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要闻

党建引领工业主战场高质量发展

粤西首个综合性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两新”党组织教育基地在东海岛启航
时间:2020-07-03 11:29:33 来源:湛江日报
【打印】 【字体:

  “湛江产业园区企业的党员职工有了‘新家’。”6月29日,粤西首个综合性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两新”党组织教育基地在东海岛正式启航,为党的99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更为湛江工业主战场高质量发展竖起了红色引擎。

  作为园区重要配套,东海岛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融合海岛文化、地域特色、红色基因、党建元素,集党务、政务以及社会化服务于一体,开辟了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互融共促的新阵地,全力打造“党建工作的孵化器、服务企业的示范窗口、红色实践的教育基地、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打造“区域党建”新模式

  湛江有4个投资超百亿元的工业重大项目,其中3个落子东海岛。随着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和巴斯夫等重大项目建成达产和开工建设,迅速形成了钢铁、石化、纸业三大产业集群,企业纷纷抢滩东海岛。目前,东海岛有1000多家企业,员工3万多名,党员2000多名。

  党员职工数量剧增,出现了园区企业间党建融合不强,党务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党员凝聚力不够强大、服务企业力度不足等问题,给园区治理和发展带来挑战。

  “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打造‘区域党建’新模式,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经开区党委、管委会、区委组织部负责人经过多次调研,大胆地提出了:投入1500万元,在东海岛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湛江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园区党群服务中心!

  党建与经济发展互融共促

  东海岛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东海大道中,居东海岛中心,由人民广场、中心大楼两部分构成,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仅用一年时间建成。为赶进度抢工期,经开区委组织部牵头,各相关单位奋战一线,常从早上一直开会至晚上,不停地研究修改方案,甚至在会场解决午餐和晚餐。

  “中心将有效解决企业党组织活动设施不全、活动开展不经常等难题,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区党建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将东海岛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创建特色党建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去推进,推动政企交流合作,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中心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和“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一二楼设党史党建厅、民俗展厅、经济发展和规划展示馆等,三楼有新时代大讲堂、智慧书吧、人才驿站、综合服务室等,集教育、展览和服务功能于一体,寓教于乐、寓乐于学。

  “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让我们企业党员职工有了家一般的归属感。”中心每天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闭馆后,门前的人民广场也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东海岛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中心将组织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企业党员到中心“定时定点”过组织生活,举办人才服务、法律知识、创业创新等专题讲座,开展以“园区树党旗,服务零距离”为主题的“一区一亮点”创建活动。

  建馆立史传承经开区精神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东海岛是粤桂边区革命斗争的中心,西山村享有“小延安”的美誉。解放军四十三军从硇洲岛津前村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全区革命老区村庄150多条15多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一半以上。改革开放时期,经开区入列中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如今是湛江经济重要增长极和工业主战场,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宝贵经验。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思想的引领。“建党史馆、规划馆和成果展示馆等,把经开区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基因保护和传承下去,让党员群众从中了解历史看到未来接受教育。”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寻找红色足迹,保护传承历史。革命斗争时代,“白条仔”船常被中共地下组织用来护送革命人士、伤员、物资、情报等。中共东海支部书记沈斌等人用“白条仔”在海上漂了三天三夜才脱险。为更直观展示历史,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农村走访群众,并把东海岛革命先辈的后人请上门为党史馆出谋献策。

  根据群众的描述,工作人员辗转到银帆公园找到“白条仔”船,拍照回去再请人制作出“白条仔”船陈列在展馆,让党员群众深受红色洗礼。经开区别出新裁地以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还原了西山村的革命历史故事,让人瞬间穿越回到烽火年代。

  展示成果,催人奋进。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成果展示馆,图文并茂地将经开区36年的发展成果呈现出来。在规划展厅,以L幕沙盘投影,采用地幕+直幕联动、裸眼3D等高科技手段,高水平地展示经开区未来恢弘的建设发展规划,激发党员职工发奋向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开区首次将经开区人探索与思考的精髓,梳理形成文字向外界展现,令人耳目一新深受教育。如阐明了引领经开区发展的思想、初心使命、奋斗目标、开荒牛精神、一线工作法、系统协同创新的工作模式,还有经开区的发展路径、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干部“十要”等。

  党建引领东海岛文化复兴

  东海岛民俗文化丰富,人龙舞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民间艺术奇葩“东海嫁”传唱几百年。为了把散落民间的艺术瑰宝串珠成链,经开区在党群服务中心中打造东海岛民俗文化矩阵,以党建引领东海岛民俗复兴创新,更好地保护传承下来。

  为在馆内展示东海群众在红白事中用哭腔演唱的东海嫁民歌,经开区人口局工作人员绞尽脑汁。“请人用泥塑制作婚嫁新娘等,再录制东海嫁在旁播放。”

  “目前在东海,会唱东海嫁的大多是上年纪老人,录制播放效果欠佳。”经开区人口局工作人员到东简钢铁安置小区找到会唱东海嫁的叶爷爷,他推荐一名40多岁的艺人。工作人员与之对个别音调作了创新和改良,最后成功录制出有东海特色、哀婉动听的东海嫁民歌在馆中播放。

  民俗展馆,别具一格。展馆以图片、文字、雕塑、多媒体等多形式充分展示东海岛的民俗文化,首次全面系统地对外展示宣传东海岛特色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路玉萍 郑岚岚

相关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