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人大第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517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时间:2016-04-06 11:25:32 来源:本网
【打印】 【字体:

省旅游局:

  省人大代表熊春燕等提出的《关于支持湛江打造新海丝与环北部湾国际旅游半岛的建议》(第1517号)收悉。经研究,我市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加大湛江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力度

  目前,我市旅游工作正着力创建省滨海旅游示范市,打造中国南方冬休度假基地、国际性滨海旅游目的地,大力宣传湛江“湛蓝的海、湛蓝的天”城市旅游形象,打响“黄金海岸、热带绿都、天南古邑、魅力港城”旅游品牌,着力擦亮“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环北部湾中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等品牌。

  我市旅游形象宣传投入逐步加大,力度逐步加强。2015年市财政共安排950万元用于湛江旅游宣传推广经费,多平台、多渠道、多方位地加强宣传力度,包括开发湛江旅游手机APP软件,建设专题网站,开发电子触摸查询机,策划赤坎老街骑行旅游线路,编制《湛江市旅游交通图》,出版《邂逅湛江》、《图说湛江》旅游书刊。此外,还安排563万元在广东卫视频道和央视平台宣传湛江“五岛一湾”滨海旅游品牌,摄制湛江旅游形象宣传片并在中央电视台2套、5套天气预报栏目投放。

  二、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支点城市旅游合作

  (一)加入北部湾旅游推广联盟。2015年10月28日,由国家旅游局指导,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广东省旅游局、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等三省(区)旅游部门组成的“北部湾(中国)旅游推广联盟”在广西北海市成立。经广东省旅游局审定,由湛江市旅游局与广州市旅游局代表广东省加入该组织,与有关成员单位代表共同签署了北部湾(中国)旅游推广联盟合作宣言。我市旅游局借助该平台与组织成员单位谋划面向国际客源市场策划精品旅游线路产品,打造“美丽中国—美丽北部湾(中国)”品牌形象,开展系列联合推广工作,包括推进邮轮市场开发及无障碍区域旅游合作等。

  (二)构建东盟—湛江旅游走廊。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湛江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于2015年10月开通我市至曼谷直航班机,加快构建湛江—东盟旅游走廊,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新地标和广东滨海旅游示范市。

  三、打造雷州旅游文化品牌

  (一)我市编制《湛江市滨海城市旅游规划》,明确滨海城市旅游产品体系规划,统筹湛江中心城区旅游发展各要素,用好雷州文化促进旅游发展,推动湛江文化旅游更快、更好、更协调地发展。

  (二)大力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休闲业发展。以“人龙舞”、“舞鹰雄”、“醒狮”、“龙舟”、“飘色”、“石狗”、“雷州换鼓”、“傩舞”等富有湛江特色的民间民俗艺术为载体,丰富和提升旅游项目的内涵,推动旅游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发展。加强对古迹文物、名人故居、革命遗址、法式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打造霞山欧陆风情街、特呈岛“文明生态旅游新海岛”、雷州历史文化名城、徐闻海上丝绸之路、大汉三墩、吴川名人故居等一批适合于休闲度假的生态旅游品牌;发挥各类艺术团体的作用,扶持石狗、醒狮、飘色、人龙舞等演出和展览队伍到各地参加演出和比赛,使其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积极开发经营系列旅游产品,支持研发生产石狗、醒狮、飘色、人龙舞等具有湛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并鼓励在各大旅游景点、宾馆酒店、商场进行展示和销售。

  同时,我市拟将调顺岛打造成为以文化产业为中心,集商务办公、居住、主题公园、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现代化、新型、综合的“湛江旅游文化岛”。该工程列为我市“文化强市”十大工程之一。项目建设用地面积250-280亩,将建设湛江大剧院、湛江图书馆、湛江博物馆、湛江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市民文化广场等。

  (三)在“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设立“旅游文化地标”。2015年,我市在金沙湾滨海旅游景区建设了具有湛江旅游文化特色的塑像造型,如湛江水球运动塑像、湛江体育代表人物手印等,下阶段将建设雷州民俗文化元素与滨海自然景观融合的塑像造型,增加旅游吸引物。

  四、建议

  (一)建议省有关部门扶持湛江打造雷州旅游文化品牌,把雷州半岛人文旅游资源提升为广东旅游文化品牌之一进行打造。大力支持我市醒狮、雷剧等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

  (二)通过省级大型展会、经贸活动等平台大力宣传雷州半岛旅游文化特色。建议省财政给予资金扶持,加大湛江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与环北部湾国际旅游半岛的宣传推介。

  

湛江市人民政府

2016年4月6日

相关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