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1、噪声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分为施工机械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不同的施工阶段,噪声有着不同的特性。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道路来往车辆增多,引起交通噪声值升高。必须尽可能把施工期噪声影响减到最小,尤其夜间施工,必须采取措施严加控制。施工单位须遵守法定的施工时间,施工应安排在昼间7:00~12:00、14:00~22:00期间进行,中午及夜间休息时间禁止施工。 2、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暴雨的地表径流。这些施工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 3、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是扬尘、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 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以内。因项目施工场地较为空旷,周边无高大建筑,较有利于气体扩散,施工期产生的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在施工期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垃圾,其中包括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地基开挖的弃方。 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拟清运至湛江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处置。项目挖方能回填的尽量回填,不能回填的,及时清运至湛江市人民政府指定地点进行堆放或回用。 5、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项目场址现状为空地、杂草地,施工期间需平整场地、开挖地基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弃杂土临时堆放过程中遇雨水,受雨水冲刷,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且施工期间建筑散材的堆放,遇到雨天也会增加水土流失量。根据场址地势情况,场址东北高西南低,地表径流经沿着地势自东北至西南流动,故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主要对场址西南侧湛江第四中学造成影响。 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弃杂土及时清运至湛江市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弃土处置场,避免雨天进行场地平整、开挖地基等作业,同时对建筑散材采用可靠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此,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较少。 6、生态影响分析 项目场址土地现状为杂草地、空地等,项目施工将破坏场址的杂草地等植被,造成一定的生物量损失,但该部分生物量较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二、营运期 1、废水 项目污废水主要是学校师生的生活污水,实验室废水。本项目实验废水主要由化学实验所产生,大部分废水为简单的酸碱废水,本项目拟对含有酸碱的容器清洗废水进行收集并经中和处理达到pH6-9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对含有重金属、强氧化性、有机物、酸碱试剂等废水进行专门容器收集后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霞山水质净化厂进行深度处理后外排,对纳污水体影响较小; 2、大气污染源 项目废气主要是食堂油烟、垃圾房恶臭气体、机动车尾气、备用柴油发电机尾气、实验废气。 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用塑料袋包装好后,再用手推车运送至垃圾收集点内进行堆放,待环卫部门上门收集。地面停车位设置在校园东南角,设有独立的机动车出入口,避开人行出入口,机动车尾气属无组织排放,地面空旷扩散快,对环境影响很小。地下停车位空气不流通使废气聚集,因此产生的污染物浓度高,成为校区内主要的空气污染源。项目备用发电机的排气口由发电机供货厂家配套供应油烟气水幕处理设备,水喷淋处理对颗粒物的去除效率可达80%以上。 3、噪声 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内部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噪声、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等。 主要为建设项目用地内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项目内的车辆一般为小汽车,声级在65~75dB,要求校区内行使的车辆不得鸣笛,并限制噪声超标车辆驶入。 供水水泵产生的噪声,声源级一般在70~80dB,发电机在90~100dB左右。项目水泵房设置于地下室,备用发电机置于地下室的发电机房,地下室的隔声效果在20dB以上;同时建设单位可以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减振垫消声器、增强泵房机房密闭性来降低噪声污染,这些降噪措施的降噪效果在10~15dB左右。 对地下停车场通风设施产生的噪声,声级在70~75dB,业主拟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减振垫、对风机安装消声器以及增强地下风机房的密闭性来降低噪声污染。 4、固体废弃物 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员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及厨房废油脂、实验固废和废液。 厨余垃圾按照有关规定收集、存放处置并与废油脂一同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置。医务室将产生药品、棉纱、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HW01危险废物,预计产生量约0.4t/a。分类包装后盛放在医疗废物周转箱内,再置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内,然后定期委托具有相应危废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本项目实验固体废物主要为空试剂瓶、试验用废纸、废弃试剂、废实验器皿等,实验过程中将产生含重金属、强氧化性、有机物、酸碱试剂等实验废水,以及实验室酸性气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这些实验废液和沾染了化学试剂的实验器皿等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HW49危险废物。此类废物需集中收集暂存,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