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湛江市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导航 > 湛江市教育局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创文—校园文化特色】市四中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探索新时代校园“以体育人”新模式

时间:2020-11-02 17:24:03 来源:湛江日报
【打印】 【字体:

市四中学子们的精彩表演。 本报记者 林石湛 摄

本报记者龙飞腾  通讯员周莲

10月29日,湛江市第四中学2020年体育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该校体育场举行。活力四射的啦啦操、喜庆欢腾的花鼓舞、古典精致的汉服社、青春阳光的足球队……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艺术展示,让在场师生大呼过瘾,掌声不断。

每年的体育文化艺术节,是市四中探索新时代校园“以体育人”新模式的重头戏,同时举办的还有“大美四中,汇生汇社”社团文化节。本次体育文化艺术节在开展传统田径赛、师生运动会的同时,还会通过一个个“体育+”活动,大力营造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

在学校体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市四中的体育文化艺术节及其“以体育人”理念,无疑为我市各校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借鉴的范本。

体育“增值”  家长有喜有忧

强健的体魄离不开体育,体育就是要“以体育人”。2019年以来,围绕青少年体育的政策陆续出台。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更是“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且“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体育在未来中考所占分值还可能增加。面对体育“增值”,家长有喜有忧。儿子在霞山某中学读初一的陈女士说,对学校重视体育课,自己举双手点赞,但是说到体育在中考“增值”,甚至连高考都可能增加体育测试,吴女士感到有些担忧。因为她儿子没有什么运动天赋,她担心体育锻炼与学业之间会“抢时间”。

吴女士的担忧,在家长中并不少见。赤坎的张女士坦言,依旧会让孩子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体育锻炼是好,但得有时间、有精力再去运动”。

聚焦“习惯”  四中锐意革新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科学文化就没有内涵和底蕴,如果没有体育艺术就没有灵气和生机。”当天活动开幕式上,市第四中学校长梁惠萍的一席话,照亮了该校致力推动“以体育人”的初心。

体育教育,不止于“体”,更在于“育”。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市四中近年来不断创新推动体育文化艺术教育工作,通过一个个“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文化观、增强终身体育意识和提高艺术素养,将体育文化融入到打造绿色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高品质校园的全过程之中。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为了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体”基础功能,市四中从“习惯”二字入手,通过大课间、体育课、社团活动等,鼓励广大师生走出办公室、教室,走向户外、运动场,着力培养师生每天“打卡”锻炼的习惯。

大课间的“跑操”,是四中毕业生心中最难忘的回忆。“一到跑操时间,大家都来劲!”如今上了大学的小刘说,爱运动的习惯在绕着校园跑操中不知不觉就形成了,受益至今。

打造“品牌”  探索以体育人

随着“育体”实效与“育人”口碑的双提升,体育文化艺术节俨然成了市第四中学全面素质教育的一大品牌。该校也藉此平台,探索新时代校园“以体育人”新模式。

“你看,那个方阵是教职工代表队。我们老师也很积极参加体育文化艺术节,给学生做了好榜样。”梁惠萍介绍,体育文化艺术节是四中校园文化的浓缩,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呈现,更是全体师生魅力展现的平台。“我们举办艺术节,就是本着‘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的宗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她说。

在市四中,“体育”的内涵要远远大于“育体”。一堂45分钟的体育课,不仅传授体育知识、技能,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中,传播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友善互助的社会观念。“体育课变得有趣了,老师教排球的时候还蹭了电影的热点,专门给我们讲女排精神。”在该校读高一的林同学说,那节课让她印象深刻,她第一次觉得体育课原来也可以磨炼意志、培养品德和拼搏精神。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