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区县动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再度聚焦徐闻菠萝 采访县委书记罗红霞

成功打造2022菠萝产业升级版
时间:2022-05-23 14:42:36 来源:徐闻融媒
【打印】 【字体:

  徐闻菠萝再引央视关注,5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吴媚苗、陈恒杰到徐闻县,聚焦徐闻菠萝产业发展,采访县委书记罗红霞。据了解,该报道将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并在中央新闻联播推出。

  当天上午,位于曲界镇的“菠萝的海”阳光明媚,菠萝收获季虽已近尾声,但仍可看到一些园地上金黄色的菠萝果,果农正在采摘。央视记者架起设备记录采摘菠萝的繁忙场面,并与种植户交谈,全面了解菠萝种植、销售等方面情况。

  图片

  徐闻有着近百年菠萝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上市面积22万亩左右,常年产量70万吨左右,面积及产量超全国1/3。近年来,徐闻在省、市支持下,不断探索徐闻菠萝“12221”市场营销体系,发力生产和市场两端,打响“粤字号”农业品牌,让徐闻菠萝从田间地头的“甜蜜果”,变成千家万户的“致富果”、广袤乡村的“振兴果”。今年,徐闻还上榜“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

  图片

  当天下午,央视记者深入菠萝运营中心、菠萝加工厂等进行采访,全面了解徐闻菠萝流通大数据、对接RCEP成员国、小鲜果加工等方面情况。

  图片

  据介绍,徐闻今年打造菠萝产业升级版,重点抓了以下工作:抓好基地促品控。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推进徐闻菠萝“十大工程”38条建议,继续擦亮“徐闻菠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牌子,重点抓好菠萝“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营销、新农人”的“六新”种植示范基地,通过标准化种植推动菠萝品质管控提升,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推动徐闻菠萝产业发展壮大;抓好标准促转型。大力推进产业链延伸提质,聚力发展鲜切小鲜果,在全国率先发布鲜切菠萝团体标准,并出台《促进菠萝加工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全力扶持发展基础好、辐射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提升菠萝初级和精深加工能力水平;抓好“四张牌”促升级。积极打造“中国直播第一县”,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依托广东省首创数字营销“千人培训”、“千人直播”活动的成功举办,努力培养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手机,既会种菠萝、又会卖菠萝的“双栖新农民”,积极创建“中国直播第一县”,让乡村振兴插上“互联网”翅膀,飞得更高、跑得更快。

  图片

  今年来,在疫情严重影响的背景下,徐闻菠萝“12221”市场营销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菠萝销售价格行情普遍稳定。目前止,菠萝已经销售65万吨,占全年产量的93%。今年2月,徐闻菠萝对接RCEP出口新加坡,标志着徐闻菠萝以“中国菠萝”的身份,正式进入RCEP成员国,成为中国与RCEP成员国家双边贸易的新亮点。

  图片

  徐闻菠萝多管齐下成功营销惠及全县15万果农,引起全国广泛关注, 徐闻菠萝已成全国网红果。19日,央视记者采访了县委书记罗红霞。【县委书记罗红霞 :2022年,我们深入探索徐闻菠萝“12221”市场体系,推出四大创新之举,力促菠萝产业做大做强:一是首创菠萝加工“十条”,推动延链升级。二是首创菠萝RCEP出口,加快国际接轨。三是首创菠萝“千人”销售,插上互联网“翅膀”。四是首创菠萝数据小屏,便捷灵活使用。接下来,徐闻会围绕“数字化、国际化、产业化、金融化”发展目标,着力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抢抓RCEP机遇,按照菠萝“十大工程”38条,推动徐闻菠萝“12221”市场体系2.0升级版,擦亮徐闻菠萝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品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菠萝产业带,实现徐闻菠萝飘香国内外,谱写农民增收致富新篇章,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典范和样板。第一,以“菠萝食品化工程”为切入点,打好“产业牌”。拉长菠萝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们会推出鲜切果、新菜式,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研发菠萝预制菜。我们还会建设“菠萝民宿”,打造“菠萝新农村”,建成世界级田园美学旅游目的地。第二,以“RCEP菠萝国际交易中心”为切入点,打好“市场牌”。加快推进徐闻RCEP菠萝国际交易中心建设,培养龙头企业,扶持菠萝出口基地,建设田头智慧小站,构建国际菠萝大数据。第三,以“种业太空改良行动”为突破点,打好“科技牌”。同时,我们还会以“讲好菠萝文化故事”为创新点,打好“文化牌”。】

  图片

  菠萝产业发展改变徐闻农村面貌,发展菠萝种植业的曲界、前山、锦和、和安等东部7个乡镇村庄发生可喜变化,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据悉,此次央视聚焦徐闻菠萝报道,将在近日新闻频道播出,并在央视新闻联播推出。

  总监制:刘卫

  监制:蔡明智

  二审:徐大荣

  编辑:庞小城

  徐闻融媒记者 :黄子津  谭 章  陈安智

  实习生:陈文君


相关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