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义务教育

高考临近,医生教你轻松应考——考生和家长应保持平常心

时间:2020-06-24 11:10:54 来源:湛江日报
【打印】 【字体:
  网络图片
  记者  文秋华

  今年春天,受疫情影响,高三学生们猝不及防地被放了一个“长假”,只能靠自己在家里“云听课”“云自习”。虽然复学复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仍有考生感到不适应,原本就让人“压力山大”的高考,现在更让人“忧心忡忡”。因此有人说,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恐怕是最焦虑的一届。记者了解到,对于高考延期一个月,有的考生感觉备考时间更充裕了,但也有考生坦言会更加焦虑。那么,考生要如何做好心理调适,不被压力影响学习呢?记者采访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林志雄。

  考生

  做适量运动

  保持生活规律

  2020年的高考生注定是有故事的一届。往年的这个时候,高考生已经结束高考,开启了狂欢模式。可是今年,在“外防输入,内严管控”的疫情背景下,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给高三年级师生迎考备考计划带来了冲击。

  林志雄认为,高考是每个中学生人生选择的第一个重要路口,它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竞赛,同时也是一场心理素质的竞赛,临考的最佳状态是保持一定的紧张程度,内心略带一点兴奋。

  对于很多考生所提到的“焦虑”情绪,并不完全是坏事,适当的压力对考生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让考生重视高考,保持规律的学习节奏。但如果考生出现心烦意乱、失眠、没有食欲、查不出原因的身体不适等表现时,就要注意了,这是压力过大带来的负面情绪。因此,备考之余,学会自我减压、适度放松非常重要。

  如果觉得压力大了该如何减压呢?林志雄建议,考生可以和家人、朋友谈谈心,或者听听音乐,做做深呼吸。另外,到户外适度活动,或者调动身体其他感官,可以让情绪得到释放,这也是减压的过程。这段时间内不建议考生进行如篮球、足球等激烈且有较多身体对抗动作的运动项目,散步、慢跑等运动是不错的选择。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生活秩序对考生的常态发挥也至关重要。考生在一个月的备考期间应尽量维持情绪稳定,以阳光、积极、自信的态度迎接高考。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制定一个月的个人计划,查漏补缺,不攀比,用目标引领自己。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入睡,不搞突击,保持常规而充足的睡眠,饮食也保持平时的规律,尽量减少生活节律的突然变化。

  家长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维持日常生活状态

  作为考生的“后勤部长”,家长的情绪也很重要,林志雄提醒家长,千万不要把自身的焦虑情绪带给孩子,要做到不唠叨,多鼓励,做好后勤保障。

  家长也要减压。很多考生的焦虑来源于父母和家庭,由于家长内心也十分焦虑紧张,会通过言语、动作、甚至表情、眼神传递给学生,无形中加大学生的紧张情绪。家长要注重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平和的家庭氛围。

  家长更应该保持镇定,调整好自我情绪,以身作则,起好示范作用。在自己无法控制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与孩子保持一定距离,找合理的途径宣泄,比如和好朋友倾诉,做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在家中,尽量给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与信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学生有效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同时,家长要对考试本身抱有平常心,对考生进行客观评估,不给不切实际的预期,减少来自家庭的压力,不给考生附加紧张因素。

  高考前要尽量维持日常生活状态,减少高考“仪式感”,不给考生营造紧张情绪,产生不必要的压力。家长不要太多地改变考生平时的饮食习惯,考生平时吃惯什么就吃什么,不需要给孩子吃山珍海味,也不要让孩子大鱼大肉,这些食物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有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等问题。


相关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