泥硬底化道路,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村民从此告别了“行路难”。村干部告诉记者,该工程全长逾3公里,宽4米,共投入超126万元,除了财政补助资金外,剩余资金逾72万元由帮扶单位筹集。

    2016年,贤洋村被列入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对贫困村之一。帮扶单位为贤洋村募集扶贫资金110万元,帮扶单位负责人多次赴贫困村开展调研摸底,派驻驻村工作队开展调查识贫,完成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三年扶贫攻坚总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还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跑项目、拉资金,竭尽全力为贫困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服务。

    贤洋村下辖有自然村贤洋南村、贤洋北村,共有183户909人,其中南村120户603人,北村63户306人,耕地总面积2806亩,其中旱田848亩,坡地1958亩,以种植甘蔗、花生、辣椒、香蕉、水稻等农作物为主,但北和镇“十年九旱”,干旱、缺水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差是贤洋村致贫的主要原因。

    “2016年,在我市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时,贤洋北村道路交通不便,村内外连一条硬底化道路都没有,雨天泥泞道路不能行走,群众出行相当困难。”回忆起帮扶单位进村帮扶前的情形,贤洋村党支部书记林艳记忆犹新,特别是该村通镇2.6公里多的泥路,坎坷不平,人车无法行走通过。

    谈及村子的交通变化,林艳如数家珍。他说,在帮扶单位帮助下,短短一年多时间,贤洋村实施了7.6公里多道路硬底化建设,包括贤洋北村通镇出村路3.2公里、贤洋南村环村路2公里,以及北村2.4公里巷道硬底化,村民以往“肩挑手提”下地种田现象大大减少,大大解决了群众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难问题。

    产业扶贫 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现在基地养殖8000多只龙葵鸡,其中2500只正在出售,剩余部分3月底可售完。”在雷州北和镇贤洋村合作社养鸡基地,望着眼前一群群生猛的走地鸡,项目带头人莫中强满脸兴奋地说,目前这林地里的龙葵鸡正相继出售,可为贫困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2016年底,在帮扶单位牵线搭桥下,由当地有20年养殖生态鸡经验的专业大户莫中强发动成立贤洋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了42位社员自愿加入养殖生态龙葵鸡,其中39户为该村的精准扶贫户。

    莫中强是当地中学的一名生物老师,他研究生态鸡养殖已有二十年。去年帮扶单位进村后,双方一拍即合,组建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共奔脱贫致富路。“目前龙葵鸡的鸡蛋卖到每公斤15至20元,鸡每公斤卖到60元,随着春节临近,龙葵鸡的价格还会更高。”

    记者了解到,过去,虽然龙葵鸡品质上乘,但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在销售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帮扶单位进驻后,驻村干部利用多方面资源,积极联系买家,大大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品质上乘的贤洋龙葵鸡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不愁销路。

    “目前龙葵鸡主要销往湛江市区,下一步准备扩大养殖规模,销往珠三角。” 吴雄辉告诉记者,养殖龙葵鸡是贤洋村精准扶贫开发项目,主要是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依托各级人力资源,培育特色产品,带动贫困户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扶贫单位全力扶持贤洋村合作社养殖生态龙葵鸡,打造“一村一品”,推动产业扶贫,每年贫困户获稳定分红,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大力实施电商精准扶贫,帮助龙葵鸡上线电商平台销售,推动养鸡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生态建村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道路硬底化工程相继建成、自来水接到村民家门口、村里污水处理有效改善、夜里村道街灯亮起……自2016年新时期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作为贫困村的革命老区,贤洋村发生了质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

    作为革命老区省级建设示范村庄,贤洋村近年来发展建设备受关注,雷州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多次前往调研。吴雄辉告诉记者,贤洋村不仅是贫困村,同时还是革命老区,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坚持老区建设必须以扶贫脱贫为中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精准扶贫,彻底改变原来贫穷的革命老区面貌。

    经过一年多帮扶,贤洋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底的3610元提高到2016年底的6889元,增长91%,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4万多元,2016年贤洋村脱贫21户62人,脱贫退出率41%,在2016年精准扶贫考核中取得优秀成绩,为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开了好头。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贤洋村贫困户13户74人实现了稳定脱贫,两年共有34户136人脱贫,脱贫退出率达到85%。

    在村容貌村貌建设方面,扶贫单位坚持生态建村,积极筹集资金,分别为贤洋村两个自然村都建成水塔并打好深水井,洁净的自来水流向村民家中,结束了村民靠吃古井水的历史。同时,修通污水道,全村污水和雨水集中流入污水池,集中处理用于灌溉,实现变废为宝。此外,在各个村建设篮球场和生态公园,安装了体育健身设施,为村民健身、休闲提供好去处。

    昔日贫困村,如今正实现华丽转身。村民们都说:“党和政府关心革命老区,扶贫工作队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帮助我们搞好生产,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使我们在奔小康的路上不掉队。”

    据驻村干部介绍,下一步,将借助该村良好生态和种植产业优势,不断完善基础配套,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村民发展第三产业。

精准扶贫促进革命老区建设,如今的雷州市北和镇贤洋(南)村,村容村貌越来越漂亮

相关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