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湛江市东盛大道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审批机构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5年08月01日至2025年08月07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审批机构反映。
联系地址:湛江市坡头区奥体中心体育馆主场馆C区一楼坡头区行政服务中心东侧约200米,邮编:524057
联系电话:0759-3950892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审批机构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湛江市东盛大道新建工程项目 |
建设地点 | 湛江市坡头区 |
建设单位 | 湛江市坡头区代建项目中心 |
项目概况 | 湛江市东盛大道新建工程项目位于湛江市坡头区,全线按城市主干路等级设计,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采用双向六车道加两侧非机动车道布局,道路红线宽度50米,总建设长度约3869.81米,同步建设综合管线、照明及绿化等附属工程。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东盛大道(军港大道至荣昌路段)长约658.11米,二期东盛大道(南调路至海心路路段)长约1898.68米,三期东盛大道(东城中路至中心南路路段)长约1313.02米。 |
环评机构 | 广东众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施工期:按规定落实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包括施工现场围蔽、工地砂土覆盖、工地路面硬化、出工地车辆冲洗车轮车身、暂不开发的场地绿化、加强洒水压尘等,并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立扬尘污染防治监督牌和监控设备;施工车辆和机械使用优质柴油,加强设备、车辆的维护保养;不在施工现场拌制或拌和沥青,采用全封闭沥青摊铺车进行作业。运营期: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加强车辆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并定期洒水,降低机动车尾气与扬尘的影响。 二、水环境污染防治。施工期: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机械及运输车辆冲洗废水引至隔油沉砂池处理后回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雨水导排沟和沉砂池,暴雨径流经沉砂后引至附近雨水管网排放。桥梁施工选择枯水期进行,采用钢围堰施工工艺;涉水桥墩施工过程中设置围油栏,钻井泥浆采用车载式泥浆箱作为泥浆搅拌及沉淀池,收集后运回施工区内进入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建设、洒水降尘等;施工废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运营期:项目配套的雨污水管道与主体工程同时实施;路面雨水经雨水口收集进入沉沙井进行沉沙处理,再经雨水管排入至附近海域;项目南调路以北段,配套污水管网收集的污水由南向北排入黄海路、海河南路规划污水管,近期排至坡头水质净化厂,远期排至海东新区水质净化厂处理;南调路以南段,配套污水管网收集的污水由北向南排入东旺路截污干管,排至坡头水质净化厂处理。 三、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期:合理规划施工布局,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不进行混凝土现场搅拌;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作业;在敏感路段施工时加强设置围挡等。运营期:路面采用改性沥青低噪声路面,并及时对受损路面进行修复,降低机动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在机动车道外侧设置绿化带,加强交通管理和道路养护等,在敏感点路段两侧采取限鸣(含禁鸣)、限速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施工期: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等)用于回填路基,不能利用的部分及时清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场所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隔油沉淀池产生的废油泥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运营期:路侧绿化植物的残败物、部分过往车辆的撒落物和行人丢弃的少量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扫处理。 五、生态影响防治措施。施工期:施工范围控制在项目红线范围内,加强施工环境监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通过采取边坡加固措施等综合措施,减少占地宽度,并采取截水沟、边沟、骨架植草护坡等工程措施,以及植草护坡、护坡道绿化等植被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做好各类临时用地生态与绿化恢复工作等,并避免引进外来物种。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在桥梁两侧设置防撞栏;桥旁内侧陆地合理设置事故应急池,并配置收集管网用于收集危险化学品等事故废液。 |
公众参与情况 |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坡头分局在项目环评受理过程中,没有收到公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