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湛江市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湛江市教育局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教育年鉴】2017年湛江教育年鉴(因网站迁移数据丢失现补发)

时间:2022-02-11 11:57:32 来源:湛江市教育局
【打印】 【字体:

  综  述

  【概况】  2017年,湛江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139所,其中幼儿园1959所、小学802所、初中230所、普通高中78所、中等职业和技工学校54所、普通高校6所、开放大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生155万人,教职员工11.5万人。是年,湛江市以办好公平优质、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总抓手,统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均衡、优质、快速发展。霞山区、坡头区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称号。其中霞山区成为粤西首个“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麻章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徐闻县、赤坎区和遂溪县接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验收。

  【教育经费投入】2017年,湛江市推动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多元教育投入机制,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拨付资金12亿元,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137亿元,比上年增长6.0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10.39亿元,增长3.36%。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支出98.78亿元,增长4.81%。

  【教育信息化建设】2017年,湛江市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除农村分教点外,全市校校通和班班通比例100%、人人通比例75%;建成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示范学校18所。湛江市中小学在线云课堂项目基本建成。

  【教育装备建设】  2017年,湛江市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233.5亿元,比上年增加12.8亿元;图书3463万册,增加512.4万册;计算机13.7万台,增加2.3万台;网络多媒体教室2.4万间,增加0.2万间,多媒体教学平台进班级覆盖率85%以上。是年,建成湛江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湛江市中小学在线云课堂项目,启动建设湛江市教育专网,分批次实施全市“种子100”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应用培训活动(共5期)。是年,湛江市教育局教育装备中心被省教育技术中心评为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获“互联网+儿童文学阅读”资源应用大赛活动最佳组织奖。

  【学生素质教育】  2017年,湛江市教育局加强学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广泛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生态文明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是年,成功创建湛江市文明校园192所,累计创建湛江市文明校园381所。湛江第一中学、湛江市第八小学被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首届广东文明校园,湛江市第八小学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广东省禁毒教育示范学校53所。参加省组织教师禁毒教育课件评比活动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26人、优秀奖43人。开展中小学生禁毒教育宣传画制作大赛和禁毒知识竞赛活动。举办首期中小学教师禁毒教育专题培训班,培训禁毒教师170人。组织评估湛江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0所,累计成功创建湛江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38所、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5所。与岭南师范学院合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启动,培训优秀教师、校长150人,中小学普遍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创建广东省书香校园5所,湛江市书香校园10所。

  湛江市省书香校园名单(5所)

  湛江市第二中学

  湛江市第十六小学

  湛江市湖光中心小学

  吴川市沿江小学

  廉江市第九小学

  湛江市书香校园名单(10所)

  湛江市第十五小学

  湛江市第四中学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

  湛江市麻章中学

  湛江市坡头区第一小学

  廉江市第一小学

  吴川市沿江小学

  遂溪县遂城第二小学

  雷州市实验小学

  徐闻县第一中学

  【教师培养】2017年,湛江市全面落实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举办首届农村小学教师普通话能力大赛,1100多名城镇教师参加农村支教活动。培训教师8万多人次,培养省级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对象234人;培养培训市级名校长、名教师、骨干班主任、学科骨干教师3687人;获省授牌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9个;建设市级名校长工作室12个和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130个。开展“师道湛江——寻找湛江‘四有’教师”大型活动。举办陈田满老师教学思想研讨会,开展新入职教师师德专题培训,组织师德宣讲团巡回宣讲,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通过实施强师工程,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获评省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93人、省特级教师24人、正高级中小学教师21人。

  【教育资助】2017年,湛江市按标准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2016—2017学年全市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学生4.86万人,补助金额1.7亿元。落实学生资助政策,2016—2017学年落实资助资金15亿元,受益学生114.6万人。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建立教育扶贫工作部门联动机制,全面实施对就读各教育阶段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免学杂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政策,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教育资助。至年底,全市免除贫困户子女学杂费1087.5万元,给予生活补助13629.8万元。是年,湛江市获2016年广东省宋庆龄奖学金评选工作优秀组织奖。

  【教育合作交流】2017年,湛江市加强教育合作交流,市第二中学和美国朴实莱斯(GPA)学院签订合作意向书,与美国蓝带学院DORAL ACADENMIC 建立姐妹学校关系,暑假期间,组织市第二中学师生到Doral学校进行为期三周的研学活动。与新加坡博伟学院签订友好交流合作意向书,博伟学院在市第二中学开展ALEVEL国际高考兴趣班,为学生提供免费学习国际课程的机会。与加拿大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初步确定合作意向,并到市第二中学、湛江第一中学培材学校、湛江第一中学金沙湾学校和湛江第一中学进行考察,计划开展在线外教、冬令营、夏令营以及教师培训等项目。与加拿大国际文化教育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推进湛江与加拿大在高等级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加快推进湛江现代高等级基础教育综合发展,打造教育强市事宜达成合作意向。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出台】2017年2月,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湛江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5—2020年)》,《方案》明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范围对象、主要举措、组织保障。要求深入实施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升乡村教师素质能力工程。力争到2018年,湛江市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补充,乡村教师数量基本满足需要,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工资福利待遇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职业认同感显著提高,乡村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湛江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对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有效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切实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建立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乡村学校教师编制管理制度、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建成使用】2016年9月,湛江市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一期建成使用。学校总投资5.1亿元,校园占地面积33.2公顷,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第一期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采用BT模式融资建设,于2012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16年8月底完成建设,同年9月投入使用。现有在校学生2447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94万元,固定资产总值6.2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48.1万册,建有专业实训室及专用教室108间。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是根据2016年2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批复》,经整合湛江教育学院和湛江市幼儿师范学校而设立。办学经费由湛江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解决,办学规模暂定7300人。

  【《湛江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修订)》出台】  2017年12月19日,湛江市教育局经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同意印发《湛江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修订)》。《规划》明确湛江教育、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改革措施、保障措施等。

  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巩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创建活动成果,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发展素质教育,优化全市中小学校布局,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优质学位,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和办好网络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湛江教育基地,落实省市共建本科院校各项要求,支持各驻湛高校做优做强,引进更多本科高校入驻湛江,奋力打造北部湾科教中心。力争到2018年建设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到2020年,全市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初步建立起高水平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从教育大市到教育强市、从人力资源大市到人力资源强市的新跨越,进一步彰显湛江作为粤西地区教育龙头的地位。

  主要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方针,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优化调整教育结构,高质量高水平普及15年教育;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强师工程,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加快校地融合发展,支持湛江高校提升水平。

  湛江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表

年度

项目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阶段教育

合计

普通高中

中职学校

(含外送)

2015年

招生数(人)

178434

111734

87218

128417

57502

70915

在校生数(人)

295880

570321

297605

351040

183055

167985

入学(园)率%

93.84

100

100

92.13

2016年

毕业生(人)

97617

86076

113519

134015

64015

70000

招生数(人)

188233

119341

85880

109380

49910

59470

在校生数

315783

602486

266084

315009

167483

147526

入学(园)率%

94.81

100

100

95.1

2017年

毕业生(人)

96500

89000

94275

124000

61000

63000

招生数(人)

170000

120000

88000

95750

48000

47750

在校生数(人)

325000

632000

254000

307793

162000

145793

入学(园)率%

96

100

100

90以上

2018年

毕业生(人)

97500

90600

84800

116700

56700

60000

招生数(人)

180000

115000

90000

86400

44000

42400

在校生数(人)

329000

656000

256000

281193

153000

128193

入学(园)率%

97

100

100

90以上

2019年

毕业生(人)

98500

95900

83250

113000

55000

58000

招生数(人)

190000

115000

95900

84125

42500

41625

在校生数(人)

333000

675000

265000

258118

146300

111818

入学(园)率%

98

100

100

90以上

2020年

毕业生(人)

103000

99300

92000

92000

51000

41000

招生数(人)

195000

125000

97500

86500

43500

43000

在校生数(人)

338000

700000

270000

258000

144000

114000

入学(园)率%

98以上

100

100

95

  湛江市教育发展“十三五”部分重点工程表

项目名称

目标任务

完成

时限

“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创建工程

2017年上半年,霞山区接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验收;2017年下半年,赤坎区、麻章区、坡头区、遂溪县、徐闻县、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验收;2018年上半年,雷州市、廉江市、吴川市接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验收;2018年下半年,湛江市接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验收。

2018年

高中阶段学校整合

全面整合普通高中、中职教育,推进普通高中、中职学校集中县城办学,撤并市区规模偏小的中职学校,腾出空间办义务、学前教育。

2018年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第二期

建设学生宿舍楼、师生饭堂、体育馆、图书馆、游泳馆。

2018年

义务教育“全面改薄”

全面完成5个县(市)1189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

2019年

湛江第一中学新校区

建设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饭堂、礼堂、体育馆、运动场、艺术楼等设施。

2019年

城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学位建设工程

新建扩建35所学校,总投资23.38亿元,学位5.5万个。

2020年

教育信息化

一是利用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建成湛江市教育城域网和湛江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二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 “种子100”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应用培训活动,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精准培训,大力开展“互联网+教育”活动,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形态。三是强力支撑现代教育治理。依托信息化条件的业务流程优化以及重组,实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便捷高效,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科学决策和个性化教育服务体系,以信息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2020年

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到2020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1万个,全市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98%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80%以上,省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到70%以上,80%以上的幼儿园教师具有相应资格、学历达标率达97%以上。

2020年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到2020年,全市适龄听力、视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到97%以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75%以上。

2020年

强师工程

到2018年力争完成2万人的“能力提升”培训任务。到2020年培训农村小学骨干教师4000人、农村初中骨干教师2500人,组织150个左右的优质课例下乡展示,培训小学、初中、高中三学段骨干班主任2500名,培训小学、初中、高中三学段骨干(组长)教师4500名。

2020年

湛江教育基地公共设施一期

建设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绿化等工程。

2020年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新校区

建设教学楼、学生宿舍、礼堂、艺术馆、文化楼、体育馆、运动场等设施。

2020年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升格本科项目

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新增在校本科生2万人。

2020年

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新校区建设项目

建设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饭堂、礼堂、体育馆、运动场、艺术楼等设施。

2020年

东海中学

建设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饭堂、礼堂、体育馆、运动场等设施。

2020年

在湛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

广东医科大学新校区和岭南师范学院新校区选址与动工建设。

2023年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成】  2017年12月12日,湛江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开发建设并开通运行。服务平台含基础支撑服务系统、平台门户、资源中心、网络空间、智慧教育数据成果展示系统和平台移动端等功能模块。遵循国家标准化的资源元数据定义规范,支持与国家资源平台对接,支持第三方资源接入,并可将教师原创性资源汇聚到本级平台。同步资源支持目录检索条件、资源筛选排序、资源推荐功能,并支持预览、下载、保存、分享、评价资源等功能。截至年底,预置覆盖小初高全学科的湛江地区教材同步资源,资源包含教学设计1.14万个、课件1.47万个、媒体素材3.1万个、精选习题1.45万个、导学案4489个等,为教师备课、授课、练习、作业等场景提供资源。

  【教育专网启动建设】 2017年12月,湛江市教育专网启动建设,全程使用光纤接入,实现全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互联互通。设有一条出口带宽20G专线。项目建设预算经费4012万元,中标经费1398万元,节约2614万元。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教育局下属机关单位接入带宽10G;市直属学校接入带宽1000兆;县(市、区)所属学校接入带宽100兆/500兆/1000兆。

  【首届小学教师普通话能力大赛】2017年9月8日,湛江市首届小学教师普通话能力竞赛决赛在湛江第一中学雪卿艺术馆二楼演艺厅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11支代表队33人参加比赛。竞赛内容含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词组听写4个环节。旨在促进全市小学教师提高普通话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从小讲好普通话的能力,推动全市语言文字工作。湛江市二中海东小学代表队获一等奖,赤坎区代表队、徐闻县代表队获二等奖,雷州市代表队、廉江市代表队、麻章区代表队获三等奖。

  基础教育

  【概况】2017年,湛江市有幼儿园1959所,在园幼儿32.89万人,教职工3.02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98%;小学802所,小学教学点525个,小学在校生63.32万人;普通初中学校23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53所),在校生25.83万人;普通高中学校78所,在校生15.34万人。市直属特殊教育学校1所,县级特殊教育学校8所,特殊教育学校(班)在校生1356人,普通中小学在校生中随班就读残疾少儿1865人。

  是年,湛江市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制定并实施《湛江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全市新建4所、改扩建33所公办幼儿园,市级财政对公办幼儿园建设奖补905万元,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2300个;在市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366.4万元,支持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实施《湛江市城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位建设三年规划实施方案(2015—2017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9所,新增学位1.17万个。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造工程。制定《2018—2020年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规划》。推进教育公平。8月,市教育局经市政府批准出台《湛江市教育局关于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优待实施办法(试行)》,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免费入学政策,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问题;贯彻落实《中共湛江市委 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就读管理,与各级残联联合调查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实名登记信息,建立“三残”(智残、体残、肢残)儿童少年台账,采用“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适龄残疾少儿入学。是年,湛江市获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维护补助资金4200万,主要用于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特殊教育学校维护扩建。

  【学前教育】2017年,湛江市有幼儿园195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42所,占32.8%,民办幼儿园1317所,占67.2%;在园幼儿32.89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2.02万人,民办幼儿园20.81万人;教职工3.0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1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98.66%,比上年增加3.85百分点。基本形成以“公办示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多种办园形式相结合”的学前教育体系。

  是年,湛江市制定并实施《湛江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县(市、区)根据出生人口开展2017—2022年学位预测和2017—2020年学前教育项目规划,通过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等措施满足二孩政策后群众对普惠性优质学前教育学位需求。扶持公办、民办幼儿园建设。全年全市新建4所、改扩建33所公办幼儿园,市级财政对公办幼儿园建设奖补905万元,增加公办园学位2300个;在市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366.4万元,支持其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组织幼儿园规范办学业务培训,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继续组织第二轮城乡幼儿园帮扶活动,开展现场观摩、主题发言等多项学习交流活动。指导2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16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开展教科研活动,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教育征文比赛。开展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义务教育】2017年,湛江市有小学802所,小学教学点525个,小学在校生63.32人;普通初中学校23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53所),在校生25.83人。小学毛入学率102.91%,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6%,与上年持平。初中毛入学率108.75%,增加1.79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3%,增加0.95个百分点。年辍学率0.31%,初中三年保留率97.12%。

  是年,湛江市加强学校设施建设,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实施《湛江市城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位建设三年规划实施方案(2015—2017年)》,规划总投资23.28亿元,新增校园面积69.9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53.57万平方米、学位5.53万个。通过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9所,新增学位1.17万个。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造工程,2014—2017年,全市规划投入资金8.97亿元,累计投入13.21亿元,支出9.44亿元;规划校舍建设总面积50.36万平方米,开工面积48.8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3.39万平方米;规划室外运动场地建设面积64.83万平方米,开工面积59.2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7.18万平方米;规划设备购置资金总额2.05亿元,完成采购3.11亿元,采购完成率151.7%。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覆盖率100%。制定《2018—2020年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规划》,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提高乡村教育水平。规范办学行为,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高。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要求,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执行免试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印发《转发关于做好 2017 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范招生入学工作秩序;出台《湛江市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2020年)》,明确全市从2017年秋季开始,一年级和七年级班额必须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要求,其他年级基本消除66 人以上超大班额;印发《湛江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通知》,利用全国学籍系统管理功能,规范学籍管理和转学管理,控制学生无序流动,从技术上、源头上杜绝和遏制违反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综合治理能力。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中考工作的通知》要求,出台《关于印发〈湛江市教育局关于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优待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免费入学政策,妥善解决随迁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是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8.77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6.38万人,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比例72.84%。符合异地中考资格考生1906人。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保护,出台《中共湛江市委 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普通高中教育】  2017年,湛江市有普通高中学校78所,比上年减少4所;招生4.67万人,减少3199人,下降6.41%;在校生15.34万人,减少1.41万人,下降8.41%。高中毛入学率97.18%,增加2.08个百分点。

  是年,湛江市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内涵特色发展。按照“提升、整合、特色发展”的高中办学思路,全面完成薄弱高中改造提升工程,推动湛江第一中学新校区建设,新建湛江市第二十九中学等,总投入超过10亿元。市政府出台《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湛江市高中阶段公办学校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高中阶段公办学校整合,推进普通高中集中县城办学,将市、县(市、区)属公办普通高中从73所整合为50所。抓好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印发实施《关于做好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从统一市区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停止部分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各批次普通高中学校划线比例、扩大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允许外地中考的湛江市户籍考生参加第一批普通高中补录五个方面进行改革,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做好中考改革试点工作前期准备工作,稳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特殊教育】2017年,湛江市有市直属特殊教育学校1所,县级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全市81个4万人口以上的镇(街)中,100%建有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特殊教育学校(班)在校生1356人。普通中小学在校生中有1865人随班就读残疾少儿。接受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数均有所增长。特殊教育小学入学率96.7%,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96.2%,增加0.2个百分点。

  是年,湛江市扩大特殊教育资源。落实国家、省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研究起草湛江市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制订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项目库。申报省2017年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维护资金补助项目获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评审通过,获省补助资金4200多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特殊教育学校维护扩建。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各级残联联合调查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实名登记信息,对教育部下发的2016年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名单进行核实,建立“三残”(智残、体残、肢残)儿童少年台账,采用“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适龄残疾少儿入学。市、县两级财政部门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市残联安排100万元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8—10倍的标准拨付,附设特教班学生按不低于5倍且每年不低于6000元的标准拨付,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生按每年不低于6000元的标准拨付。各级财政支持的残疾人康复项目优先资助6周岁以下(含6周岁)残疾儿童。

  【高中阶段公办学校整合】  2017年3月3日,湛江市出台《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湛江市高中阶段公办学校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3月27日,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湛江市高中阶段公办学校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开展高中阶段公办学校整合,推进普通高中集中县城办学,将市、县(市、区)属公办普通高中从73所整合为50所。整合后腾出的学校空间原则上用于发展义务教育或学前教育;列入撤并范围的高中阶段学校从是年秋季起不再安排招生计划要求各普通高中学校根据本校生源情况、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等确定办学目标,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

  【东海中学开工建设】   2017年3月18日,东海中学开工建设,东海中学位于湛江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总投资4.9亿元,占地面积28公顷,建设规模为教学班120个,全面建成后将新增学位6000个。首期计划投资2.94亿元,办学规模为教学班54个,容纳就读学生2700人。东海中学建成后,将为东海岛居民和企业职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提升东海岛办学水平。

  【湛江市实验小学建成使用】  2017年8月31日,湛江市实验小学在坡头区落成揭牌。该校为公办小学,学校点地面积2.6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066万元,按48个班2160个学位规划建设。校舍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包括教学楼1栋、综合楼1栋、附属用房1栋,校区分为教学(办公区)、体育运动和中心广场三大功能区。学校于2016年11月动工建设。

  【《湛江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出台】 2017年12月,市教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市政府批准联合印发《湛江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计划》明确学前教育行动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具体目标是: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到2020年,县(市、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8%以上,全市及县(市、区)公办园占比30%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80%以。加强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到2020年,县(市、区)规范化幼儿园比例70%以上,基本消除无证幼儿园。加快发展农村幼儿园。到2020年,全市每个乡镇建有1所以上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举办规范化普恵性幼儿园。提高幼儿园保教队伍素质。落实保教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到2018年,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80%,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到2020年,县(市、区)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比例709%以上;取得专业技术的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提升保教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县(市、区)配备1名以上专职教研员,指导各幼儿园开展常态化教研活动。幼儿园办园行为普這规范,“小学化”现象基本消除,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建立30个特色办园优质幼儿园,开展第三轮城乡幼儿园帮扶活动。

  【中小学在线云课堂项目建成】  2017年12月,湛江市中小学在线云课堂项目建成。项目通过“互联网+硬件+软件”方式建立湛江市中小学在线云课堂综合系统,以市教育局为中心,通过互联网流媒体技术联通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形成市、县和学校三层递进的应用梯级,实现市级、区县级与校园级平台大数据互联互通,逐步推动精品课堂资源共享,名师课堂带动农村薄弱教学点互动教学。项目包括四个子系统模块和一个视频资源应用中心,即湛江市直属学校云课堂子模块、市名校带弱校子系统模块、市特殊教育学校云课堂子模块、市教育系统云视频会议子模块和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中心。此项目实现课堂的云采集、直播录播,课程点播、户外活动实况直播、远距离互动教学、教研互动、在线课室、微课制作、“人人通空间”等教育教学功能,无缝对接教育局会议及云课堂一体化平台,实时转播市教育局与省教育厅的视频会议,市教育局和下属单位在互联网发起远程会议并指定相关单位观看直播或者点播,支持手机和平板进行直播拍摄,支持实时远程切换。

  2017年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主要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幼儿教育

小学

普通中学

学校数                  

1959

802

308

师生比

--

1:17.35

1:17.30

初中 1:12.19 

高中 1:12.74

校园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

268.27

2293.58

1591.99

校舍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191.01

567.13

701.42

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万平方米

89.00

668.71

437.10

计算机                  

——

92216

69985

图书资料               

万册

248.16

1399.74

1634.14

生均占地面积            

平方米

8.16

36.22

初中   34.44  

高中 45.8 

生均建筑面积            

平方米

5.81

8.96

初中   11.72

高中 26    

生均教学用房            

平方米

3.91

4.9

初中   4.8

高中   11.44     

生均图书册数            

7.55

22.1

初中   25.5

高中   63.59    

生均仪器设备            

——

912.65

初中   1143.07

高中   2859.8   

  职业教育

  【概况】  2017年,湛江市有高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即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有招生的中等职业学校46所,其中,中职学校40所,技工学校6所,被认定为国家示范学校的3所,即湛江技师学院、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湛江机电学校;国家重点学校7所,省重点学校5所。本地高等职业在校生1.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68万人(技工5568人),在校生8.29万人(技工1.75万人),外送生源7万人,职业教育规模位于全省前列。高等职业教职工14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20人,生师比13.5∶1。中等职业教职工3707人,其中专任教师2730人,生师比22.3∶1。专任教师中,中职专业课教师1662人,其中“双师型”(双职称型、双素质型)教师1042人,占比62.6%。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70个,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85个,其中省重点专业22个,市重点专业39个。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含升学)连续多年98%以上,专业对口率和起薪点逐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湛江籍学生梁智滨、黄枫杰获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2017年10月19日,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中国代表团在此届大赛中获金牌15枚、银牌7枚、铜牌8枚,居各国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广东省入选中国代表团的选手获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6枚和优胜奖2项,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居全国第一。其中,湛江籍选手黄枫杰和梁智滨各获金牌1枚。11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北京举行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总结大会,黄枫杰、梁智滨各获国家奖励30万元。12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表彰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广东省获奖选手和为参赛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单位及个人的通报。黄枫杰和梁智滨又受到省通报表扬和奖励,各奖励人民币50万元,并给予晋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对技术指导专家组各奖励人民币50万元。黄枫杰出生于1996年,是雷州附城镇麻演村人,在广州市技师学院就读,获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金牌。这是中国选手历史上首次参加该项目比赛。梁智滨出生于1998年,是吴川兰石镇蒲袍村人,在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就读,获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金牌。

  世界技能大赛是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  2017年,湛江市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根据市教育局2016年出台的《湛江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合格检查,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台账,科学核定学校办学规模和年度招生人数,严格实行招生准入制度。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把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强化结果运用,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推进】  2017年,湛江市加快推进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整合中等职业办学资源,实行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做强做优湛江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品牌。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支持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湛江机电学校、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湛江艺术学校、徐闻县职业高级中学、廉江市吉水职业高级中学等12个项目通过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项目库审批,3月,3000万元项目资金由省财政下拨至各项目单位,各项目单位抓紧开展项目既定任务。向省教育厅申请粤东西北地区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创优争先发展项目资金,获批371万元,其中雷州256万元,吴川115万元。

  【中职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成绩优异】  2017年,湛江市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获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人次,总成绩位列粤东西北地区首位。省技能竞赛学生组125人次,获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41人次,优秀奖78人次,省技能竞赛教师组获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1人次。市级技能竞赛参赛309人次,获一等奖92人次,二等奖101人次,三等奖116人次。10月,全市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等职业组市级比赛参加人数34人,获市级一等奖26人,市级二等奖8人。11月,参加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等职业组选手9人,获省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7人。

  高等教育

  【概况】  2017年,湛江有高校7所,其中,省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3所,即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民办普通本科高校1所,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市属普通专科学校1所,即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民办高职专科院校1所,即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市属成人高等学校1所,即湛江开放大学。全市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11.55万人(不含非全日),毕业生2.77万人,是全省除广州市以外高等学校最多的地级市。专业设置广泛,包括理学、工学、农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学校,岭南师范学院2017年再次列入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是年,新增本科专业8个,专科16个。

  成人教育

  【概况】  2017年,湛江市121个乡镇(街道)有108个乡镇(街道)设立乡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占全市乡镇(街道)数89.2%。其中,20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湛江市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参加培训人数约70万人次。11月13日,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湛江开放大学。全市有社区大学1所,分校6所,年培训6.8万人次。全市有各类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机构99个,年培训量16.5万人次。依托湛江开放大学,在现有网络设备和软件资源基础上投入80万元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灵活开放、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湛江市民终身学习网,湛江市民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年接待上网学习人数120万人次。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举办】  2017年12月21—25日,第二届湛江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举办。开幕式在湛江市霞山区商业步行街开心舞台举行。由湛江市教育局主办,湛江开放大学、湛江社区大学承办,县(市、区)教育局、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社会事务局教育主管部门、湛江市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湛江市霞山区爱国街道社区协办。活动周以“推进全民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主题,旨在通过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宣传终身教育思想,推动全民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期间,湛江开放大学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市民等重点群体,开展化妆礼仪培训、义诊健康讲座、实用技术等“菜单式”培训,以满足多元化的社区居民。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在活动周期间向市民优惠或免费开放,为市民提供学习机会以及场所,全力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民办教育

  【概况】2017年,湛江市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幼儿园)1401所,在校(园)学生31.34万人,分别占全市学校(幼儿园)数、在校(园)学生数44.8%、21.9%。其中,民办幼儿园1317所,在园幼儿20.8万人,分别占全市幼儿园总数、在园幼儿数67.23%、63.27%;民办中小学64所,在校学生8.9万人,分别占全市中小学校数、在校学生数5.8%、8.51%;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20所,在校学生1.64万人,分别占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在校学生数36.4%、28.8%。民办高职专科院校1所,即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民办本科院校1所,即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民办学校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构成比较完善的办学体系。

  是年,湛江市引进名校办学,扩大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实行“公办带民办”帮扶管理制度,支持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是年,湛江市获广东省2017年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民办教育发展用途)地方奖补项目550万元。

  【名校办学引进】2017年,湛江市引进名校办学,民办教育发展势头良好。7月,华南师范大学与赤坎区人民政府、深圳市鼎能集团签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湛江学校合作办学协议书》,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全部建成后可提供优质学位5000个。9月,遂溪县政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邦控股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建一所面向湛江招生,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含国际高中)于一体的优质民办学校。10月,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华中师范大学、盛和园投资公司签署办学协议,三方联合打造一所公办民助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计划2019年建成招生,提供优质学位2700个。坡头区引进名校在海东新区创办高端民办学校。

  【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扩大】  2017年,湛江市扩大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在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方面,优先让民办学校自主入学招生,再安排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统一招生,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调配生源帮助未完成计划的民办学校完成招生计划;各地各校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不得以民办学校争抢当地生源为由控制学籍放行。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办学实际申请选择招生批次及每个批次的招生计划,根据办学特色和实际申请自主招生。

  【公办带民办帮扶制度实行】  2017年,湛江市继续实行“公办带民办”帮扶管理制度,支持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出台《湛江市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公办、民办学校教师之间双向交流制度,鼓励公办学校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和教师到薄弱民办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帮扶工作,为民办学校教师到公办学校挂职和跟岗学习创造条件,实行民校共享名校教育资源。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使用】  2017年2月,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筑使用。新校区规划用地面积108.13公顷,总建设面积90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设置文商校区、理工校区、研究生院和科技孵化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饭堂、行政楼、图书馆、科技孵化中心、体育馆、教师公寓和医院、商场等服务设施,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3万人。新校区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前半部分于2016年2月动工建设,占地面积40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文商校区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2017年春季投入使用,入驻师生约6000人;第一期工程的后半部分于2017年4月动工建设,计划在2018年9月进驻师生人数将达到1.3万—1.5万人。二期工程建设计划在2018年全部完成,建成后将发展为一所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综合性大学。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