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打造创文新“名片”:学生食堂非就餐时间“变身”大课室
本报讯 (记者何有凤 通讯员关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进岭南师范学院学生食堂泽园一楼,只见灯火通明,就像走进了一个舒适的自习室,与以前喧哗的食堂全然不同。这是该校在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将学生食堂的升级改造作为一个惠及师生的整改项目,在优化用餐环境基础上,将学生食堂“变身”成一个比较休闲的学习、活动场所。
该校文传学院的大四学生李志滨这段时间不仅喜欢到泽园就餐,其余时间也喜欢往泽园跑,他感觉这里更像一个舒适的大教室,随便找个位置坐下,便可安静地读书学习,饿了还可以选择吃点水果饮料或者特色点心。很多院系班级、学生社团也主动申请,借用食堂的二、三楼大厅开展主题班会、党日活动或者社团兴趣沙龙。
该校领导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食堂是学生们除了宿舍和教室之外,每天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目前,国内外一些大学的餐厅,布置得很优雅温馨,除了就餐时间,还是学生读书、做作业、小组讨论的理想之地。校领导要求学校教育服务公司在改造装修该食堂时,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利用供餐的时间差,把食堂打造成另一个更具舒适功能的服务育人环境。
学校教育服务公司投入400多万元对泽园食堂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以充分发挥食堂就餐、学习、生活的功能为目标,泽园食堂在服务理念、空间设计上,改变以往传统的餐桌模式,进一步拓展就餐面积,营造明亮、雅洁、舒适的就餐空间;在功能设计上,采取多功能相结合的模式,更好满足学生就餐、学习和课外活动等多种需求,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服务育人环境。
也许有人问,在食堂里自习,会舒服吗?岭南师范学院教育服务公司总经理凌贤郅介绍,食堂并不是简单地变为自习室,要为学生提供整洁自习环境和周到的服务,譬如说,不能有“油烟味”,要在学生用完餐之后快速完成打扫。此外,还将开放空调、提供饮水机、设置储物柜等方便学生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在泽园试运行后,在充分调动后勤员工做好服务基础上,一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已经上岗,任务是在非就餐时间负责维持好秩序和清洁。此外,岭南师范学院已经对改建后的泽园做了重新定位——既是开心的美食餐厅,也是惬意的“第二教室”,更要成为后勤员工与学生共建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