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校园文化特色】市八小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典型案例:全市德育工作开创新格局
文/本报记者何有凤 通讯员欧日升 廖斯亮 图/市教育局供图
近日,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名单公布,湛江市第八小学《国学铸造儒雅,活动引领德育》入选其中。
近年来,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坚持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特色引领,大力实施“立德树人提升行动”,努力开创守正创新、校内校外协同发展的大德育新格局,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市八小:
国学铸造儒雅 活动引领德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一直以来,市八小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铸造儒雅教育理念,打造特色活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市八小非常注重文化建设,薪火相传,形成了湛江市第八小学特有的儒雅文化。学校以儒雅教育为主导,着力加强“一精一训三风”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升了学校的精气神。同时将儒家经典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学校教育中,积极探索儒家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初步整体构建学校富有个性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以及课堂文化、班级文化、家校文化等儒雅教育文化体系。
在市八小的校园里,大到富有深厚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的“儒雅八景”、“一坊一屋一室”等校内文化景点,小到班级自主打造的班级图书角、“班级名片”等,书香洋溢,处处环境都透出浓浓的儒雅文化。
日常活动中,市八小已经形成了“三礼”(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三行”(儒雅阅读行、儒雅书法行、儒雅非遗行)、“三乐”(儒雅扑克乐、校本阳光乐、亲子家校乐)、七彩雷锋日、文化八小儒雅秀等系列儒雅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来促成品格养成,让文明蔚然成风。
市八小还专门设计了儒雅文化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打造特色课程,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全面发展。此外,积极营造儒雅文化家校,打造儒雅文化教师队伍,教师整体专业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学生发展成绩喜人,学校声誉不断提升。
湛江一中:
“全人”教育育全人
80年的办学历程,湛江一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作风。这些传统文化引领着全校师生不断追求,推动着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全面发展的学校、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了学校的目标。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尚德崇文,爱满校园。该校秉承“以德立校”,形成“自律+激励”的德育特色,通过德育活动增强学生人格、品格的形成,并养成团结合作、遵纪守法、诚信友善等现代公民意识。德育管理形成了活动系列化、管理常规化、管理人性化、内容科学化的特点。
根据全人教育理念,该校开足国家课程,同时开发全面而又丰富的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力求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实践创新等多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诗歌社、戏剧社、《红楼梦》 研究社、楹联社、校友文化讲坛等特色社团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人文积淀,培育学生人文情怀,提升审美情趣。
长期以来,该校致力于开展立足学校、贴近实际的校本德育研讨,定期举办班主任能力大赛,在情景设计、班会教案、我的教育故事等环节中对该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与整合,开展优秀经验进行研究与分享。
麻章中心小学: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落实育人根本任务
始建于1921年的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流淌着革命的血液、蕴含着红色基因。
多年来,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把“打造以书法教育为亮点的国学特色学校”作为发展方向,把“立德树人,快乐成长”作为办学理念,遵循“心中有爱,勇于担当”的校训,通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落实育人根本任务,形成“文明互爱,和谐真诚”的校风、“热心教育、乐于奉献”的教风和“乐学多思,全面发展”的学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园里翰墨飘香、书声琅琅、琴韵悠扬,国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该校以乡村少年宫为载体,先后开设了书法、绘画、纸艺、古筝、经典诵读、刺绣、醒狮等二十多项传统文化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项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孩子从小热爱祖国文化,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感恩广场、风铃石刻、三品阁……该校的校园环境建设融入了国学元素,一景一物无不将传统文化演绎得有声有色,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处处都成为了育人场所。
该校积极打造国学特色品牌活动,创新育人模式,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创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将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孩子,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孩子,促进孩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近年来,市教育局坚持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特色引领,大力实施“立德树人提升行动”,我市德育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思想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市教育局紧扣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高举精神旗帜,弘扬主旋律,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活动,努力办好思政课,落实思政课、团队活动课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打好革命底色,把好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市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组织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经典故事读本》,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的中国梦”、文明礼仪、节能环保、美德少年评选等主题系列活动,形成系列化、常态化教育机制,力求落细落小落实,力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市坚持特色引领,大力推动区域德育品牌建设,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从2016年启动以来,已创建市级文明校园566所,县级文明校园725所,省级文明校园4所,全国文明校园2所,培育了一批文明校园典型,提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培训,坚持每年举办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校园处处充满学经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书香气息。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关护行动,成立湛江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加强心理教师培训,引领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