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教育部门多措并举,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减轻过重作业负担,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文/本报记者张永幸 通讯员龚成明 图/市教育局提供
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践行“双减”政策中,我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使学生在多元作业的导向下,共建和谐的家校乐园,实现学校全面育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基础性作业实现学生的基础发展,拓展性作业助推学生素养提升,个性化作业辅助学生多元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放眼红土地上的中小学校,作业是一种“活动”,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进行有意义的智力或技能培养。
据统计,全市应建立作业公示制度的学校1185所,原登记有证有照且录入平台的义务教育阶段培训机构192家。截至11月30日,已建立作业公示制度的学校1169所,占比98.65%;作业时间控制达标的学校1134所,占比95.7%。
制定实施方案 切实让学生“减负”
整天埋头于作业,睡眠不足,体质下降。学习缺乏兴趣,影响心理健康,缺乏抗挫折能力;作业负担重,没时间走向大自然和社会,缺乏宽广的视野、创新思维……今年以来,我市制定《湛江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实施方案》,坚决扭转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等问题。
严控作业总量。我市教育部门指导各县(市、区)建立作业管理长效机制,多数学校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建立教师布置、批改作业检查制度,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提高作业质量。指导学校科学设计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体现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实际的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建立完善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结对帮扶、经验交流为基本形式的教学研究制度,引导教师根据学情科学精准设计作业内容。
加强作业指导。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要求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面批面改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
强化考试管理。严格控制义务教育各年级考试的次数和形式,优化考试内容,合理运用考试结果,不给学校、班级、教师下达升学任务,不按考试成绩对班级、学生进行排名,不将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据,切实减轻学生考试负担。
开拓孩子自我的天空 各地制定个性化作业
如何在作业设计上,给每位有专长、有兴致的孩子开拓一片属于他的天空?我市各地学校积极探索,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着”,制定了个性化的作业——
廉江市和寮镇佳场小学以“看世界,做自己”为核心理念,构建起了“幸福课程”体系。一是基础类作业,优智而学。语数英三科老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制定作业目标,根据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初稿经“一课多磨”实践检验后,通过删、增、改三步最终定稿。二是个性化作业,有致而学。
湛江市二中海东小学重新修订《海东小学学生作业管理规范》。落实备课组长把关制度,双周周三下午的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组长在作业内容、质量要求等方面,组织备课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落实作业精编制度,组织力量选用符合学生学情的高质量作业训练。个别学科采用作业分层设计,以便“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着”。
湛江市实验小学推出一周一课的精品课,坡头区“城乡一体化”专递课堂每周一播,深得广大乡村师生的欢迎。坡头区第一中学、坡头区爱周中学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加强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坡头一小、龙头中学等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书法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课堂理念和备考方式“求变”
为了落实“双减”,我市通过课堂的寻变,向课堂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
变课堂理念,让学生“活”起来。首先革新课堂理念。改变原有理念:课堂不是讲堂,而是学堂;课堂不是教师讲得精彩,而是要让学生学得精彩。教师转变角色,创设情境、设置任务,让学生在这种气氛或者环境中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变备课方式,让学情“准”起来。教师在新授课前一天的课后辅导时间,进行新课“学情调查”,收集学生对新课的疑问,以此确定授课内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
抓课堂评价,把学、教、评“合”起来。倡导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通过形成性测验,使学生确认自己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已达到目标的学生,可以产生成功的满足感,更积极地参与下一单元的学习;未达标的学生可明确努力的方向,进行矫正。这种方式以评促“教学”,提升课堂质量。
各地做法
坡头:
健全作业管理制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坡头区发动学校积极作为,建立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标,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如坡头一中、爱周中学、坡头一小、实验小学等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加强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对教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给予指导。要加强日常作业、单元作业的评价,倡导教师设计拓展式、体验式、项目式的作业,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廉江: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
廉江市加强学校作业调控,要求各校落实作业管理通知要求,制订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有效控制作业量和时长。探索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有效作业等实施途径;要求各校着力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赤坎:
助力 “学在赤坎”品牌建设
今年,赤坎区教师发展中心将义务教育阶段作业优化设计研究、作业管理作为主要重要工作之一。通过“行政推动,教研引领、名师带动、区域推进”的工作策略,积极探索作业优化设计研究与管理的路径,构建高质量中小学作业设计,助力 “学在赤坎”品牌建设。会议要求通过完善的三级(学科备课组——年级组——学校)管理机制,落实校本教研活动,让全员参与作业管理;围绕“作业的类型、作业的设计、作业的时效、作业的评价”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区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研员通过观课议课、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构建“基础类—提升类—拓展类”分层进阶作业体系。
霞山:
创新作业类型 定期自查自纠
霞山区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