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改造工程让青年运河重焕生机
改造后的青年运河主河新屋仔段
润泽半岛人民50多年的雷州青年运河重新“活”过来了!日前,记者从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获悉,运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接近尾声,工程的各项效益也逐步显现:改造的骨干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0.4提高到0.7,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新增供水能力1.81亿立方米/年,灌溉周期由改造前210天缩短至190天,工程安全度得到较大提高。
“高龄”运河迎来大修
近日,记者来到雷州青年运河东海河白水河段。记者发现,原来破烂不堪的土坝不见了踪影,坝底、两岸边坡都被厚厚的水泥覆盖。边坡上部,刚刚种下的小草绿油油一片。站在堤坝上,当地农民陈大哥看着清澈的运河水高兴地说,“节水改造工程让我们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盼头”。
然而,就在几年前,“老态龙钟”的青年运河还是另外一个模样。1960年建成的青年运河,灌区总干渠长77.7公里,5条主干渠长199.4公里,流量大于1.0立方米/秒的干渠、支渠等骨干渠道86条长1098公里,渠系建筑物3200余座。设计灌溉面积2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46.6万亩。
润泽雷州半岛56年的青年运河,面对日益增长的城乡生活和灌溉用水压力,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据了解,运河80%的渠道及建筑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输水渗漏损失高达70%;从主干道到末级渠道的失修等原因,导致50万亩农田失灌。
为了彻底扭转这一局面,让雷州青年运河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2010年7月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雷州青年运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得以上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改造灌渠长149.3公里、续建配套和新建各类渠系建筑物844座。
创新工作方式工程迎来转机
2011年4月,雷州青年运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正式开工。我市成立由市长挂帅的指挥部,从全市处级和后备干部中抽调35位同志负责推进。然而,工程的难度还是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由于项目跨越湛茂2市7县(市、区)21镇104村5个农场,涉及多家移动、供电等设施搬迁,面广线长点多,征迁难度特别大,有效施工期短,施工需具备的水、电、路条件较差,设计变更频繁,加上我市首次实行总承包模式,缺乏可借鉴经验,各种问题纠结难以破解,导致开工几个月后被迫停下来,当年年度计划任务5.7亿元仅完成6000多万元。
面对重重困难,2012年以来,我市采取特别措施,下决心把项目推进下去,尤其是调整了业主单位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的领导班子,将责任压实给该局。该局发扬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不讲条件地干的精神,发动全局员工,实行责任到人,驻扎到各个工地。为扭转过去工程进度缓慢的局面,青年运河管理局新领导班子采取竞争上岗、火线练兵的方式,将大项目的建设工地作为锻炼和提拔干部的检验场。该局554名符合条件的干部职工通过个人报名、领导提名、组织研究、党委决定等程序参加了竞岗,最终,该局从中优选出33名干部专职参加节水办工作,明确了250人兼职参与支持该项工作。在重新确立工作队伍后,该局将清障任务层层落实,局长、干部、职工之间层层签订了“军令状”。同时,为了配合工作的开展,该局建立了党员挂点和定期督办检查等工作机制,清障党员干部发挥示范作用,带头驻村工作,提前协调各项事务;工作人员每日的工作都有记录,每周工作都需通报情况,以便总结推广经验。工作人员深入各家各户深入细致开展思想发动,工作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全年365天不休息,自带干粮,病了不下火线,工作激情感动了总包单位与当地群众,在特别艰难的情况下,扭转了被动局面,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二次组织检查,给予很高评价。国家发改委在组织对全国78个重点大型灌区改造检查中,本项目得综合分名列14位。
项目已基本达到设计预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市上下的齐心努力下,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75亿元,实施渠道改造138.84公里,完成渠道防渗62.32公里、建筑物280宗,征租地3157.13亩。
项目效益也日趋显现。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未按概算全部完成,但已基本达到了设计预期,得到灌区群众的普遍好评。改造的骨干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0.4提高到0.7,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新增供水能力1.81亿立方米/年,其中用于农业用途水量9100万立方米,用于城市与工业用水量6000万立方米,用于生态用水量 3000万立方米;灌溉周期由改造前210天缩短至190天。工程安全度得到较大提高;另外,还扩建部分涵洞、路桥等,如主河莲塘口机耕桥改公路桥、四联河人行桥全部改机耕桥、新增加东海河新兴机耕桥、扩建东海河茅村及岭仔过底涵洞等,方便了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
针对部分遗留问题,该负责人表示,部分项目确实无法按照原设计实施,原因包括:部分必须停水才能施工的项目,由于渠道长年担负沿线城镇生活供水任务,一刻都不能停,导致无法实施;部分渠道属于深挖段,且渠底及左、右侧渠坡均由微透水的岩石构成,渗漏微弱,安全系数高,完全满足输水功能,实施三面防渗难度较大且效果微弱;部分建筑物现状较好,能正常运行,能够满足现阶段功能需求,暂无重建必要。为此,我市还专门委托中水珠江规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为第三方评估单位,开展了技术评估,并于8月底召集有关专家进行了评审。经技术评估和专家评审,在达到设计目的的前提下,为保护生态,决定取消和暂缓实施部分项目,待今后条件具备后再另行考虑。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可以实施且必须实施的剩余工程量将于今年内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