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湛江市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湛江市教育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十三五”期间湛江城区中小学学位增加12.9万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万个:让孩子“有学上” “上好学”

时间:2021-02-03 08:57:05 来源:湛江晚报
【打印】 【字体:

   为集中力量解决我市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三五”期间,市政府相继制定实施城区学位建设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和第二期五年行动计划,把城区学位建设列入每年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督办落实,全面推动了全市城区学位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昨日,在湛江市第十四届人大八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十三五”期间,城区中小学学位增加12.9万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万个;2021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800个、市区义务教育学位10000个。

  城区学位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0年8月29日,位于海东新区的湛江市第三十二中学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作为海东新区配套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湛江市第三十二中学是我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并重点打造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项目用地面积40余亩,总投资1.8亿元。办学规模为54个教学班,其中小学设36个教学班,初中设18个教学班,共提供优质学位2700个。2020年9月,学校迎来首批学生,1318个孩子朝气蓬勃地走进新校园开始新的求学之路。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湛江市第三十二中看到,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教学设施齐全,配有电脑室、图书馆、科学室、地理室等,开启互动教学新模式。“我们不仅在学校硬件设施上下足功夫,在软实力上也‘用足料’。”第三十二中党支部书记陈金成自信地说,“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有来自悉尼大学、深圳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是一支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年轻有活力的队伍。”

  走进湛江市第十七中学,崭新的教学楼、功能齐全的实验楼、“高大上”的运动场……昔日的“麻雀学校”经过改扩建实现华丽蝶变,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改扩建工程是十七中全体师生、学生家长翘首以盼的一项工程。新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开放的探索方式,更自由的特色展示平台。”见证了十七中成长变化的詹副校长感触地说,“以前,我们的学生只能在一栋年代久远、比较破旧的教学楼上课,操场就是教学楼前的小篮球场,没有活动的场所和实验室,教学条件不好。”2017年,学校改扩建工程动工,至2019年8月,改扩建工程全部完工。教学综合楼、综合馆、运动场、广场、足球场都配套完善,改扩建后的十七中校园占地面积由15亩扩至45亩,校园建设面积由6462平方扩至18744平方,学生人数从2016年的1600人增至2020年2500多人,预计今年9月还会增加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将增至2800余人,将有效解决沙湾片区的学生就近入学的难题。

  无论是整合资源新建学校,还是原址改扩建,最根本的目的是增加更多学位,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自2016年以来,我市累计新增城区中小学学位47795个,其中2020年新增10110个,极大缓解了市区学位紧张问题。2020年起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全部按照省的标准班额设置,56人以上大班额占比归零。目前,两期城区学位建设行动计划推进顺利,第一期学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共28个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收尾工程,全部项目建成后预计增加城区学位47640个;第二期学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进展良好,2019年、2020年共规划建设38个项目,已开工项目24个(其中完工项目7个),开工率达到82.8%。

  城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不含糊”

  新建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对缓解学位紧张问题,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有着重要作用。2019年11月,《湛江市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管理办法》出台,明确规定:10000户以上(含本数)的住宅小区,应当单独配建中学;3000户以上或面积达170亩以上的住宅小区应当配建小学;规划居住人口达4500人以上的住宅小区应当配建幼儿园。学位测算标准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千人学位数分别不低于40座、80座、40座执行。按照规划条件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需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的项目,教育设施与项目或项目首期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项目建设单位在申请住宅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提交配套建设的教育设施移交方案,对未按照规划条件及监管协议要求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的项目,不予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一条条规定,为规范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管理提供了政策文件依据。

  坐落在湛江市开发区盛和园旁的华中师范大学湛江附属学校,是由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华中师范大学、房地产开发商三方合作创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办学规模为54个班,提供2700多个学位。学校2017年动工建设,2019年4月交付使用,2019年9月2日开学迎来新生。日前,记者来到该学校看到,校园内花团锦簇、鸟语花香,色彩鲜艳明亮的教学楼、庄严的孔圣像、五车书屋、鲲鹏球馆,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国学文化气息。该校左校长说:“目前,我们的学生都是小区业主的孩子。随着小区入住率越来越高,小孩入学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学位建设是一道永恒的‘命题’,也是一件必须久久为功的民生实事。”

  为了让新建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不含糊”“不推诿”,市教育局认真履行新建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监管责任,密切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新建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规划审核工作。目前,我市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工作实施顺利,逐步按照有关政策配套落实。2016年以来经市相关部门出具意见,要求市区房地产新建小区配建学校及幼儿园共48所(配建中小学校21所,配建幼儿园27所)。其中,25所学校(幼儿园)已动工建设(完工交付使用6所),23所学校(幼儿园)正在开展前期筹建工作。比如麻章碧桂园配建麻章区三小、盛和园配建湛江经开区第三中学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远洋森林花园项目配建学校及幼儿园、中央商务区配建湛江经开区第六中学、大中纺织厂“三旧”改造配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幼儿园、玥珑湾配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幼儿园、麻章区桃源里小区配建小学和幼儿园、麻章金地自在城配建学校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这批配建学校和幼儿园将按“三同步”政策配建,验收合格后无偿交付属地政府用于举办公办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幼儿园,能够有效解决城区学位供应与需求同步增长问题。

  学位建设:打出创新“组合拳”

  如果将解决学位紧缺难题比作是“攻城拔寨”,那么这几年湛江从城区实际出发,打出了一套漂亮的创新“组合拳”,在学位建设上始终投入“大力气”,做出“大文章”。

  赤坎区全面梳理需收储的9宗教育用地情况,拟定具体收储工作方案并按照方案逐宗推进落实;霞山区2020年正在建设或筹建项目共13个,大力整合教育资源,腾出高中学位增加义务教育学位;麻章区严格把关房地产配建学校建设工作,其中碧桂园房地产公司配建麻章第三小学第一期已交付使用;坡头区在高起点建成市实验小学、市第三十二中的基础上,继续高标准、大投入规划新建市三十一中,初步概算投入2.5亿元;湛江经开区的区实验学校、区一中新校区、区三中、区一小和区一幼相继完工交付使用……

  在创新举措推进城区学位建设的同时,我市还认真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全市需治理的小区配套幼儿园28所,已经全部完成治理工作,其中23所移交政府举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按要求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另外5所在建的幼儿园,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完工。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省、市学前教育民生实事工作任务,落实了“5080”政策要求,实现了全市每个乡镇(街道)都办起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任务。

  “十四五”学位建设:规划“一张图”

  如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速增加学位供给,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不仅仅“能上学”,更能“上好学”?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21年,我市将继续在建设城区学位上“下功夫”,新增市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万个,共7个项目,具体包括:赤坎区市第七中学振兴校区新建项目;霞山区市二十七小学、市二十一中学扩建项目;麻章区桃源里花园配建学校;坡头区南调中学扩建项目、经开区十四小学新建项目、区国际邮轮港项目配建第六中学,7个项共投资3.3亿元,新增学位10615个。目前所有项目都已开工建设,计划在2021年底前完成所有项目建设任务并交付使用。

  教育是民心所系,民生之基,“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制定教育设施布点规划,全力落实学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其中,湛江市中心城区第二期学位建设规划新建、改扩建及新建住宅小区配建中小学校61所、新增中小学学位95325个。各县(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学位建设五年规划(2019-2023年),5个县(市)计划总投资约88.09亿元,建设中小学及幼儿园346所,规划新增学位23.6万个。同时,根据规划用地建设情况、服务半径覆盖率,制定各县(市、区)中、远期的中小学规划布点方案和建设储备库。整合现状教育设施和规划学校用地布局,与城市热点建设区域条件相衔接,实现教育设施布点、城乡规划、国土储备“一张图”管理,既为城市开发建设时序、城市更新改造及土地储备预留等提供一定的依据,也能有效、有序扩大基础教育办学规模,优化教育设施空间结构局部,提高教育设施使用效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