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 繁体版 | 移动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助手
湛江市公路事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湛江市公路事务中心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小创造大价值 遂溪公路局发明路肩清理耙

时间:2018-02-20 17:08:00 来源:本站
【打印】 【字体: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笔者特意驱车90多公里来到省道375线遂溪县江洪路段,为的就是其貌不扬,却颇有名气的它——湛江市公路管理局遂溪分局北坡养护站自创的路肩清理耙。

现场所见,清理耙安装在养护车的后面,正随着养护车的行驶在路肩上慢慢前进着,在这过程中清理耙把路肩上的垃圾轻轻松松地“收入囊中”。驾驶人员会根据行驶当中产生的拖力,同时观察着视后镜去调整自卸车厢的升降,从而控制清理耙的高度,使它产生最大的工作效率。

“这把路肩清理耙我们已经使用八个年头了。它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效率的10倍以上,原来六七公里需要5个人两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一辆车一个人半天就可以完成了。” 遂溪公路局北坡养护站长陈文寿自豪地介绍道。

据了解,省道375线江洪、河头路段沿路有着大大小小的卷板厂,兴旺的时候曾经达到30多家,现在也有10多家。每天都有大货车从卷板厂拉大量木皮到生物发电厂发电,由于木皮装载不规范,每天都有不少的木皮、废料掉落在路面,单纯依靠人工的清理效率根本跟不上。为解决这个问题,陈文寿站长与养护组长们开动脑筋,集合众人智慧,凭着经验感觉想出了自制路肩清理耙的点子。2011年,第一把路肩清理耙“诞生”了。虽然比单纯的人工效率高了,但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没有电动化、杂物太重拖不动、耙齿容易弯曲、不容易掌控平衡等等。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良,才有了现在的得意装备。目前清理耙的把柄是用两根长1.8米直径1.5寸的铁水管制作,耙母宽1.8米,耙齿使用18毫米的钢筋条。在养护车的车卡副梁左右两边烧焊两根长1.5米直径2寸的固定杆,在耙母的把柄和固定杆上各打两个孔,把耙柄套进固定杆,用两条铁销穿过耙母和铁水管,用螺母上紧。再装两根钢丝线牵拉着,起固定和平衡的作用。就这样,简单实用又有电动化高效率的清理耙就出现在省道375沿线公路上,成为养护工人的“好助手”。 

陈站长说:“这不是什么复杂机械,操作简单,且维护成本较低。但自从使用了路肩清理耙,不但提高了养护效率,极大地减轻一线养路职工日常工作的劳动强度,而且节省了不少养护资金。例如10元一把的竹耙,同样的劳动强度下,只能使用一天或两天。而清理耙的制作成本约500元,却至少能用四年才更换一次。”

“这把路肩清理耙虽然比较粗糙,但是根据日常养护的实际需要设计出来的,实用性强,是我局养护工作机械化的一项创新性成果。这对于在基层养护工作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遂溪公路局的领导是这样评价的。

一直以来,遂溪公路局都在鼓励创新,全力支持养护站平时自主创新的尝试。曾经的流动炒砂平板车、煮油喷油一体机、高压泵改装成沥青自吸机等等,到现在的路肩清理耙,有成功有失败,但无一不在推进着该局的机械化养护进程。这些小创造或者小发明,是遂溪公路局养护工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在有限的条件内无限发挥的创新力。创新无止境,小创造也能产生大价值,助力养护工作效率的提升,值得肯定与点赞。


(遂溪分局:苏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