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言一行见初心 一举一动担使命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无论身处何方,都要保持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我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力求学懂弄通做实,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部署,对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实际,通过广泛学习教育、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检视反思、着力整改落实,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湛江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
力求入脑入心
学习内容无遗漏,学习对象全覆盖,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载体生动化……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湛江市委及早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主题教育,采取一系列实在措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坚持开展“三集中、三结合”学习研讨,市四套班子成员采取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地点,个人自学与集中研讨、理论学习与革命传统教育、重点发言与交流发言相结合方式,开展高质量、有层次集中学习。高层推动,由上率下,主题教育在湛江大地学习氛围火热。
一本书,一支笔,一颗红心。近日,雷州某乡镇榕树下,由老党员干部,用方言讲起了党课,带着大家重回激荡岁月、重温初心使命。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立足湛江语言多元化、基层党员群众文化素质不高的实际,我市组建起“方言宣讲团”送课下乡。邀请“田秀才”、“土专家”和离退休老干部共413人组成“方言讲师团”,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等,用雷州话、客家话、吴川话等“群众语言”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激活镇街党校的活力。我市发挥全市121个镇街党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组建一支1897人的市县镇三级联动共享的师资队伍。在黄学增故居、鹤地水库建库开河纪念馆、26个“红色村”、产业园区、新农村示范村设立镇街党校现场教学点。市县财政每年按每个10万元的标准配套1210万元作为镇街党校运行经费。今年以来,镇街党校共办班900多期,培训基层党员群众近10万人次。
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我市精选出黄学增故居、南海舰队军史馆等有代表性的61个学习基地,编印出《湛江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基地指引》等一批乡土味教材,成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铭记初心、勇担使命、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精神食粮”。
为让党员学习随时随地进行,我市收录主题教育应知应会35条和党建知识30条,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制作成《主题教育学习手册》“口袋书”。
以挖掘“身边的先锋模范”为重点,我市坚持以身边事教身边人,大力发掘选树先进典型,表彰1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追授倒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黄矢尖同志为“湛江市优秀共产党员”,在《南方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其感人事迹,并在全市开展学习活动。
充分利用各大媒体平台,我市对在基层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先进做法进行积极宣传报道。激励广大党员学有榜样、干有示范,在常学常新中践行初心使命。
紧密联系实际
带着问题深入调研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我市由上而下,各地各部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初心使命的重要论述,结合湛江实际,市委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集中学习研讨中,就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找准差距和不足,提出“六问”:“问我们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系统性改良政治生态够不够好?问我们的奋斗精神够不够足?问我们的改革开放力度够不够大?问我们的宗旨观念够不够牢?问我们的能力素质够不够强?问我们的作风够不够硬?”
班子成员们对照“六问”自我检视,推动理论学习有新的收获、思想政治受到极大洗礼,自觉扛起“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新时代使命。
盯住“一台账、两清单”不放真刀真枪改。市四套班子带头建立《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台账》《领导班子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清单》《领导班子成员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清单》,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检视问题、找差距促整治。当前,全市11个县(市、区)、111个市直单位和121个乡镇(街道)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均按照“六个对照”和关于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等18方面的要求,认真查找认领问题,均形成了“一台账、两清单”。
“直奔问题去”,是本次主题教育的鲜明特点。检视问题,就是要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为导向。
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和急难愁盼问题,我市充分发挥1200多名“十百千”回乡干部上联下挂的优势,督促村党组织落实好医保、低保、新农合、种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工作,引导村党组织尽力帮助贫困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老党员解决实际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开展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今年以来,“十百千”回乡干部为村民群众办好事实事,先后参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万多个,为群众答疑7100多次,牵头筹措扶贫资金1920多万元,帮助上马产业扶贫项目450多个。
查找细致密实
整改落实为民生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主题教育开始之初,市委就坚持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列出的8个方面突出问题,全市各地各部门以解决实际问题成效作为衡量标准,对检视问题进行“大盘点”,聚焦聚力破解突出问题,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真刀真枪精心抓落实,直面突出问题,突出重点、对症下药,市委组织部针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在整治文章村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推动一批班子不健全的党组织逐步配齐配强班子,撤换调整“三类”村干部65名并已重选补齐62名;选派25名处级干部担任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派驻176个工作队进村整顿。目前,全市176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已有53个成功转入巩固提升期。
针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问题,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局结合今年部署开展的“飓风2019”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网上巡查工作,积极应用智慧新侦查最新成果服务侦查破案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办理涉赌案件120宗、涉黄案件30宗,破获毒品案件37宗、团伙案件1宗,新增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一般恶势力犯罪团伙37个。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加大深挖彻查力度,专项整治以来,处置党员干部涉黑涉恶线索12件,办结线索数25件,立案23件23人。
对标对表找差距促整治。我市农业农村局向榜样兄弟城市看齐,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成立5个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110多个镇(街)、500多条村庄调研督促指导;对全市所有乡镇进行全覆盖检查,查找存在问题,实时反馈提醒。顺应民心所向,从解决农村保洁资金入手,从今年起,连续两年,按每条乡村户籍人口每年50元的标准,每年补助约2.6亿元专项用于村庄保洁员工资支出。
心系民生,针对城区学位紧缺问题,市教育局制定了《湛江市城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位建设第二期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3年)》,市区规划新建、改扩建及新建住宅小区配建中小学校61所,新增中小学学位9.5万个。
通过学习教育,“想群众不敢想的事、办群众满意的事、解决群众难办的事”在我市多部门内已经蔚然成风。9月26日,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正式上线,24小时提供服务。为让主题教育成效切实体现到“为民服务解难题”上,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政务服务“零距离”,针对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推动“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将17个单位的高频事项整合为综合服务一体机,业务范围涵盖广泛。其次,聚焦办事难点,推动审批服务“高效率”,找准“办事难、办事烦、办事慢”问题症结,有效地解决特殊人群办事“来回跑”的问题,为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建立“特事特办”工作机制,推行容缺受理、先办后补、延时服务、上门办理等暖心便民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