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湛江市供销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湛江市供销社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湛江日报:供销社又回来了

时间:2016-10-13 11:34:13 来源:本网
【打印】 【字体:

 

在廉江良垌镇湍流村,供销社从渠道商转型为服务商,重获生机的同时,让人亲切感受到——

供销社又回来了

  

          村民在廉江良垌镇湍流村综合服务社选购商品。本报记者 李忠 摄

 

统筹/策划肖胤

    采写/记者莫松萌 摄影/记者李忠

    “供销社又回来了。”几天来,79岁的劳岳雄一直念叨着这句话。自今年9月村里供销社新开张后,廉江良垌镇湍流村村民劳岳雄再也不用走12公里到镇上买杂货和大米,“从家里出来,走5分钟就到供销社,方便。”

    在湍流村,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供销社正从单纯的购销服务向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华丽转身——

    “老伙计”回来了:试业首日销售额超4万元

    供销社,是很多湍流村村民记忆中一个难以忘却的符号。“当年在村里的黄金地段,摆着封闭的货柜,村民所有的生活物资都是从那里购买。”说起供销社的变迁,劳岳雄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湍流村是条渔村,村民大多数出海打鱼而极少种田。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供销社就是村民最主要的粮食来源。“当时,村民就是拿着鱼到供销社换柴米油盐回家过日子的。”一度兴旺后,供销社每况愈下,当年门庭若市的门市部变得无人问津。“我已有10多年没听过‘供销社’三个字了。”劳岳雄说。

    一个月前,新华供销社湍流村综合服务社率先以“超市”这种全新业态“重返”乡村,承担起连接城乡市场的角色,在转变中获得重生。看着乡邻熙熙攘攘到供销社购物,劳岳雄说:“就像看到久违的老伙计。”他感慨,“当年也是这样的火热场景。”

    试业第一天,该服务社销售额就超过4万元;开业不到一个月,已卖出14吨大米,每天销售额达数千元。超过8000种商品被整齐地摆在货架上,引得邻村村民也纷纷前来购物,享受“10分钟生活圈”的便利。

    “不忘初心”:供销社以“综合服务体”重返农村

    在供销社二楼的“农家书屋”,几名村民坐在椅子上一边吹着空调,一边阅读报刊杂志。记者发现,这个占地1100平方米的供销社不仅有超市,还设有卫生医疗站、药店、庄稼医院、农产品交易市场等,甚至还能看到美发店、家电维修店和美食店,俨然村中的“综合服务体”。

    湍流村综合服务社是我市第一家大型供销社综合服务社。在湍流村综合服务社10公里之外的良田村,也于近日启动了农村综合服务社的建设。与湍流村不同的是,良田村综合服务社由供销社出资建设,村委会提供土地,还将新增金融服务部、食品加工厂,进一步为农民提供系列化、“一站式”服务。

    “供销社的根基在农村,优势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无论改革还是发展,必须围绕农村进行。”廉江市供销社副主任蔡新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已经成立60多年了,为农服务的初心始终没变。”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