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公路人梁云山加入中国作协:以温暖笔触,为公路谱写深情诗篇

▲应读者要求,梁云山在南国书香节上为新书签名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正式公布2025年会员名单,湛江市公路事务中心总工室主任梁云山荣列其中。作为本届会员中少数来自基层公路系统的创作者,他的入选为港城湛江带来了喜悦与鼓舞。
在同事眼中,梁云山拥有双重身份:工作中,他是严谨细致的“梁总”,与图纸数据为伴;创作时,他是沉静执笔的“诗人”,与文字情感共舞。他的诗歌深深扎根于公路领域——沥青、碎石、养护机械与蜿蜒道路,都成为他笔下鲜活的意象。多年来,他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作品屡见于国内各级文学刊物,并多次获得地方文学奖项。
而梁云山的笔,从未离开过公路人最真实的生活。他写日常养护的琐细,如今将写“百千万工程”中公路如何连通城乡命脉;写台风暴雨里,那一线的公路抢险队。在他的诗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养路工被泥水浸透的裤脚、抢险机械在深夜发出的轰鸣,以及路通了之后,老乡眼里那抹安心的光。
“路上的碎石会说话,养路工的汗水有重量。”这句话凝聚着梁云山对公路事业的深厚情感。自初中时代在《作文》杂志发表作品以来,近四十年间,他已在市级刊物发表作品35万余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6万余字,并出版三部个人作品集。在他的文字中,公路不再是冰冷的基础设施,它是一段段需要守护的里程,是风雨中不容有失的生命通道,是无数公路人用最朴实的劳动,日复一日守护的平凡伟大。
公路领域常被视为技术与工程的代名词,而梁云山却以细腻的笔触,将公路系统的坚守、奉献与梦想娓娓道来。他创作的公路题材作品因其真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多次被朗诵团体选为教材文本。这种创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深情的“文化反哺”——他写下的是这个群体本来的样子:沉默、坚韧,与路同行。
如今,梁云山依然脚踏实地,坚守在公路建设一线,同时以笔墨延续着他的文学梦想。他笔下延伸的,既是一条条具体的公路,也是一条条通往人心的路。那里有泥土的气息、养路工的体温,和一个行业最朴素也最动人的故事。
市公路事务中心综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