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回应关切

湛江市“春风利剑2025”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

专项行动显成效 守护平安惠民生
时间:2025-05-13 09:56:38 来源:湛江日报
【打印】 【字体:

  今年1月,湛江全面开展“春风利剑2025”专项行动,重点围绕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业领域欠薪问题、道路非法运营问题、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隐患等5个方面问题开展打击治理,大力化解各类安全隐患,有效净化社会面环境。

  5月12日,湛江市“春风利剑2025”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全市开展“春风利剑2025”专项行动以来的部署落实情况和举措成效。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介绍相关情况并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

  反诈“组合拳”显成效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频发,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春风利剑2025”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湛江市打劝结合、综合施策,打出反诈“组合拳”,构筑起坚实的反诈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市县两级反诈指挥部建立“每日两会商一调度”机制,推行市县所三级7×24小时不间断预警劝阻。截至目前,已累计预警19.86万人次,成功拦阻2.9亿元被骗资金,避免5957宗电诈案件发生,通过科技与人力的紧密配合,将诈骗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

  在打击犯罪方面,湛江公安机关重拳出击,全面围剿电诈犯罪生态,全市立案查处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同比下降12.92%,逮捕人数逆势上升52.48%,带动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0.14%。今年以来,共侦破涉诈案件630宗,刑事拘留758人、逮捕215人,并发起“虚假购物专案”“红包专案”等2次集群战役,刑拘141人,以雷霆之势震慑犯罪分子。

  在综合治理层面,湛江联合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筑牢源头防线,形成全社会反诈合力。行动期间,向81名事主返还被骗资金445.3万元,切实为群众挽回损失。

  湛江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保持反诈高压态势不松懈。同时,警方特别提醒市民:面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段,务必牢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遭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或96110报警,切勿轻信境外高薪诱惑,谨防陷入电诈陷阱。

  织密未成年人“防护网”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社会关注热点,“春风利剑2025”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湛江市以“打防并举、综合施策”为抓手,多部门协同发力,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坚实防线。

  行动开展至今,实现侵害未成年人现案100%侦破,推动年内侵害未成年人警情数同比下降38.3%。法院同步推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模式,以司法力量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在春季开学两周内全覆盖开展“法治第一课”,168万名师生从中受益;妇联、检察、公安、残联等多部门组成联合宣讲团,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普法活动292场次,将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送进千家万户。

  在关爱帮扶领域,湛江推出“警察妈妈”结对计划,4521名留守女童与女警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这些“警察妈妈”不仅为孩子们送去生活物资、开展心理辅导,更通过言传身教普及法律知识,帮助留守女童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持续深化“零容忍、严打击、护弱势、保平安”工作理念,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长效机制,凝聚全社会力量织密安全“防护网”。

  “安薪”行动见效

  在解决行业领域欠薪问题上,湛江精准发力,全力守护劳动者“钱袋子”,交出亮眼“安薪”答卷。

  湛江将374个在建项目全部纳入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通过大数据实时追踪工资发放动态,1月至4月核处办结线索2209条,线索接收总量同比下降6%。针对重点欠薪案件,湛江加大攻坚化解,对52个“钉子案”“骨头案”实施挂牌督办、定期调度,目前已实现100%结案。

  行动期间,全市人社部门主动出击,检查用人单位302户次,立案查处165宗,累计为1.13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等待遇1.35亿元;针对工程建设、服务业等欠薪高发行业开展专项排查,帮助劳动者追回工资7590万元。同时,湛江充分发挥镇街综治中心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联动效能,推动欠薪纠纷在基层一线化解。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源头治理,强化部门协同,完善长效机制,保持对欠薪行为的高压态势,做到欠薪问题不解决好决不松手、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

  智慧亮剑治“黑车”

  在“春风利剑2025”专项行动中,湛江市聚焦重点、创新方式,向道路非法运营“亮剑”,通过加大重点区域查处、加大跨区域打击、创新执法手段等方式,全力守护群众“平安出行路”。

  聚焦城区客流集散地、“黑车聚集点”等重点区域,我市采取“定点+流动”巡查模式,累计查处非法营运案件277宗,案件查处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安检查点联合执法常态化,通过路面显性用警,形成强大震慑力,让非法营运车辆无所遁形。在跨区域打击中,交通与公安交警部门打破信息壁垒,建立实时信息共享机制,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查处跨区域非法营运案件168宗,斩断非法营运跨省“链条”,同时排查出116辆“营转非”客车并强化监管,填补安全漏洞。

  执法手段创新是湛江此次行动的一大亮点。湛江构建“大数据分析+多部门协同”执法模式,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出击的转变。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检查站等关键节点,借助科技力量动态监测可疑车辆,让非法营运车辆的行驶轨迹无处隐藏,涉非法运营投诉举报线索同比下降17%,执法效率与精准度显著提升。

  湛江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紧盯交通枢纽、高校周边等重点地段,持续强化执法巡查,同时呼吁市民拒乘“黑车”,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电动自行车治理“组合拳”见效

  从隐患排查到规范建设,从源头管控到全民宣传,湛江在“春风利剑2025”专项行动中打出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组合拳”,着力治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隐患,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行动以来,消防、公安、住建等部门加强联合执法,各地发动综治网格等基层力量,对全市住宅小区、出租屋、自建房等场所开展夜查行动,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6207辆,查处电动自行车或蓄电池“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1717起。

  自然资源部门制定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规划管理标准,发改部门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消防部门出台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消防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全市建成1560个室内规范停放充电点,配置1.56万个充电接口,可满足8万辆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住建部门完成501个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同时,对1111栋民用建筑架空层开展排查,清空105个不合规场所,从根本上解决“充电难”与“乱停放”问题。

  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销售及维修门店安全专项检查,严格监管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等环节,检查市场主体3056户(次)。市公安局等部门运用“一车一池一充一码”识别代码和电动自行车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对2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开展溯源调查,查处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980辆。

  目前,湛江市已初步形成一套城乡全覆盖、环节全闭环、部门全联动、群众全参与的常态化电动自行车管控长效机制,下一步将巩固提升整治成效,降低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推进落实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潘洁婷 范子华

相关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