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多走路” 群众“少跑腿”
“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是深化“放管服”的重要抓手。11日,记者从赤坎区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区“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工作于去年底全面完成,区级政务服务大厅投入使用,还完成了8个街道、40个村(社区)“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改革试点的硬件建设,实现了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
当天,记者在赤坎区政务服务大厅看到,二楼主要承办自然人事项,配有前台导办、自助办理区、免费WiFi全覆盖,并提供自助计算机办公等,可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三楼主要承办公安(出入境、户籍)业务办理,可提供窗口服务及自助办理服务,而四楼主要承办企业事项办理。
该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一年,赤坎区坚持便民原则,高标准建设区级服务大厅,并根据入驻单位职能以及办事人群特征,科学安排办事大厅,确保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在服务大厅的建设过程中,赤坎区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场地建设,配齐配全取号机、自助服务终端机、信息发布LED屏等硬件设施,及时完成窗口人员招聘和培训。并对区直单位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范围、申请材料、审批条件、审批时限等审批要素进行合规性审查,为“一门式、一网式”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区政务服务大厅日均办理业务量1600余宗,受理的事项,大到招商引资项目的审批,小到市民水电费收缴、出入境、户籍等,实现了“一号办、一窗办、一网办、一次性办、阳光办”,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得到企业和群众的好评。
在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工作方面,赤坎区注重加强事项整合,完善政务平台功能,完成了区级132项行政审批事项和200项公共服务事项的梳理、录入、审核工作。目前,赤坎区“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大厅开通具备“一窗通办”的综合服务窗口18个,业务涉及到32个部门,审批事项达到357项,实现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
据赤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区将全面结合“放管服”改革工作,完善升级政务大厅功能,提升区、街道、村(居)三级政务服务一体化服务效能,同时开通微信预约、窗口质量评价,健全办事超时预警机制,实现网上办事大厅与电子监察系统无缝对接,提高网上办事效率,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成便民服务“大超市”、勤政廉洁“大平台”、政府形象“大窗口”。
——本文转载自湛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