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要闻

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时间:2021-04-24 10:57:09 来源:湛江日报
【打印】 【字体:

  4月23日,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组织召开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座谈会。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团市委等9个单位发言,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合力关爱培养未成年人,不断提升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培育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本是未成年人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但近年来,因为一些人对教育的片面理解,一味把学生教育推给学校,岀现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现象。新的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忽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就是失责失职。

  在对未成年人教育中,学校当然担负主要责任,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家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好习惯、好传统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诚实守信等。还有一些日常生活细节的正确引导,这些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最终都要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社会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养成。青少年品德教育需要有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支持。

  我们已进入信息社会。现在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互联网。互联网是青少年群体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但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很容易对心智尚未健全、自控能力较弱的青少年群体造成伤害。特别是不少网络平台充斥着低俗有害的信息,孩子们一打开网就能接触到。全国“扫黄打非”办开展的“护苗2020”专项行动,仅在2020年上半年就查删处置了淫秽色情、恐怖暴力、低俗恶俗等不良信息603万余条;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共计关闭违法网站13942家(据人民日报报道)。试想一个学生整天沉迷在这些不良网站中,受到粗俗低劣信息侵蚀,哪有心思学习,何谈追求上进,思想道德滑坡是必然的。防止网络沉迷,治理有害信息是当前极为重要,十分迫切的任务。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都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精心打造清朗优良的网络环境,帮助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危害。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作为家长,更要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担负起引导孩子们正确用网的责任。家长要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看管、多一些兴趣引导。现在看来,急需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网络教育的课程设置,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


  李湘东

相关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