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著名湖泊生态文明景区
银湖美丽风光。
日前,水利部公布第十六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我市鹤地银湖景区榜上有名。此番入选,鹤地银湖景区迎来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景区发展旅游业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又该如何借此东风,谋求进一步发展呢?
景观众多 旅游业步入快车道
鹤地银湖水利风景区依托鹤地水库而建,景区面积12.9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4.06平方公里,水面面积8.92平方公里,是融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水源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一体的水利风景区。
据介绍,鹤地银湖水利风景区发展优势得天独厚,总体来说有六大优势:景区所依托的鹤地水库是广东省三大水库之一,浩瀚的122平方公里水面,碧水连天,素有“人造海”之美誉。湖、光、山、色一体,景色宜人,有“鹤湖烟雨”之美称;景区大地构造单元属粤桂隆起带,以低山丘陵为主,周边叠岭群山连绵起伏,有众多由水库蓄水而成的生态小岛,如散在湖中的翡翠明珠,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景区湖面宽广,山清水秀,湖光山色在晴、雨、风、云等不同天气气象的映衬之下,构成不同的山水风景画卷,银湖夕照、银湖烟雨尤为动人;鹤地水库是湛江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地,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下,保持着一流的生态环境,景区林草覆盖率达90%,库中岛屿栖息着白鹤等几十种野生动物,水中游鱼游弋,周边花果飘香,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鹤地水库是综合性的国家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景区内有36条总长7.9公里的拦河大坝,雄伟的第一、二溢洪道,集电站、输水闸、船闸于一体的渠首枢纽工程,工程建筑规模宏大、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观赏性;除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同样令人瞩目。雷州青年运河(含鹤地水库)是50多年前中共湛江地委带领30多万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建成的庞大水利工程,所铸就的雷州青年运河精神是湛江人民的精神家园。建库以来,先后有邓小平、朱德等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并留下珍贵墨迹。景区内保留了大量的建库开河工具、邓小平题写的“雷州青年运河”壁画、陈毅元帅夫妇种植的“元帅杉”、郭沫若题写的“青年亭”等。
依托这些优势资源,近年来,景区发展步入快车道,接待游客逐年递增,2015年达58.78万人次。
紧抓契机 高标准推进景区建设
发展旅游业,硬件设施是关键。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以积极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为契机,大力加强鹤地银湖水利风景区建设,促进了综合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该局在实施最严格保护的前提下,高标准推进景区建设,不断提升档次和水平。围绕弘扬水生态,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结合水质保护需要,将过去最严重的大型非法采砂场取缔后,发动民资民智民力,改造成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护生园”,基地内设有观光台、放生台等设施,每年在此举办一次生态放生活动,至今已举办5届,成为集生态放生、水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一体的生态园区。同时,将周边陆域及岛屿的人工桉树林改造成生态景观林,起到生态建设示范作用。围绕弘扬水文化,打造雷州青年运河精神教育基地。近年来,先后建成了雷州青年运河群英像、建库开河纪念馆、运河群英故事厅、中共湛江党史展厅、全国护水文化长廊、运河群英万寿墙、建库开河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展,郭沫若等名人题词石碑林等教育设施,教育基地初具规模。目前,该局正在着手对旧楼进行改造,建设1万多平方米的雷州青年运河纪念馆,全面系统展示雷州青年运河文化,进一步擦亮“北有红旗渠,南有青年运河”品牌。
保护优先 打造著名湖泊生态文明景区
旅游开发,不是一股脑大拆大建。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保护鹤地水库水源为第一要务,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鹤地银湖风景资源,杜绝大拆大建,不占耕地、不做旅游地产开发,切实维护库区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提升植被绿化、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等措施,将鹤地银湖建设为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的生态水利风景区。
在文化挖掘方面,充分挖掘水利文化和传承雷州青年运河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水文科普相结合的旅游产品。通过完善鹤地银湖的文化展览设施及景区讲解系统,举办放生节等文化节庆活动,让广大游客能更好了解鹤地水库建设历程,大力弘扬水利文化与雷州青年运河精神,打造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和党史教育基地等项目。
另外,以“坝后发展、库内游玩、库外吃住”为发展理念,通过鹤地银湖水利风景区建设带动库区周边旅游业发展,形成吃、住、行、游、娱、购的旅游产业链,增加库区居民的收入渠道,创造良性持续的开发模式和运作机制。雷州青年运河局负责人说:“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建设水利风景区和大力发展坝后旅游业的契机,提升旅游环境和完善旅游设施,将鹤地银湖建设成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全国著名的湖泊生态文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