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学子在志愿服务中贡献青春力量:好样的 青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医学子迅速集结,他们有的奔走家乡疫情防控一线,有的驻守校园防控关卡,有的当起了疫苗接种的先行兵,有的穿上防护服,与昔日的老师、同学们并肩作战,守护一方平安。今年6月,广东多地出现本土病例,广东医科大学师生迅速集结,100多名教工志愿者、800多名学生志愿者支援松山湖组织开展了三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罗乐群、陈庆、陈凯欣,三名普通的大学生在平凡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情,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中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坚守的信心、团结的暖心、抗疫的决心,更是在志愿服务中收获的那一份服务的初心。
白衣天使变身返乡社工
医学技术学院2019级的陈庆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老熟人”,2020年寒假,她穿起民兵服,成为南京市溧水区一名社区防控工作人员,时隔一年半,她再次上阵,服务她学习、生活的地方——东莞。几次的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她来不及休息、顾不上思考,在她的印象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并肩作战的老师、同学们说的:“我还能行,你们先休息”,最让她感动的就是在烈日下市民们匿名送来的饮料和水。
暑假期间,陈庆原本计划先去社区实习,然后去旅游。可随着南京确诊病例增多,原本已经结束社区实习的她放弃旅行计划,主动延长实习时间,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陈庆已参与了南京四轮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维持现场秩序、录入被检测人的信息、重点人员的排查、采样等岗位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6个小时。
钢铁战士变身亲切老师
人文与管理学院2019级的罗乐群是校内外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的负责人之一,除了志愿者招募、统筹等工作外,他还需要跟进服务中的各项应急问题,在同学们的眼中,乐群就像是一个“钢铁战士”,总是奔走在志愿服务的各个角落。
今年暑假,这块“钢铁”却让我们看到了柔软的一面。假期伊始,他便跟随东莞市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广东医科大学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他把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留给了乡村的孩子们。 罗乐群回忆,在亚鱼乡的那段支教他体会到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求学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自己逐梦西部、服务西部的决心。
平安卫士变身赛会精灵
陈凯欣是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的在校生,也是校内外志愿服务的积极分子,无论是校内志愿服务还是校外大型赛事,亦或是寒暑假实践活动,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今年6月,凯欣成为了一名核酸检测志愿者,支援东莞。第一次穿防护服,第一次协助医务人员采样,第一次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第一次感受到防护服下衣服拧出的汗水……无数个第一次让凯欣无比兴奋也无比珍惜。“我想这次的经历我会铭记于心,这次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医学生的初心使命。”陈凯欣说道。
回到湛江,听说学校承担了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志愿服务工作,凯欣第一批报名了,“家乡承办这么大型的赛事,我想为家乡出一份力”。为参赛人员进行体温登记,协助裁判做好赛会监督,为选手提供后勤帮助。
志愿服务是广东医科大学的一张名片,2016年以来,学校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50万小时,学校连续五年获得全国暑期“最佳实践大学”,连续获得第四、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