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钢铁矢志报国 绿色智慧勇攀高峰
1890年,是中国钢铁工业永远铭记的年份;2020年,同样是值得载入中国钢铁工业史册的年份。
今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迎来130年,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投产5周年。
从诞生当年产钢不足10吨到全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用一炉炉铁水、一卷卷钢铁,领跑中国钢铁行业,为国家挺起钢铁脊梁,展现着大国重器、中流砥柱的使命与担当。
作为中国宝武年轻的“家庭成员”,宝钢股份湛江钢铁牢记中国钢铁工业的初心使命,在祖国大陆最南端赓续优良传统,书写新时代钢铁故事,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作出湛钢贡献。
湛江钢铁基地内景。
钢渣鱼礁。
钢铁报国 工业兴邦
中国钢铁工业从来都被寄予民族“自强”“求富”的厚望,中国宝武130年的岁月长河,正是中国一部波澜壮阔的自强史和奋斗史。
1890年,中国第一家炼钢厂——江南制造局炼钢厂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大型钢铁企业——汉阳铁厂相继成立。那是近代中国钢铁工业的肇始,也是百年宝武的源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钢铁工业迈开了探索的脚步,见证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铮铮铁骨,奔腾的铁水正是中华儿女的热血。
旧中国的钢铁企业,在战火中蹒跚前行。1938年,汉阳铁厂和上海炼钢厂内迁重庆,成为重庆钢铁的前身,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血脉得以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浴火重生的钢铁业,在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情况下描绘崭新图景。
八一钢铁总厂在茫茫戈壁滩上白手起家,马钢、武钢、鄂钢相继在长江之畔破土动工,韶关钢铁厂重建,梅钢在秦淮河畔初露雄姿……一座座钢城先后在全国各地崛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工业基础,用钢花铁水哺育着泱泱大国的工业建设。
1974年,武钢“一米七”轧机的引进,拉开了我国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序幕,为中国钢铁工业学习和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打开了一扇窗。
如果说中国宝武为新中国前三十年打下了钢铁工业的坚实基础,那么跨入改革开放进行时,钢铁工业则助推着新中国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加速前行,在国际上屡屡刷新“中国速度”。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中国钢铁向着世界一流奋力奔跑。举国瞩目的现代化钢厂——宝钢拔地而起。
这一中国钢铁工业乃至中国工业史上投资最多、技术最新、难度最大的工程,跨越式缩短了中国钢铁工业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距离,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一座伟岸的丰碑。
1998年,上海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成立揭牌。
2011年,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成立。
2016年,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我国规模最大的钢铁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横空出世。
从上海宝山到江苏梅山、安徽马鞍山、武汉青山、湛江东山、鄂州西山一直到重庆长寿新区,从新疆乌鲁木齐到广东韶关,中国宝武一路策马扬鞭,向“亿吨宝武”和“全球钢铁业引领者”的目标砥砺奋进。
使命在肩 领航发展
这是用开拓进取绘就的壮美诗篇,这是用众志成城铸就的钢铁巨舰。中国宝武的130年里,有湛江钢铁“钢花向海”的步履。
在宝钢第一炉铁水出炉那年,由冶金部“牵线”,宝钢与湛江“有缘千里来相会”。
1991年,时任冶金部副部长、宝钢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黎明带领钢铁专家团队来到湛江考察,展望宝钢未来的发展,坚定了宝钢人在南海之滨湛江开启“二次创业”征程的信心。
湛江也为早日圆“钢铁梦”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前期准备工作。政府部门多番奔走,优秀人才纷至沓来,海岛居民腾地迎接……
2012年5月24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国家发改委核准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湛江与宝钢终于喜结良缘。
一个星期后,传承着中国宝武红色基因的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在广东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东海岛奠基动工。古老的海岛有了新的标签——湛江大工业“主战场”。
2015年9月25日,湛江钢铁一号高炉顺利点火。
2015年9月28日,湛江钢铁第一炉钢水。
中国宝武在这个“明日之星”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把宝钢30年来积淀的一大批专利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和再创新,应用宝钢专利803项、技术秘密1486项,建设新型现代化钢厂。
一号高炉主体工程于2013年5月17日开工,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195000方、钢结构制安92764吨、设备安装62839吨之后,宝钢人用激情和汗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湛钢速度”,昔日的一片滩涂变成了一座灯火璀璨的现代化钢城。
2015年9月25日上午,一百多米高的一号高炉高耸入云,俯瞰着湛江湾。从上海宝山的宝钢股份炼铁厂四号高炉取来的火种投入到湛江钢铁一号高炉风口内,一号高炉燃起了希望之火,一座世界级绿色“钢铁梦工厂”面世!
五年来,湛江钢铁坚定扛起开启湛江大工业时代、加快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步伐、优化我国钢铁工业产业布局的历史使命,创造了一个个行业内奇迹,获得被誉为世界工程界“诺贝尔奖”的“菲迪克奖”,成为湛江市临港重大产业集群发展的一张“金名片”,成为国内现代化全流程绿色钢铁企业的标杆。
目前,热轧、厚板、冷轧(普冷和热镀锌)60KG级以下品种拓展完成率100%,日系等高端汽车板用户产品认证对标宝山基地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19年10月份新投产的D122超高强钢机组,产品设计大纲品种拓展完成率接近100%,具备稳定批量供货能力。
从这里产生的热轧板、冷轧薄板、冷轧超高强钢、热镀锌板、电工钢及宽厚板源源不断走向中国南方市场,满足“一带一路”新兴经济体对中高端钢铁产品的需求。
制造绿色 共融共生
生态兴则文明兴。
在创造金山银山的同时,湛江钢铁也在用心用情保护着绿水青山,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与城市共享一方蓝天、共护一邦沃土、共筑一湾绿水、共育一片绿林,擦亮湛钢环保名片。
和传统的烟雾大、灰尘多的钢铁厂不同,湛江钢铁是“会呼吸的钢铁”。在这里,湖海、湿地、草地、灌木丛、乔木林等俨然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徜徉在厂区内,四季花开,碧波荡漾,鸟儿欢歌,宛如置身于花园中。
就连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环境要求苛刻的“中国最美小鸟”栗喉蜂虎鸟,每年初夏都呼朋引类如约飞临湛江钢铁,这里已成为它们温暖的家。
早在建设之初,湛江钢铁就把生态环保与主体建设放在天平的两端,执行钢铁行业最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标准(钢铁主业)和超净排放标准(自备电厂),每建一个工程,就添一点“绿”。
2019年3月29日,湛江钢铁三号高炉系统项目正式打桩建设。
俯瞰湛江钢铁基地园区。
已经投产的一二号高炉系统,湛江钢铁在节能环保方面投入超过64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约16%,吨钢环保投资720元,采用行业领先的节能环保技术116项,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在所采用的环保技术当中,就有不少“独门秘诀”——全球首套焦炉烟气同步脱硫脱硝装置、国内首套自主集成的活性炭烧结烟气“三脱”装置、自备电厂湿法脱硫+SCR催化脱硝技术。
一项项环保技术的投入运行和成功应用,为企业绿色发展根植了优质基因,开创了绿色钢铁“湛钢模式”:
2017年以来,湛江钢铁“自备电厂超洁净排放”“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焦化废水处理湿地技术”“单基地雨水回收量”“固废综合利用率”等多项关键绿色指标,为国内甚至全球之最;
在最新的清洁生产标准下,湛江钢铁清洁生产水平得分为91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评中国钢协2019年度“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
以鉴江引水为主,海水淡化、废水回收和雨水收集并重,减少对地方淡水资源的消耗,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98%,获国家工信部“全国钢铁行业水效领跑者”企业称号;
全国首个全工序达到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工厂,目前正在按照超低排放标准进行升级改造,自备电厂提前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起洁净标准。
可以说,扎根于南海之滨的湛江钢铁,已不是一座单纯的钢铁厂,而是一个绿色钢铁生态圈。水、气、尘、渣,鸟、花、草都是钢铁的伙伴,它们怀揣绿色使命,以循环的姿态刷新湛钢风景,相互交融交汇交换交映,构建呼吸与共、环环不息的绿色钢铁生命共同体,实现钢厂与城市共融共生。
智慧绽放 产城融合
智慧让制造更美好,智慧制造是未来钢厂的重要特征之一。
作为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宝钢股份湛江钢铁肩负起新时代国有企业和钢铁行业的使命担当,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有闲、有钱、有趣”指数,促进员工与企业和谐、幸福发展为目标,推动管理变革与流程再造,夯实简单高效低成本优势,建立钢铁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全产线数字化工厂”、劳动效率全面提升,打造智慧钢厂新标杆。
2019年12月27日,全球首套智慧铁水无人运输系统在湛江钢铁上线联调。到2020年7月,实现了8台机车、28台鱼雷罐车全系统无人化运行。系统运转平稳,无人化率达95%,在业界拔得头筹。
2020年6月10日,湛江钢铁全国首家5G独立核心网组网成功,赋能3大类工业应用场景,实现工厂5大核心要素的效能提升,为树立智慧钢厂建设新标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摘得全省首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牌匾。
湛江钢铁基地水控中心。
湛江钢铁基地现代化控制室。
“5G+工业互联网”为湛江钢铁插上了一双“智慧翅膀”。目前已策划了30+应用场景,实现“生产、设备、物流、能环、安全”五大核心要素的效能提升,不断发挥数字化、智能化的代际优势,助力全面对标找差,建设世界效率最高的绿色碳钢制造基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湛江钢铁与一墙之隔的“邻居”——中科炼化携手发展“智慧”,开创工业园区工业气体循环经济新模式,建设“与中科循环经济项目焦炉煤气制气项目”,互利共赢,发展循环经济,引领社会绿色发展,实现湛江钢铁与湛江城市区域产城融合发展。
随着“智慧”在湛江钢铁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在线”“远程”“无人”操作,让这座钢城的超级大脑升级迭代!
对于智慧钢铁,湛江钢铁还怀有远大的理想:2020年,全球首创的智慧铁水运输系统全面达效,水系统集控中心二阶段投运;2021年,高质量建成三高炉系统智慧产线;2022年,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下的智慧工厂,致力于解放人、提升人、服务人,让员工共享美好生活!
奋楫扬帆 钢铁强国
130年时间,炼就一艘坚不可摧的钢铁航母,这份百年基业,映照出来的是宝武人的那份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
5年时间,锻就二次创业的广阔舞台,站在历史新起点,湛钢人弘扬着中国宝武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血脉和优良传统。
湛钢人的精神,在抗击超强台风“彩虹”紧张奋战52小时后使高炉复风的百折不挠中;湛钢人的风骨,在一次次攻破技术难题成功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坚持不懈里;湛钢人的品格,在克服新冠肺炎疫魔推动三高炉系统项目再一次刷新“湛钢速度”的奋勇当先里……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湛钢人却在爬坡越坎时屡屡展现出“钢铁挂帅”“后劲十足”的精神风貌和豪迈气概,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最大的事,将全部的激情和智慧投入企业发展,推进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发展壮大,开拓出湛江临港产业一片新天地。
明天,决战宝钢湛江钢铁三号高炉系统项目建设誓师大会将吹响奋战2021年6月点火投产的冲锋令。12.58平方公里的现代钢城将增加一个新“地标”,湛江钢铁也再添一员“猛将”。
当前,湛江钢铁与中科炼化、巴斯夫等其余3个投资超百亿美元重大临港产业项目一道,推动着湛江发展成为华南地区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的集聚基地,未来将为推动广东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服务湛江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作出更大贡献。
风雨兼程,全力以赴。全体湛钢人将坚持“全面对标找差、追求极致效率,深化创新变革、争创世界一流”,以“赶超”的志气、“稳准”的底气、“破立”的锐气,在日复一日的生产经营中追求极致效率,在千军万马的工程建设中创造湛钢速度,奋力推动湛江钢铁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助力中国宝武打造“国之重器”、铸就“镇国之宝”砥砺前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最大贡献,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答卷。
陈彦 陈星 彭翔凤 张锋锋 刘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